MIT科學家近期發表其所開發的一款新纖維材料,他們巧妙的利用纖維靜態的材質特性,在加諸一定幅度的頻率振幅范圍內,也不會因此改變其作為衣料的性能。因此MIT透過讓纖維具備接收產品頻率的能力,讓它不但能夠偵測聲音,還能自行發出聲音。
該研究團隊的Yoel Fink教授與其成員發展出一套制造此種特殊纖維的創新流程,讓這種特殊纖維擁有像麥克風或擴音器一樣的功能。其應用層面像是制作成一件本身就有感知麥克風功能的衣物,可以即時記錄演講,或是用于偵測身體狀況,透過衣物上的任何一絲細線都能夠測量血液在毛細血管內的流動情形,也可以測量腦壓等。
未來有感測器的地方就會有數據資料的產出,有數據資料就會有分析,藉此來檢視新科技產品的應用性和功能性。在這個案例里,可視為將能夠感知周遭環境聲音的衣服和使用者的生理狀態兩者結合。若將此分析數據透過網路傳輸或與其它產品相互結合,可想見物聯網的應用將更加貼近人心。當然,所有和個人有密切相關的科技都會面臨隱私權和標準規范的挑戰,也是未來發展上必需面對的問題與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