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國棟
河南省長垣縣銀河建設工程有限公司(453400)
保證混凝土工程質量,防治混凝土施工質量通病,已成為提高建筑工程質量的重要環節。混凝土施工的質量控制包括原材料的控制,拌和用水及用水量控制,混凝土的澆筑養護,以及建立完善的現場工程質量管理體系。
監理應對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進行控制,使之符合相應的質量標準。
水泥在使用前,除應持有生產廠家的合格證外,還應做強度、凝結時間、安定性等常規檢驗,檢驗合格方可使用。切勿先用后檢或邊用邊撿。不同品種的水泥要分別存儲或堆放,不得混合使用。
河砂等天然砂是建筑工程中的主要用砂,但隨著河砂資源的減少和價格的上升,不少工程已使用山砂和人工砂。用于混凝土的砂應控制泥和有機質的含量。砂進場后應做篩分試驗、含泥量試驗、視比重試驗、有機質含量試驗。普通混凝土宜優先選用細度模數2.4~2.6的中砂。
石子一般選用粒徑5~40mm的碎石或卵石,石子進場后應做壓碎值試驗、篩分試驗、針片狀含量試驗、含泥量試驗、視比重試驗等。儲料場對不同規格、不同產地、不同品種的石子應分別堆放,并有明顯的標示。
外加劑可改善混凝土和易性,調節凝結時間、提高強度,改善耐久性。應根據使用目的、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藝及氣候條件,結合混凝土的原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對水泥的適應性等因素,通過試驗確定外加劑的品種及摻量。
實驗室確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與實際施工條件完全吻合,或當施工設備、運輸方法、運輸距離、施工氣候條件發生變化時,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隨之改變,在施工時,為了保證按設計配合比投料,需根據施工現場砂、石的實際含水率進行適當修正與調整(保持水灰比不變)。
混凝土拌合用水可使用自來水或不含有害雜質的天然水。混凝土單位用水量必須根據試驗配合比來確定,同時根據氣溫的高低及運距的遠近適當調整用水量,如運距遠且氣溫高可以適當調高,如果氣溫偏低且濕度大或多霧時適當調低,以攤鋪施工時能否達到最佳含水量為準。用水量過大,導致硬化混凝土強度降低,并因收縮太大引起縮裂;用水量過小,混凝土難以震搗密實,增大了空洞和蜂窩缺陷的幾率,造成質量隱患。
因此在混凝土攪拌前,需對現場砂、石料含水量進行檢驗,以調整混凝土的用水量來控制混凝土的水灰比,制作好的混凝土在澆筑前需按要求經常進行混凝土坍落度檢驗,坍落度符合要求后才能進行混凝土澆筑。
混凝土成型后,由于水分參與了水泥的水化反應,所以充足及時的養護是保證混凝土強度和避免干裂不可缺少的方法。養護的方法可以采用草袋、麻袋或塑料薄膜覆蓋,保持混凝土在養護期間不直接暴露在外。
對于普通工業與民用建筑混凝土工程,一般采用濕水法對混凝土進行養護,在一般情況下,開始覆蓋并澆水進行養護的時間,應在混凝土澆筑完畢后的12 h內,混凝土的澆水養護時間不得少于14 d~21 d。大體積混凝土的養護,還需根據施工情況采取特殊措施進行澆筑與養護,如在澆筑時降低混凝土的入模溫度、澆筑混凝土前預埋冷卻水管,通過循環水將混凝土內部熱量帶出,進行人工導熱,以控制混凝土內外的溫差,防止溫差產生的巨大內應力導致混凝土產生裂縫。
施工質量是施工企業的生命,是企業立足市場的基石。應建立完善的質量管理保證體系和領導體系,強化質量意識,落實質量責任,并強化質量技術管理工作,及時對工人進行技術交底,強化工人的質量責任心,同時層層簽訂質量責任保證書,明確質量責任,使質量同標的實現落實到每一個人。應嚴格執行質量驗收制度,對工程質量進行巡回檢查,發現的問題必須查明原因,追查責任,并跟蹤檢查整改措施的落實情況,同時在全面抓好施工質量的同時,應針對不同階段的工程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大管理措施,嚴把材料采購和進場質量驗收關,杜絕不合格材料混入現場。
要熟悉有關技術規范和操作規程,了解設計要求及細部、節點做法,弄清有關技術資料對工程質量的要求,弄清完成施工任務中的薄弱環節和關鍵部位,然后對施工現場進行勘察和了解,僅限于對工程圖紙的了解是不夠的,要清楚、全面了解工程,掌握工程概況,必須親自到現場進行勘察、了解。認真了解工程的基本情況,有利于更好地實施管理,落實施工方法,更好地完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