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云鵬,甄紀東
(1.雞西市水務局,黑龍江 雞西 158100;2.嫩江縣水務局 黑龍江 嫩江 161400)
堤防是重要的防洪工程設施,直接關系到工農業生產和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加強堤防工程的管理與維護,保證堤防安全,是河務管理上的一項重要任務。“千里長堤,潰于一穴”,由于堤線長,工程量大,在施工中難免有質量標準不足這處,且易遭受人畜及中蟲獸等的損害,所以在日常管理中應加強堤防工程的維護與管理,保證堤防安全,發揮應有的效益。
堤身應保持土體的密實完整,要通過各種技術手段隨時掌握堤身的整體性,及時發現和補救沉陷、裂縫、洞穴、滲流通道,并進行處理,對汛期搶險雜物要清除,毀壞部位要整修加固。
堤面應保持整潔、頂面、戧臺面和坡面要平整規則。堤肩堅實規整、路肩及坡面草皮完好。杜絕人為、牲畜踐踏損害。及時填補由于風、雨造成的表面流失的土體、溝壑。補植失落干枯的草皮并進行扶育平茬。整修搶險造成的車轍道溝,填實搶險的取土坑。
護堤地是堤防兩側按規定劃出的用以保護堤防工程的地塊和林地,要加強管理使之不受侵犯。對其洼塘和透水部位要填土或加黏土鋪蓋。地上植被要扶育、補植。地坑要用外運土填平圧實。
護堤林應加強管護。要根據樹種要求搞好扶育,防治病蟲害。搶險砍伐的樹木要適時補栽,使護堤林不失防浪護堤作用。
堤防非土工建筑物要經常進行維護。所屬設備器件要完備,并使其處于良好的工作狀態。根據水利工程檢查觀測的有關規定進行觀測,發現有松動、滑移、沉陷、傾復、裂縫和淘刷及其它不正常現象,要深入分析,查明原因,針對癥節忙采取措施加以解決,一旦發現工程老化、喪失正常能力,要報請主管部門和地方政府,列入歲修計劃進行翻修、改建或重建。
做到“四到”,即手到、腳到、眼到、耳到。手到,就是用手摸,有礙觀察的地方要撥開、細看,被水淹沒的部位用手摸。腳到,就是在黑夜雨天時最好赤腳走路,如果感到水很涼(比河水、雨水都涼),就要仔細查看,可能從堤身或地下潛層有滲流出來的。如果感到土壤松軟,踩不著硬底,或愈往下愈軟就有問題了。臨水坡出現問題,也靠腳在水下發現。眼到,就是用眼看清堤坡有無裂縫、鼠洞或漏洞、滲水,臨水堤面有無浪坎、崩塌,近堤水面有無浪窩等現象。耳到,就是用耳聽水聲,有無與平常不同,尤其是在夜深人靜時,耳聽對確定險情更有幫助。“咕嚕咕嚕”的漏洞水聲與“拍拍”的風浪沖擊堤岸的聲音不同。伏在地上靜聽,可以找到漏洞的所在。還可以用耳細聽到塌岸落水的聲音。此外,在黑夜還可以用舌頭舐從洞里流出來的水,判明是清水還是渾水。如是清水說明暫時沒有太大的影響,如是渾水說明滲水將土粒帶了出來,對堤防會有影響,會出現險情,要采取措施加以解決。汛期觀察要晝夜不斷,風雨天更要加強。漲水和退水時都要進行觀察,特別要加強迎水面的觀察。
堤內隱患探測可分手錐、機錐和電場法3種方法:
1)手錐法。即用鐵條或鋼筋做成錐子插入堤內,如果突然感覺到空虛即是洞穴,感覺澀而鉆不進去,說明可能有權木、樹根等。
2)機錐法。即用打錐機進行探測,靠壓柄手感覺堤身是否存在洞穴。
3)電場法。即利用一般電場儀器,在工程表面沿堤防縱向測量自然電位,找出隱患所在。主要工作方法是,在遠處設固定電極相對零電位,另一電極為每5~10 m間距的測點。測得電位差得出整修的自然電位曲線,根據曲線異常,分析確定隱患的位置。如果平行布設3條以上剖面,利用相對異常現象,就可以分析確定隱患在水平方向上的狀況。
漏水洞的觀察方法,有以下幾種:
1)看旋渦。在水流不急風浪不太大的時候,可在水面上撒些糠麩、鋸沫或其他漂浮物,若漂浮物旋轉或集中在一處,就說明下面有漏洞。
2)人工探洞。由幾個熟悉水性的人排成一隊,沿堤坡潛入水中用手摸,在感覺有吸力的地方,就是進水口。這個方法很危險,要嚴防將人吸入洞內。
3)用布幕、蓆片查洞。將布幕或蓆片用繩子拴好,并適當墜以重物,從洞口上游送下水,將其平貼在堤坡上,慢慢地向下游拉,如發現拖著吃力或拖不動,說明這里不是障礙物就是洞口。
4)看水色。將石灰或其它有色并易溶于水的物質放到水里,看堤后出口水的顏色,也可以辨明洞口的大致位置。
5)用漏探法查洞。水深洞口,在水面上看不見旋渦,但水向洞里流時,越接近洞口流速越大。這時可利用一根木棍或秫秸、麻桿,在下端插入一十字形的鐵片,上端安上標旗,即做成一個漏探器。將漏探器從上游放入水中,當漏探器停止移動,并旋轉時,就說明漏探處是洞口。此法受風浪的影響較小。在標旗上安上燈光,夜晚也可以使用。
堤防如經高水位較長時間浸泡,其水平移動是可能的。對施工質量不好,土質不良的堤段尤其要注意。堤防突然移動前都有先兆,堤面濕軟,有震顫。此時要在堤的背水坡壓砂支撐,堤上加土壓重。
堤身、堤岸變形主要是滑坡和坍塌,事先征兆是堤面、岸面有縱向裂縫。對這方面觀測在水位回落時尤其要加強。如果裂縫部位迎水面有水流旋渦,還要對水下沖刷進行觀測,方法是用拴有拉繩的探桿探查。拉繩是牽向水流方向,以控制探桿位置。
汛期工程狀態與水情密切相關。水情越嚴重,對工程檢驗應當越全面越細致。一般堤段觀測內容主要是水位,水流形態的觀測,如有條件也可開展流量、降雨、風、浪、冰凌等有關的觀測。
水位觀測是根據河水漲勢,定期觀測水位,緩漲3次/d,急漲4~6次/d觀測,接近洪峰1次/h觀測,達到洪峰標繪洪水痕位置。觀測水位應不只限迎水面,根據需要和可能,還應在河道工程、背水面、涵閘入出口等處設水尺觀測水位。有條件還應多設水尺觀測水面坡降。
水流形態觀察,重點部位是在建筑物、護岸、迎水面和沿河工程上下游,以及河道明顯變化的部位,邊觀察邊草繪流態圖,可供專門研究參考。
對上述觀察、觀測,在汛后要進行整理編入專項檔案備查。應在觀察的基礎上,分析規律,找出水情與工情的必然聯系,以使后期管理工作安排有針對性。
[1] 張成斌,謝穎,于飛.堤防與土壩的查驗和搶護[J].黑龍江水利科技,2007,35(5):218.
[2] 侯云鵬,薛紅.芻議堤防的保護與綠化[J].黑龍江水利科技,2010,38(2):20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