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偉光,梁儒興
(1.尚志水務局三股流水庫,黑龍江尚志 150600;2.寧安市水務局,黑龍江寧安 157400)
我國對建設工程的環境管理已經形成比較完善的體系。建設工程環境影響評價以及環境監理制度,對以工程為中心的環境管理作了細致的規定,已經走向法制化。環境影響評價報告除了要對工程的環境前景、環境作用和環境影響作出深入研究以外,還要提出減緩環境影響的建議和環境監測管理方案。水利工程環境監理是該階段環境保護的重要程序和措施。環境影響評價與環境監理的結合構成了水利工程規劃設計和建設施工階段的環境保護體系,也為運行管理階段的環境管理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進場道路和施工道路開通所導致的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地質災害問題及土地碾壓占用問題,其影響與一般公路建設相似。
2)大壩修建的水庫基地清理和土石方采掘導致的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及水質問題。土石方一般都需要專門的取土場和采石場,也都有相應的植被破壞、水土流失問題,尤其是土石采場剝離物的堆棄,與一般工程一樣都會引發流失問題。另外土石方工程在采掘中有打眼放炮驚擾居民和野生生物的問題,還有土石方運輸產生的擾民和生態問題等。
3)輸水涵洞開掘,有出渣堆棄問題,有施工道路開通的影響問題。由于輸水涵洞一般距離較長,因而其影響范圍相對較大,并且隨工程所在地環境的不同其影響亦可能不同。
4)施工期植被破壞,或因修路、棄渣、人為活動侵占或破壞某些野生物生存環境、活動場所或阻斷其遷徙通道,影響珍稀瀕危與特有植物、古樹名木等,可造成陸生生態影響。
5)施工期可能對文物古跡或其他有紀念意義的保護目標造成影響。
6)施工區破壞植被,改變地形地貌,可造成景觀影響,甚至會破壞有保護和觀賞價值的自然景觀。
一般來說,興建具有水庫的水利工程會對環境造成很在的影響,具體表現在:
1)因水庫淹沒,庫區移民安置中毀林開荒將造成水土流失。因安置不當及生活環境改變,移民生活不安定會產生一些社會問題。在我國人多、耕地少的條件下,應盡量減少水庫的淹沒損失,對庫區內盡在高水位時才被淹沒的土地適當采取措施加以利用。
2)水庫蓄水后,有可能引起庫岸崩坍,誘發地震等。此外,河流情勢變化對壩下與河口水體生態環境產生潛在影響。岸坡浸水后,巖體的抗剪強度降低,在水庫水位降落時,有可能因喪失穩定而坍滑。將給工程的正常施工和運行帶來極為不利的后果。
3)水庫蓄水后,會引起庫周地下水位抬高,導致土地鹽堿化等。
4)水庫蓄水后,因水流變緩,水體稀釋擴散能力降低,水體中污染物濃度增加,庫尾與一些庫灣易發生富營養化。
5)一些水庫蓄水后,水溫結構發生變化,可能出現分層,對下游農作物產生危害。
6)水庫淹沒會影響陸生生物的生活環境;修壩對水生生物特別是洄游性魚類將產生直接影響。
7)對多泥沙河流,水庫回水末端易產生泥沙淤積,不僅減少蓄水庫容,而且可能引起河床抬高,影響航運。流入水庫的支流河口也可能形成攔門沙而影響泄流。因改變河流的水力條件,對下游河道可能造成沖刷。解決和減輕水庫淤積的根本措施就是做好上游封山育林,退耕還林、種草等水土保持工作,另一方面水庫的合理運行也是減少水庫淤積的有效措施。
8)水庫蓄水后,水面增加,對庫周的氣候可能產生影響,引起風速、濕度、降水、氣溫等氣象要素的變化。大的水域能改變附近地區的小氣候(多霧、降雨形態變化、氣溫變幅減小等),并使樞紐附近地區的生態平衡發生變化。
9)庫區的文物古跡可能被淹沒。
10)對庫區人群健康會產生影響,如一些水介疾病會因水面擴大而增加,移民動遷也會導致一些疾病流行等。
11)由于水庫蓄水,下游河道水位降低或河道下切,流量減少可能影響生活和工農業用水。
1)在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方面,研究設計過魚的建筑物等設施,研究設計用于人工孵育場和人工產卵場的建筑物,研究設計為改善水生物生境的眷水或排水工程,研究設計入海河口排沙防淤工程,研究設計改善壩下低溫的建筑物,提高水溫的工程措施。
2)在防治水污染方面,通過修建閘壩等工程,合理調節水量,增加環境用水,保證環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提高河流自凈能力,建設氧化塘處理工程系統,土地處理工程系統,設計調節水庫、污水庫、截流工程、增設曝氣設備,開挖引水沖污水道等工程等,增加水體稀釋自凈能力的工程技術措施,如污水深水排放工程,修建多功能的水量調節工程,增加枯水流量,保持環境要求的水位和流量等,研究設計水體增氧的建筑物,
3)在改善景觀方面,應用水利美學原理設計形式優美的與景觀相協調的水工建筑物。
4)研究設計水利工程,防治疾病發生和流行以及防治病蟲害。
由于現在社會上對于環境問題越來越重視,認識水平越來越高,通過專門的學科門類來研究水利工程的環境問題及其改善措施,將會使我們的環境保護工作更豐富、更全面、更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