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海東,段麗媛,宋佰弘
(貴州大學 機械工程學院,貴州 貴陽 550003)
在中國裝備制造是支柱產業(yè),然而鑄造是裝備制造業(yè)的基礎產業(yè)。中國是世界第一鑄造大國,鑄造同時也是排污最大的行業(yè),當前我國生產鑄件的耗能、排污一些工業(yè)發(fā)達的國家要高很多。我國每生產1噸合格鑄件,大概要排放粉塵50 kg、廢氣1000~2000 m3、廢渣300 kg、舊砂1.3~1.5 t。其中舊砂數(shù)量最大,可以說舊砂是一項巨大的浪費,同時舊砂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其中包括苯類物質、苯酚、吡啶、呋喃、一苯丙芘、NaOH、KOH等物質,隨著雨水的沖刷,這些有害物質會隨著雨水流人地表不斷滲人地下,污染地下水,給人類的生產、生活造成潛在的危害。所以有了粘土砂砂處理這一工藝,粘土砂舊砂由于在循環(huán)使用過程中各組分受熱分解,發(fā)生物理化學性能的變化,其有效成分減少,有害成分增加在回用時必須經過處理。
舊砂處理工藝流程:落砂→磁選→破碎→篩分→冷卻→除塵→自動混砂。砂芯大多是有機樹脂砂,氣動微震壓實半自動化造型線。
特點:能有效去除舊砂中的死粘土等微粉,死粘土由20%降至12%;使舊砂的粒度分布更加的均勻;降低了芯砂對舊砂的污染程度,控制瓷化膜總量;降低新砂加入量,新砂加入量由20%降到5%左右;舊砂的溫度得到一定程度的降低,使溫度了降低約10℃。
隨著汽車產量的增加,到“十一五”末期,一汽公司鑄件年產量將由現(xiàn)在的22萬t發(fā)展到30萬t,但是所產生的鑄造廢砂也由以前的13萬t增加到20萬t,直接價值2400余萬元。這樣數(shù)量巨大的、未經有效處理以混合廢砂為主的固體廢棄物,對土壤及地下水資源來說是非常嚴重的危害,潛在的社會環(huán)保壓力將難以支撐。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當前我國國內鑄造業(yè)整體實際狀況,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廢砂排放將會是十分嚴重的問題。所以進行鑄造混合廢砂合理資源化應用,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固體廢棄物的妥善處理,減輕或消除鑄造中產生的廢砂的污染,所以廢砂的再生處理是十分必要的。
再生砂的工藝特點:含泥量可降低60%左右;粒度分布基本上和新砂差不多,均勻率有較大提高;砂粒形狀得到改善,棱角變圓;砂子發(fā)熱量降低,受熱快速膨脹性小,熱穩(wěn)定性好;化學性能穩(wěn)定,SiO:含量接近新砂。再生砂的這些優(yōu)點,有利于提高鑄件精度,減少廢品率。
濕型砂再生后,用來代替混制濕型砂所使用的新砂的再生技術相對簡單,在國內是比較成熟的。濕型砂生產的鑄件有很多是有芯鑄件,在連續(xù)循環(huán)生產過程中,芯砂慢慢地混入型砂中,導致型砂的總量慢慢地增加,所以需要隨時排掉一部分型砂以維持系統(tǒng)砂量的平衡。型砂循環(huán)總量增加的部分只有經過再生處理代替新砂用于制芯,才能有效保持系統(tǒng)的封閉循環(huán),可以稱為型砂封閉循環(huán)流程[1]。因此只采用濕型砂再生方法來解決舊砂的排放問題,對于產量較大的鑄造企業(yè)意義不是很大。
流水線生產的鑄造濕型砂添加的成分主要是由7%的粘土、4%的煤粉及3.5%的水分混合而成;而鑄造芯砂主要是添加2%~3%的有機粘結劑。[3]在鑄件生產中,這些殘留的粘土、煤粉及有機粘結劑和新生成的灰分會混合在一起,這些殘余物若得不到有效的排除無法回用,將會形成廢砂。此外,有不低于20%左右的廢芯塊和廢芯砂來源于砂芯生產的過程,成為嚴重威脅環(huán)境的廢砂。對于砂型鑄造來說,每生產l噸鑄件一般需要0.7~1 t的新砂,同時也要廢棄大約等量的廢砂。特別是鑄造廢砂中還含有酚、醛、苯等有毒的合成樹脂,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處理,這些有害的合成樹脂會污染土壤和水源,嚴重的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關鍵技術在于通過機械與適溫焙燒等處理工藝,消除較高的需酸值和粘結劑間的相溶性,使混合廢砂經過有效的處理之后,能滿足濕型混合廢砂和單一樹脂廢砂的再生利用,達到代替新砂用于冷芯盒制芯和生產覆膜砂的目的。
大量拋棄舊砂,添加新砂,污染環(huán)境,增加成本。為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決定對這套砂處理系統(tǒng)進行技術改造,重點主要從舊砂性能控制方面來著手,引進一套舊砂再生系統(tǒng)。再生系統(tǒng)再生原理:舊砂通過定量加料機構進入再生盤,被高速旋轉的再生盤加速,在再生盤內壁和反擊圈內壁相對靜止不動的積砂上進行反復搓擦、撞擊,去除砂粒表面的惰性膜,從反擊圈和再生盤間隙落下。[4]與此同時,和再生盤同軸的風葉向上鼓風,形成強氣流,使落下的砂子沸騰、風選、去除處理下來的惰性膜及灰塵,從而完成對舊砂的再生,同時使砂子得到一定的冷卻。得到了3項數(shù)據,數(shù)據1粘土舊砂再生后的組分變化,數(shù)據2粘土舊砂再生后的粘度變化,數(shù)據3再生砂與原工藝混制的型砂配方及性能對比。[4]我們將這3個數(shù)據中舊砂再生前后的性能進行對比得到了以下的結果:
由數(shù)據1可以得出了再生砂含泥量從舊砂的17.1%到再生砂的10.2%,從數(shù)據顯示使用再生砂之后含砂量降低了40.9%,有效煤粉、有效膨潤土再生后仍有部分殘余;數(shù)據2說明了再生砂200目以上比例降低,煤粉含量降低,40目以下的顆粒減少,三篩集中率提高;數(shù)據3中全部采用再生砂混制的型砂,膨潤土、煤粉加降低了很多,但是型砂的性能優(yōu)于舊砂混制的型砂,濕壓強度、透氣性提高,型砂水分降低。[4]
3項數(shù)據可以得出,采用簡易粘土砂舊砂再生系統(tǒng),再生砂在一定的程度上能夠代替新砂進行循環(huán),有效降低再生砂含泥量;在利用再生砂代替新砂進行型砂生產的時侯能較有效的降低膨潤土、煤粉加入量,混制出的型砂性能優(yōu)于用原舊砂混制的型砂。
提高鑄件的表面光潔度,降低廢品率。而再生后的舊砂,較再生前的舊砂具有了更低的含泥量,更均勻的粒度分布,更低的砂溫,更加潔凈,并且和新砂相比,具有更好的圓整度和熱穩(wěn)定性,所以能有效地提高型砂質量,對于企業(yè)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很大的提高。[5]
資源的再生循環(huán)利用這一技術會在未來的10年之內將成為所有企業(yè)新的經濟增長點。當今社會,對于大型鑄造企業(yè)的廢砂不能再生使用而遭到大量廢棄,這樣做的后果不僅會造成嚴重的環(huán)境污染,而且隨著國家資源、能源價格的調整,國家投入大量資金用來購買新砂、廢砂排放和能耗費用的繳納,這些都會使公司的生產成大幅度的增加。然而降低生產成本則是目前我國廢砂再生使用的關鍵所在。所以再生過程中的節(jié)能操作在公司生產的過程中是至關重要的。
粘土舊砂再生后可以代替部分新砂,降低新砂的使用量,降低鑄造廢棄舊砂的排放量,實現(xiàn)循環(huán)經濟,減少環(huán)境污染。使用粘土砂再生這個技術可以有效的控制舊砂的成分和性能,從而提高型砂性能和鑄件質量。粘土舊砂的循環(huán)利用,創(chuàng)造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有利于對資源利用和環(huán)境的保護。
[1]魯永杰.鑄造廢砂再生處理與節(jié)能技術的應用[M].中國第一汽車集團鑄造有限公司,2008
[2]許俊杰,趙國平,蔣宗字.鑄造車間粘土砂砂處理工部工藝CAD[J].江蘇理工大學學報,2000,(2):34-35.
[3]令軍科.CGR粘土舊砂再生系統(tǒng)的應用[M].陜西重型汽車有限公司鑄造廠,2004:754-755.
[4]呂士海,吳彩云,徐海港.粘土砂舊砂再生的研究及生產應用[J].山東時風集團鑄造研究,2008,(3):92-94.
[5]張艷,粘土舊砂完全再生技術的研究[J].山東建筑大學學報,2008,(4):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