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記者
2010年3月16日在長沙召開的“全省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工作會議”,正式啟動了今年的農機購置補貼實施工作。農業部、財政部對今年農機購置補貼政策作了較大的調整,根據農業部、財政部關于2010年農機購置補貼實施的指導意見,省農機局和省財政廳聯合制定并印發了《湖南省2010年農業機械購置補貼專項資金使用方案》;湖南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相應作了四個方面的調整。會議要求全省農機管理部門、各農機生產企業和補貼產品經銷商,務必認真貫徹實施。
一是補貼資金直接下達到93個市州縣。農業部預撥湖南首批補貼資金5億元,省農機局商省財政廳確定了首批補貼資金分配方案。按照“省直管縣”財政體制改革的要求,除市轄區、湘西自治州所轄縣市、長沙縣和望城縣仍維持原財政管理體制外,其余79個縣市實行財政“省直管縣”,農機購置補貼資金直接下達到93個市州、縣(市、區)。實行“省直管縣”財政管理體制的市,工作職能不能削弱,要更好地履行工作職責;市、縣兩級都要擺正位置、理順關系,克服財政體制改革帶來的不適應,更好地做好購置補貼實施工作。
二是檢查監督更加嚴厲以確保補貼政策落到實處。
各級農機部門和農機生產企業、經銷商必須嚴格遵守“三個嚴禁”、“七個不得”。嚴厲查處各類違規違紀行為,特別是對倒賣補貼指標、套取補貼資金、亂收費等違規行為要堅決查處,決不姑息。三嚴禁:嚴禁地方保護主義及采取不合理政策保護本地區落后生產能力;嚴禁借擴大農機購置補貼之機亂漲價;嚴禁強行向購機農民推薦產品。七不得:不得指定經銷商;不得違反規定程序確定補貼對象;不得將國家和省級推廣目錄外的產品納入補貼目錄;不得向農民、企業和經銷商以任何形式收取任何額外費用;不得以任何理由拖延辦理農民購機補貼手續和補貼資金結算手續;不得委托經銷商代辦代簽補貼協議或機具核實手續;不得以購機補貼名義召開機具展演示會、訂貨會。
一是補貼機型類別品目增加。今年我省農機購置補貼繼續以糧食作物生產機械為重點,兼顧畜牧業、漁業、林果業、設施農業及農產品加工業,補貼機具有耕整地、種植施肥、田間管理、收獲、收獲后處理、農產品初加工、排灌、畜牧水產養殖、農田基本建設以及設施農業設備等10大類79個品目,比上年增加36個品目。特別是增加了農民歡迎和農業生產急需的多功能農田作業機、40kW以下排灌機組、機械化育秧軟盤硬盤等產品。
二是不再開展補貼產品選型。按照農業部規定,凡進入國家和本省支持推廣的農業機械產品目錄的產品,經生產企業申報,即可進入我省補貼產品目錄,進一步體現了市場公平競爭原則。
三是農民享有更充分的談價權。今年農機補貼產品銷售價格完全實行隨行就市,沒有作最高限價規定,使農民享有更充分的談價權。為此,要求所有補貼產品生產企業和經銷商,必須合理定價,決不允許哄抬物價、變相漲價,以確保農民利益不受損害。各級農機部門要進一步加強對補貼產品銷售價格的監控。
一是經銷商完全由農機生產企業自主推薦。大幅度增加了補貼產品經銷商的數量,補貼產品經銷商完全由農機生產企業自主推薦,縣市農機部門只進行匯總,由省農機局統一公示、發布。第一批已發布補貼產品區域代理商135家、補貼產品經銷商707家,比上年增加一倍多。
二是可跨縣市選擇經銷商購機。允許購機農民在全省范圍內跨縣市選擇經銷商購機。購機農民在身份證所在地簽訂補貼協議,憑協議可在省內任一補貼產品經銷商購機;購機后在身份證所在地農機部門登記、上牌上戶,使用身份證所在地補貼資金指標。。
三是簡化小額補貼產品的操作程序。對單機補貼額在500元以內的非牌證管理的補貼機具,購機申請和公示可以同時進行。這些政策的調整,將給購機農民帶來更多的方便和更多的選擇空間,但同時也加大了補貼機具經銷環節的監管難度。各地農機部門要切實加強對補貼產品經銷商的監督管理,農機生產企業要督促經銷商嚴格按政策實施。如果經銷商違規操作,其推薦的生產企業必須承擔連帶責任。
四是全面啟用農機購置補貼信息管理軟件系統。農機部門、補貼機具生產企業和經銷商,都必須利用軟件系統分別辦理購機申請、審核、確認、結算、檔案信息管理等各環節事務。這將極大地提高購置補貼工作的效率和透明度,同時也為農民跨區域購機提供了技術上的保障和支撐。各級農機管理部門、補貼產品生產企業和經銷商,必須添置必要的設備設施,不具備該系統操作條件的補貼產品生產企業、經銷商,不得參與項目實施。
一是對部分機具的補貼額度進行了調整。原則上,機具補貼額不超過機具價格的30%,單機補貼額不超過5萬元。但插秧機和機插秧育秧軟硬盤補貼50%,大型免耕播種機、74kW(100馬力)以上的拖拉機、烘干機、擠奶機械補貼限額提高到12萬元。在10個大類中,耕整地機械類補貼25%~30%,種植施肥機械類補貼30%~50%,農產品初加工機械類補貼20%~30%,其余7類機械補貼30%。且相同機型,不同企業生產的產品補貼標準一致。產品的具體補貼額,按《2010年湖南省農業機械購置補貼產品目錄》執行。
二是在補貼資金投向上作了相應調整。我省是水稻種植大省,提高農機化水平,重點是推進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提高水稻耕整、栽插、收獲、烘干等關鍵環節機械化水平,特別要盡快突破水稻機插這一制約瓶頸。為此,在補貼資金投向上,重點支持拖拉機、插秧機和收割機的發展,把水稻插秧機及機械化育秧軟盤硬盤作為補貼的重點,插秧機和機插秧育秧軟硬盤補貼率提高到50%。各地要積極爭取財政支持,對機插秧實行作業補貼,促進機插秧技術推廣。
三是支持當地財政資金給予累加補貼。各地可根據當地實際,對農機專業服務組織和重點推廣的機型,在使用中央和省財政補貼資金的基礎上,利用當地的財政資金給予累加補貼,累加補貼額度由各地自行確定,但需報省財政廳和省農機局備案。
四是繼續實施“以機代牛”血防工程。在補貼資金分配上,向31個血吸蟲疫區傾斜;對規劃中的血吸蟲病重疫區村實施整村推進;對已處理耕牛的養牛戶優先給予補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