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由醉駕引發的交通事故頻發,為此,國家有關部門開展了專項治理行動,各地也紛紛采取各種措施,加大對醉駕者的懲罰力度。
除了法律懲罰手段的后發制人之外,能否從科技方面入手,做到防范于未然?
目前,警察常用的酒精呼吸檢測儀只能初步顯示司機飲酒過度與否,隨后,有酒后駕車嫌疑的司機將被帶到警察局接受血檢等進一步檢測,以確定其體內酒精含量是否超標。而英國內政部計劃推出一種先進的“超級”酒精呼吸檢測儀,能當場認定司機是否違法酒后駕車。這種檢測儀能根據體溫、呼吸頻率等情況,準確判斷汽車駕駛者體內的酒精含量。
在不少國家,政府正在推行酒精鎖,以防止醉酒司機上路。酒精鎖是一種車載檢測裝置,司機向酒精鎖配備的酒精檢測儀呼氣,經儀器測試認定司機沒有飲酒后,酒精鎖才會開啟,否則汽車無法發動。但這種裝置的缺陷在于可以作弊,司機可以叫其他未飲酒的人幫助他開鎖。
為此,意大利費拉拉大學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款名為“天使”的新型車載酒精探測儀。這種探測儀安裝在駕駛室內的車載電腦中,有3個小型探測頭圍繞在司機周圍,主要探測司機呼出的氣體,當氣體中酒精濃度超標時,探測儀會發出蜂鳴聲提出警告。如果司機不停車,探測儀將通過車載電腦自動發出指令,迫使汽車無法啟動或逐漸停止行駛。
日本和美國的手機制造商利用類似“天使”檢測儀的方法,分別開發出可以預防酒后駕車的手機。這種新型手機安裝了一塊小型酒精傳感器,能將傳感器與手機的數據發送系統連接在一起。
一旦駕駛員酒后駕駛,手機內的酒精傳感器就能十分敏感地檢測到駕駛員呼出氣體中的酒精含量。這種手機主要用于幫助公交車和出租車公司判斷自己的司機是否可以安全開車。如果司機喝醉了,他們所在公司的電腦就會發出警報。
一些新的光學手段也應用到對付酒后駕車者。美國新墨西哥州的一家醫療器械公司開發出一種皮膚接觸式酒精測試儀。這種儀器由糖尿病檢測儀改造而成,可向司機的胳膊發射光束,通過反射光來分析司機胳膊皮膚下血管中血液里的酒精含量是否超標。
俄羅斯圣彼得堡一家激光公司研究人員發明了激光酒精檢測儀,可對司機是否飲酒進行遠距離探測,可以對付那些和警方不配合的司機。檢測儀發射一束專門的激光,透過擋風玻璃對車內空氣進行檢測,如果空氣中酒精含量超過百萬分之一,儀器會根據反饋信號報警。不過,如果車內乘客喝過酒,空氣中酒精濃度超標,儀器也會報警。
日本一家汽車制造商則把多種單一的檢測手段集成在一起,開發出一款預防酒后駕車的概念車。車內安裝有4個傳感器,可檢測駕駛室內空氣中的酒精含量。車的換擋手柄上還暗藏檢測器,可檢測司機脈搏是否因喝酒而變化。
此外,車內安裝的面部表情分析系統還能夠捕捉到酒后駕車者眼中的醉意,司機能否駕車沿車道正常行駛,也會受到監視器的監控。
如果司機的綜合酒精檢測系數超標,車上的導航系統會發出警告,提醒司機把車開到路邊休息。如果司機不聽勸告,電腦系統將迫使汽車減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