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一家公司的總經理對人事部負責人說:“立即給我找一個特別優秀的職員過來,我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交給他去辦。”
人事部負責人接到命令后,很是認真。在公司里幾萬名職員中,認真地進行篩選,終于找到了一個人。人事部負責人拿著這個人的資料興匆匆地來到總經理辦公室,對總經理說:“這是我們公司一個非常難得的人才,我查了公司所有的資料,只有他十多年來,在公司里沒有犯過任何錯誤。”
公司總經理聽了,卻對人事部負責人說:“這難道就是我們公司里非常優秀人才?我不要這樣的人,我要的是一個時常犯錯誤,但犯了錯誤之后,又能立即認真改正,以后不犯同樣錯誤的人,并能在錯誤中不斷進步。”
負責人按照總經理的標準去找,很快就向總經理推薦了這個人。總經理把那件很重要的事情交給他去做,他果然做得很好。
總經理為什么要選擇一個犯錯誤的人,而不去選擇一個十多年沒有犯錯誤的人呢?因為他知道,一個人一生當中不可能不犯錯誤,如果說一個人十年中沒有犯過錯誤,只有兩種情況:一是他過于謹慎,不敢創新,按部就班,所以他不犯錯誤;還有一種可能就是,他不做事,不做事的人當然不犯錯誤了。可是,這樣的人怎么能稱得上人才呢?
艾森豪威爾出身在美國一個貧民家庭,1915年,25歲的他在西點軍校畢業,在基層干了14年后,1925年調入美國聯邦陸軍部擔任軍事參謀一職。
美國聯邦陸軍部是美國的最高軍事參謀機構,里面集中了全美軍隊的精英人才,要想在這里面出人頭地非常難。
1950年,麥克阿瑟入駐陸軍部,他要從這些全美軍隊的精英人才中選一個助手,可是選來選去,都不滿意。
麥克阿瑟在聯邦陸軍部經常和身邊的軍事參謀談起當前軍事的一些看法,可是很多軍事參謀由于怕犯錯誤,或者怕冒犯上司,不敢表現自己。
一天,麥克阿瑟又談起了當前軍事的一些看法,這些話被艾森豪威爾聽到了,他和麥克阿瑟爭論起來,雖然有些看法不一定正確,但是他的舉動引起了麥克阿瑟的注意,終于選中了艾森豪威爾做他的助手。
艾森豪威爾離麥克阿瑟近了,頂撞麥克阿瑟的次數也越來越多。
1935年,麥克阿瑟到菲律賓做軍事顧問。到達菲律賓后,麥克阿瑟提出,菲律賓必須授予他陸軍元帥軍銜。艾森豪威爾知道后,又和麥克阿瑟頂撞起來,對麥克阿瑟說:“你是美軍顧問,怎么能當一個亞洲國家的陸軍元帥呢?”
后來,菲律賓在授予麥克阿瑟陸軍元帥的同時,還給他很高的工資,艾森豪威爾又對麥克阿瑟說:“作為美國的高級軍事人員,應該領取的是美國政府的薪水,怎么能接受別國的報酬呢?”
1938年,麥克阿瑟準備大出一次風頭,在菲律賓搞一次國防盛大游行閱兵。艾森豪威爾反對道:“這不能搞,要搞的話,也要讓菲律賓總統同意。”但是,麥克阿瑟不聽勸阻,還是執意地搞了這次國防盛大游行閱兵。果然。菲律賓總統大為不滿,認為菲律賓只是一個小國,這樣的盛大游行耗費巨大。
艾森豪威爾如此頂撞麥克阿瑟,還被譏為“不好用的上校”,這樣的人應該受到撤職才是,可他卻成為麥克阿瑟最離不開的人。麥克阿瑟無論到哪里任職,都要帶上他。麥克阿瑟對此不解的人曾說道:“人才有用不好用。奴才好用沒有用。”
艾森豪威爾正是因為不斷頂撞上司,從而不斷得到鍛煉,得到了獨立的思考。后來,他終于成為美國歷史上唯一一個當上總統的五星上將。
人只有不怕犯錯誤,在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大膽去做,勇于發揮自己,才能漸漸成為人才。過于謹慎,怕犯錯誤,實際上也就失去了自我,失去了一次獨立思考和創新的機會,這樣的人是永遠不會成為人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