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寶石項鏈
綠 葉
一個十來歲的小女孩走進一間小珠寶店。
矮矮的她,臉兒貼著玻璃展覽櫥柜,很留心地看一件一件的首飾。店內(nèi)沒有別的顧客,只有老板一人,便任由她看。
她終于停下來,出神地盯著櫥柜里的一串藍寶石項鏈。許久許久,指著一串項鏈說:“我想買這一串項鏈,你可以替我包裝得美麗一點嗎?”
老板問:“你買來做什么?你有多少錢?”
小女孩從口袋里,掏出一個手帕結(jié)成的小包,解開了,全是一些硬幣,約幾十個,說:“這是我所有的錢。我還不到一歲時,爸爸就去世;六歲時候,媽媽也去世了。姐姐停學打工養(yǎng)活我,還像媽媽一樣愛我。明天是她的20歲生日,我要買這項鏈送給她做禮物!”
老板猶豫一會,說:“好的!”
老板把項鏈放人一個小盒子,用淺藍色的包裝紙包好,再系上結(jié)了花球的深藍色絲帶,說:“你要在路上小心。祝你姐姐生日快樂!”
小女孩緊緊拿在手里,滿心高興,跳跳蹦蹦地回家。晚上,珠寶店將要打烊。一個漂亮姑娘走進店來,把禮品盒打開,放在櫥柜上,禮貌地問老板:“這項鏈是在這里買的嗎?多少錢?”老板微笑著回答:“是的,是在本店買的。不過,價錢是本店與顧客之間的秘密,不能告訴別人。請問,你有什么疑問呢?是不是這項鏈是假的?”
姑娘說:“不!我知道這是真貨。但我妹妹沒有那么多錢,她是買不起的!”
老板拿起盒子,再細心把它重新包好。系上了絲帶,雙手交給姑娘,說:“你的妹妹付出了她所有的錢。這個價錢比任何人會付出的,不知高多少倍。我覺得你該戴上這藍寶石項鏈,去配你那美麗的藍眼睛。祝你生日快樂!”
不可“從零開始”
宋彥春
一位哲人曾說:“成功和失敗,都是人生的十字路口,‘從零開始’才可能有永遠的新天地。”另一位哲人則說:“一個人可以棄舊圖新,可以再接再厲,都不能‘從零開始’,因為歷史是一個永遠的存在。”在這里,筆者贊同第二個哲人的觀點。
“零”,在我們的思維習慣中,代表著“沒有”或者“一無所有”。倘若凡事都“從零開始”,那么就意味著要從“一無所有”做起,這實在是一種笨拙而且低效的做法。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千百年來,登高望遠的詩人給予我們“善假于物”的智慧。綜觀古今中外成大事者,無一不是建立在前人豐碩成果基礎(chǔ)之上。
秦王贏政的前六代先祖都完成了他們所肩負的歷史使命,他繼位后繼續(xù)廣泛搜羅人才,重用客卿。甚至包括從敵營中來的人或曾譏評過自己的人,使秦國人才濟濟,“奮六世之余烈,亡六國之諸侯”,四海歸一,天下一統(tǒng),成就了秦始皇“千古一帝”的美名。
公元105年,蔡倫在東漢京師洛陽總結(jié)前人經(jīng)驗,改進了造紙術(shù),以樹皮、麻頭、破布、舊漁網(wǎng)等為原料造紙,大大提高了紙張的質(zhì)量,擴大了紙的原料來源,降低了紙的成本,為紙張取代竹帛開辟了新的前景,為文化的傳播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
雖然蔡倫并不是第一個發(fā)明造紙術(shù)的人,但他善于借鑒前人的智慧,并加以革命性的創(chuàng)新,后世遂尊他為我國造紙術(shù)的發(fā)明人。
牛頓,被譽為近代科學的開創(chuàng)者,在科學上作出了巨大貢獻。他的三大成就——光的分析、萬有引力定律和微積分學,對現(xiàn)代科學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chǔ),
牛頓為什么能在科學上獲得巨大成就?他是這樣回答的:“假如我有一點微小成就的話,沒有其他秘訣。唯有勤奮而已;假如我看得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們的肩膀上,”它生動地道出牛頓獲得巨大成就的奧妙所在,那就是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chǔ)上,以獻身的精神,勤奮地創(chuàng)造,開辟出科學的新天地。
前人智慧不可拋,前人經(jīng)驗不可棄,萬萬不可“從零開始”。唯有立足過去,善采納,善吸取,我們才能站得更高,望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