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初步統計,目前,入侵我國的外來生物至少有400多種。其中11種對農業危害較大,每年造成的經濟損失就達574億元。
湖南汨羅大荊鎮交通便利,京珠高速公路和107國道貫穿全境,外來物種入侵的幾率大。據初步統計,已經有豚草、加拿大一枝黃花、稻水象甲等多種外來物種已經入侵,特別是豚草已經成災。
2009年暑假和周末,我們在科技老師的指導下,對大荊鎮的豚草進行了認真的調查。
一、調查內容
豚草的形態結構、原產地、地理分布、面積、危害狀況、對當地的經濟、社會、環境威脅狀況,以及正在采取的防治措施。
二、調查方法及過程
方法:采用實地調查法、觀察、采訪、問卷調查、統計法等。
過程:
1 2009年7月1日~10日:到圖書室、網上查找豚草的有關資料。
2 2009年7月11日~20日:實地考察豚草的生長、分布、數量等情況。
3 2009年7月21日-31日:采訪當地群眾,政府。進行問卷調查。
4 2009年9~10月:對數據進行處理,整理材料,撰寫論文。
三、調查結果
1 豚草的基本情況:
豚草屬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艾葉破布草,原產美洲,能混雜在所有旱地作物中生長,特別是玉米、大豆、向日葵等耕作物和谷類作物。
調查表明,在一平方米的玉米地中,如有30~50株豚草,玉米將減產30~40%,當豚草數量增加到50-100株時,玉米幾乎顆粒無收;豚草具有極強的繁殖能力。一株發育良好的豚草產籽量可以達到7-10萬粒,種子隨風飄揚可達100多公里遠。
每年的8、9月份是豚草開花期,其花粉又使人過敏,如果在密集地待上一兩小時,就會頭暈頭痛。
2 豚草在我鎮的分布:
2009年7月初,我們在107國道邊發現了豚草,接著,我們對全鎮進行了考察,發現在12個村都有不同程度的分布,總涉及面積達650多畝。
3 豚草的危害及防治:
(1)威脅本土植物。豚草的存在影響到本地植物的生存,改變侵入地的生態系統。它從發芽開始,就與身邊的植物爭搶生存資源。2008年,長聯村五組種在山上的西瓜、玉米等作物因此而嚴重減產,損失3萬余元。
(2)威脅人體健康。據衛生院反映,去年八九月份,我鎮花粉過敏的病例明顯增加。折橋一村民還因此引發肺氣。腫,病情嚴重。
為了鏟除豚草,我鎮成立了防治小組,以村為單位簽定了責任狀,在廣泛宣傳發動的基礎上,于7月27、28日組織各村集中力量開展了大鏟除行動,并下發草甘磷等除草藥。
目前,我鎮的豚草防治工作已經取得階段性的成果。我們看到公路邊有的鏟得干干凈凈,有的豚草在藥物的作用下已經死亡。
四、現狀分析與討論
1 通過調查,我們發現,豚草在我鎮已經開始蔓延,并造成嚴重危害,但群眾對此認識還不夠。調查問卷顯示,有65%的人不知道其危害,70%的人不認識豚草。
2 防治雖取得一定成果,但現狀仍令人堪憂。鏟草行動流于形式,政府下發藥物過少、防治措施單一、除草工作量太大是現在防治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3 我們認為,豚草入侵的防治工作任重而道遠。首先要有正確的認識,要讓全民參與;其次是要形成健全的機制,各地域、各單位互相配合;第三,利用人工鏟除、藥物滅草、植物替代、天敵防治等多種方式綜合治理。
五、結論
通過這次活動,我們認識到,外來生物的引入是把雙刃劍,既可以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也有可能破壞生態平衡,嚴重威脅本地生物多樣性。
現在,生物入侵正對我們美麗的家園造成嚴重威脅。我們要加強環境意識,為我們的家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實現人與自然和諧、可持續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