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聯,是一種文化。在古代,凡是對聯對得好、對得巧妙的人,大多很有學問。想試試嗎?乾隆皇帝出一上聯在此,你來對下聯吧。
山 海 關 虎 躍 龍 騰
傳說這是乾隆皇帝經過山海關時,有感而發、信口誦出的,其中暗含山中有虎、海中藏龍的意思。但他怎么也想不出恰當的下聯,于是就把難題交給了大臣們。
第二天,游歷水月寺時,大才子紀曉嵐靈機一動,對出了下聯——
水 月 寺 魚 游 兔 走
這一聯,含有魚在水中、玉兔居于月宮之意。乾隆皇帝聽了大加贊賞。
對對子不僅需要隨機應變的能力,更需要在大量誦讀聯語的過程中形成對仗、押韻的語感。讀讀下面的聯語——
云對雨,雪對風,晚照對晴空。來鴻對去雁,宿鳥對鳴蟲。
人間清暑殿,天上廣寒宮。兩岸曉煙楊柳綠,一園春雨杏花紅……
看看單字對、雙字對、五字對……字數雖不同,卻都押“onɡ”韻。除了音韻美,這些長長短短的語句蘊含的意境也很優美。古人為了學好對聯,從小就熟讀、背誦《聲律啟蒙》《笠翁對韻》,在潛移默化中強化對聲韻對仗的認識和理解。你也可以多讀讀這兩本書,熟能生巧,一旦下工夫去多誦讀、多積累,你也能成為會對對子的“小才子(女)”!來,為下面的對聯牽線搭橋吧。
一堤楊柳綠
荷盤從雨洗
晚霞舒錦繡
柳線任風搓
朝露綴珠璣
三徑菊花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