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春三月春暖花開,我從冬的包裹中破繭而出,
換上春裝提籃漫步,去郊外尋找春天的詩句。
我漫步池邊,問岸邊的垂柳:“春天的詩句在哪里?”
垂柳說:“在我飄逸的秀發里!”
正在游泳的鴨子說:“不,春天的詩句在我掌心劃動的清波里。”
(你發現了嗎?詩人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我們就可以看得見春天的美麗形象了。)
我路經田園,問耕作的農人:“春天的詩句在哪里?”
農人不曾作答卻甩響了清脆的牛鞭。
啊!我知道了,春天的詩句在犁鏵寫下的一行行希冀里!
我爬上山坡,問林中的樹木:“春天的詩句在哪里?”
樹木說:“在我惺忪鵝黃的新葉里。”
(新葉,惺忪鵝黃,讓你感到春天哪方面的美?)
可它腳下的小花輕輕地說:“不,春天的詩句在我芬芳鮮艷的花萼里。”
我登臨山頂,仰問頭頂飛過的春燕:“春天的詩句在哪里?”
春燕說:“在我口中的新泥里。”
這時傳來嗡嗡聲,蜜蜂說:“別找了,春天的詩句被我制成了配樂朗誦,現在就播放給你聽。”
(春天的美,還在哪里?)
我低頭看看籃中,小小的籃子已經盛滿春天的詩句。
同學們,詩人為什么能把春天寫得這么美、這么形象生動?因為他充分調動了他的視覺、嗅覺、味覺和聽覺等各種
感官!你一定從中受到啟發了吧?如果你也愿意做個有心人,在生活中尋找,相信也會有屬于你的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