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有多長
頭發長度的綜合
我們每個人的頭皮部位平均擁有125000個毛囊。每根發絲每年大約長長12厘米,故所有頭發一年生長的總長度就是125000與12的乘積,相當于15000米,或者說15千米,這就是你的頭發在一年中要“走”過的長長的路程,它相當于我們3個小時的徒步旅行所走的長度,而且是連續不斷的哦!
長發姑娘的故事
聽說過長發姑娘拉普茲爾事的故事嗎?她曾被一個巫婆困在一座塔樓里。她的辮子真的長到足以讓那個巫婆(以及后來那位王子)抓著它爬上塔樓嗎?
在通常情況下,未剪的頭發能夠長到36~60厘米。有的人的頭發只能生長到齊肩的位置,還有一些人的頭發可以長到腰部,但極少數人的頭發可以長到1.5米——這差不多可以拖到腳踝的位置了。從塔頂到塔腳下的長度肯定比這個長度大多了,所以,長發姑娘拉普茲爾的故事只能是童話。
毛骨悚然與雞度疙瘩
當我們覺得寒冷的時候,雞皮疙瘩就會出現在皮膚表面。看恐怖電影會讓我們的骨肉有隱隱作痛的感覺。當一只狗狂叫時,它頸部的毛發會聳立起來,而且每次都這樣。這就是我們所說的毛骨悚然。
整個過程是這樣的。每個毛囊都黏附著一個叫“堅毛肌”的肌肉組織。當我們覺得害怕或生氣的時候,我們的身體會立即做出反應——這就是條件反射。這個時候堅毛肌就會自動緊縮,于是,每根毛發就直立起來了。這種反應在動物身上是非常明顯的——想想你家的小貓在看到一只狗的時候,它的皮毛是否會立刻聳立起來,看起來很害怕的樣子。
寒冷同樣會促使堅毛肌緊縮。當每根毛發聳立起來的時候,周圍的皮膚就會拱起一個小小的疙瘩——雞皮疙瘩。如果你仔細看看,就會看到在每一個疙瘩的中間都有一根毛發正直立著。聳立起來的毛發可以通過堵住身體內部所散發的熱量的方式來抵御外部的寒冷。不過,我們身上并沒有那么多的毛發來幫助我們這樣御寒。因此,我們得添上衣物才行——快穿一件暖和的套衫吧。
各式各樣的頭發
必須將頭發剔除!
兩千多年前,馬其頓國王亞歷山大大帝認為,要是敵人一手抓住士兵的胡子,那么另外一只手就會很容易地用短劍將士兵的喉嚨割裂。于是,亞歷山大下令讓奔赴戰場的士兵必須將胡須剃除干凈。
在中國的清朝時期,統治者要求漢族人留滿族發式:將頭發剃除一部分,另一部分留著編成長長的辮子。其實,這是一種巧妙的自我保護方式——就是為了讓滿族人和漢族人難以從外表上被分辨出來。任何人違抗這一旨意都會面臨被處死的危險。直到1920年,中國男士們都還蓄著一根根長長的發辮。
埃爾維斯一普雷斯利(貓王)曾留著一縷額發,也就是額頭上的一小撮頭發。不過,在他服役的時候額發就被剪掉了,而且發型變成了規矩的平頭。
大人物們的大假發
17世紀的法國,各個階層的人都有佩戴假發的習慣。下層人士一般佩戴用馬鬃制成的假發,而上層人士所佩戴的則是用人的頭發縫制而成的昂貴的假發。
在17世紀70年代,英國和法國的重要人士與貴族階層所戴的假發越來越大。一些時髦女士佩戴的假發甚至高達1米。男士則佩戴著精致的齊肩假發,這種假發在英國被稱為“長假發”,最終被簡稱為“假發”。
皇室的家仆中有許多設計、制造和保養假發的工匠。除了人的頭發,工匠們還使用填料、散劑、油脂以及羊絨毛來制作頭飾工藝品。他們將這些頭飾放入爐中,烤制之后便形成了奇形怪狀的發卷兒。工匠們還將各種裝飾品附在上面,比如羽毛、鐘表、模型船和珠寶一類的東西。女士們則將自己的頭發卷在假發的下面。最終,這件滑稽的藝術品需要依靠各式各樣的發夾來固定。這樣一個“杰作”的外形可以維持數周的時間。
由于這些假發在女士們的頭上固定得過于牢固,以至于女士們在睡覺的時候都無法將其取下。人們很少考慮到假發是否干凈。有時候,甚至連老鼠們都住進了假發里邊,同虱子和臭蟲一樣,在這油膩的洞穴中安了窩。現在的人們一定難以想象,當時的女人們竟然與枕頭邊的捕鼠器共眠。
要平衡腦袋上這個巨大的裝置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民眾們開始嘲笑那些佩戴著大假發的人,并戲稱他們為“大人物”。如今,我們仍然使用“大人物”這個詞來稱呼那些身份顯要的人,盡管他們已經不再佩戴如此巨大的頭飾了。
雄山羊與女王
頭發、胡須、眉毛、眼睫毛都是身體的毛發。世界上并不只是男士和雄山羊才蓄有胡須。古埃及女王會戴上假胡須,以此來彰顯君主的地位,因為,這樣會讓女王們更像是真正的法老。
俄國沙皇彼得大帝在1682年到1725年統治期間對陸軍和海軍進行了改編。為了配合這些改革,他要求向成千上萬種項目征收稅費,其中就包括胡須稅。
各式各樣的胡須當然就有著各種各樣的名字。最小巧的胡須央視當屬山羊胡——也就是下巴中間部位的一小簇胡須。短而尖的胡須被稱為“范戴克胡子”,因一名叫“安東尼·范戴克”的畫家而得名。人們常說的“大胡子”,把上嘴唇、臉頰和下巴都給遮住了。不過,“老人須”很有可能就不是指的胡須了,因為它也是一種叫做“錢線蓮”的植物的別名,它可以結出松軟的、長得像頭發一樣的果實呢。
死人的胡須
有人說人死之后胡須還會繼續生長。很恐怖吧?其實,人死后胡須茬兒不會再生長,但死者的身體會脫水(變干),導致面部皮膚逐漸收縮,這樣就會將肌膚下面的胡須茬顯露出來,看起來胡須似乎長長了。
有關毛發的謬論
很多迷信和傳統都跟毛發有關,有些依然保留著,而有些則已經不復存在。
你會在乎星期幾剪頭發嗎?在17世紀,英國人認為在星期一剪頭發會比較幸運,而在星期五或星期六的時候剪頭發則會給自己帶來厄運。到了19世紀中期,他們又認為最好的剪頭發時間是月虧期(月亮變成月牙的時候),而且剪下的頭發得收拾干凈并立刻燒掉才行,因為,人們認為要是頭發被喜鵲啄去填充鳥巢,頭發的主人就會在一年之內不幸死去。
如果你有朋友或親人住在海邊,你會在晚上梳頭發嗎?在蘇格蘭,20世紀30年代的時候,要是有朋友或親人在海邊居住,女士們都不會在晚間梳理自己的頭發。這可能和關于大海的某些傳說有什么關系。
假如你患了瞼腺突(一種眼瞼傳染病),你會在滿月之前從黑貓的尾巴上拔掉一根毛,并將其在患處擦拭九次,以此來治療這種疾病嗎?一些生活在18世紀和19世紀的人就是這樣做的。與此同時,愛爾蘭人也有類似的迷信:他們會在黑貓尾巴上摘九根毛,將其切碎,并浸泡于水中,然后將這樣的水喝下,他們認為這樣能緩解百日咳的癥狀。
很多小孩子都曾被大人告知,吃了面包屑,頭發就可以變成小鬈發。這種想法的原因可能是人們認為擁有鬈發的人往往是和善友好的,而直發人則多狡猾奸詐。
在16世紀末期,紅發人常遇到很多麻煩。那時候,人們都認為紅發女子是巫婆,嚴重的還會將她們綁在木樁上施以火刑。后來,人們的觀念發生了變化,有的人又認為用手輕撫紅色的頭發會給自己帶來好運。
而在19世紀的時候,人們還對眼睫毛有著各種各樣的想法。人們都這樣說:當一根眼睫毛掉下來的時候,將其放在指尖上,吹走并許愿。要是睫毛依然粘在手指上,就說明你所許下的愿望是不能實現的。
理發店的標志
記得理發店外面那個不停旋轉的三色柱嗎?
公元500年到1100年,很多修道士都兼任著醫生。他們需要理發師幫助自己治療病人,因為理發師有他們需要的刀片。當時最常見的一種治病方式就是放血療法(一種危險的做法——若放血過多或傷口受到感染,反而會導致死亡)。
在12世紀,基督教禁止修道士用放血療法為人治病,因為修道士被認為是上帝的仆人。因此,理發師作為修道士的助手,就接管了這項任務。從那以后,理發師們在數百年問扮演起了醫生的角色,給人們放血治病、給癤子切口、拔牙、接斷骨、護理傷口。同時,他們也一直幫人們修剪頭發。
為了向人們宣傳自己的小店,行醫的理發師會在小店的外面立一根紅白相間的桿子,然后將一個盆子固定在桿子的頂部。紅色和白色標志著血液和繃帶的顏色,桿子代表著人們在接受放血治療時手中握住的手杖,盆子則指代用來盛放鮮血的碗。有人說那桿子其實只刷上了紅色,只不過理發師們常會把繃帶掛在上面晾干,紅白相間的螺旋圖案其實是繃帶隨風飄動而纏繞在桿子上形成的。1540年,理發師、外科醫師聯合會成立,理發師正式打出了外科醫師的牌子,并選三色柱作為他們行醫和理發的標志。三色柱中的紅色代表動脈,藍色代表靜脈,白色代表紗布。
到了18世紀,訓練有素的外科醫生才與行醫的理發師區分開來。盡管現在剪頭發和做手術是兩種不同的職業,但我們仍然會在理發店的外面看到旋轉著的彩柱,由于招徠顧客的需要,它們便不一定是紅藍白三種顏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