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深冬里,你21歲,滿滿當當的琳瑯亮色,仿佛溫暖如壁爐,抬手探去,觸到這個世界最清麗的花色。
是你
第一次遇見你,是6年前的一個午后,記不得晴陰,只能清晰地憶起那一瞬間的驚喜與堅定,然后就再沒離開過你。其實我不是專一的孩子,但竟會莫名地眷戀你,會習慣有你陪伴的歲月,近乎沒有理由。你和世界的一切一般無二,不完美,有人愛有人不愛,但你又是世間最明亮的角落,給我關于青春的所有幻想與現實。
于是有你在,我就安心。
第一次認識一群陌生而鮮艷的少年是因為你。牛皮紙的信封里承載了那么多或濃或淡的心事,我可以望得到另一群生命的底色,會記得楠楠、小賀、阿楓、以及小思。現在看來,當初的“友情之約”多么傻氣,但我們無關現實地聽彼此歌唱,是你,讓我們從塵埃變成光線,讓我們被記得。
第一次寫關于少年的故事給你,稚嫩而凌厲,泥牛入海般沒有音訊,卻在漸漸淡忘時奇跡般地躺在你的手心里,讓我看到那段時光的淡漠決絕,愛憎分明。即使已不喜歡那時自己的文字,但依舊嘴角上揚,因為我純粹的夢想,開端在你這里,于是前方再荒蕪,我也可以當路邁出去。是你讓我把不可能變成可以。
第一次
你是那個教會我成長教給我愛的巫師,你給我那么多懷抱般的愛,月光般的清澈,你讓我明白,風景不一定一晃而逝,比如你,就可以和我一起走這么多年。
然后我漸漸長大了,所有愛過你沒愛過你的孩子也都長大了。你成為一些人的初戀,一些人的過往,一些人的現在,一些人的永遠,比如我。人的一生會有多少個6年,但從6年前那午后碎光鋪滿眼眸的邂逅開始,我就相信,你會陪我到世界的終結。
《中學生博覽》,這是多么讓人留戀的字眼兒,我們都開始叫你“小博”,于是會輕易地記起那些文字里的名字,你是他們中的一個,是住在我心里的一個。
我目睹著你的改變,在擁擠不堪的光潮里,你如一朵不敗的葵花,依舊那般年輕,而我,卻已一點點長大。你是我們的彼得·潘啊,即使我們不再像當年那般相信烏有島的存在,但只要有人相信,晴空布幔就會拉起,你就會依然給其他的少年講故事,并且永遠有人相信,對不對?
這么愛你
現在,我的耳朵里塞滿了蘇打綠的歌,他們翻唱的《我只在乎你》是我聽過最好的版本,因為他們真的唱得出最好的時光。而這一首完完全全就是在說我跟你:任時光匆匆流去我只在乎你,心甘情愿感染你的氣息,人生幾何,能夠得到知己,失去生命的力量也不可惜……
寫到這里,我想說什么呢?行走了這么久,邁過了這么長的路,擁抱過這么多的年年歲歲,你始終逆著光立在我的生命里。你21歲的骨骼里刻印著我的一切,我們所有人的一切。所以我想說的是,我愛你,即使這世界沒有純粹的白,但一定有永遠的愛。
《挪威的森林》里,渡邊對綠子說:就是這么愛你。
我也,就這么愛你。
153100黑龍江伊春市第一中學
編后:
去年的這個時侯,赫喬為《中學生博覽》寫了一首詩,就像好朋友永遠會記得你的生日,今年,我們又看到她的祝福。
在我的中學時代,因為狂熱地喜愛足球,每個月數著日子等待一本足球雜志的到來,可報刊到達的日期只是個大概,那幾日我便常常一連幾天去問啊問,把報刊亭的主人問得跟著我著急,偶爾有事耽擱了,他竟會主動替我留一本。這本雜志的征文我都鄭重地參加,里面介紹的活動我也都熱情地參與……我也這樣愛過一本書,所以我能理解赫喬,理解她的情感。
我不知道,《中學生博覽》在她21年的生命里曾經給多少孩子以慰藉、以力量、以希望……她薄薄的,沒有花哨的裝飾,卻用平實的文字陪著喜愛她的人走過那么久的歲月……無疑,《中學生博覽》只會是讀者人生旅途中的一個小站,隨著成長而漸行漸遠,但只要喜愛過她,無論多久之后再想起,那種溫馨還是會泛起在心底。
一本雜志或一篇文章,也許只是一個媒介,閃亮而恣意的青春時日,怎會忘記!
#1050833;編輯:苗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