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2008.5.12的汶川。2010.1.13的海地。2010.2.27的智利。在坍塌的廢墟中,在堆積的瓦礫下,請相信,總會有生命的奇跡。
救救我
2010年1月15日,一個涼爽的星期五下午,12歲的布魯斯·馬可放學回到家。他的家是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安迪縣的一座狹小的平房。
“嗨,媽媽。”這個六年級小男孩擠過廚房的桌子,在電腦邊坐下。
索菲亞·馬可微笑著看兒子從一個網址跳到另一個網址,整個廚房都回蕩著電腦發出的“嘟嘟”聲。索菲亞的丈夫是縣里的勞務工作員,雖然生活比較拮據,但他們還是節衣縮食,買下了一部電腦。因為他們知道,對布魯斯和他14歲的姐姐安妮塔來說,電腦水平與會讀書寫字是同等重要的。
“你在玩什么?”索菲亞問兒子。
布魯斯聳聳肩膀,移動著鼠標,“我想去玩Tavern。”
Tavern是一個頗為流行的角色扮演的閑聊節目,融合了哥特式的異想天開與科幻小說的特色。
下午6點左右,他正準備退出,屏幕上突然出現了一個不熟悉的新名字“瑪麗”,她用黑體字發出了一條簡短的信息:“有人幫助我嗎?”
“是個不懂規則的新手,”布魯斯咕噥了一句。“出了什么事?”他問。
過了一會兒,她回答:“我無法呼吸了,救救我!”
布魯斯皺了皺眉,這個新來的家伙一定是在想入非非了。還沒等他做出反應,另一個人已經插入了一句:“我是Tavern的治療師。喂,你被治好啦!”
可是屏幕上繼續有字跡顯現:“救救我!我的周圍都被水泥樓板塌壓著,呼吸十分困難,左邊身子也失去了知覺!我無法離開癱瘓的椅子!”
“噢,小子,”布魯斯哼了一聲,“裝扮成一個地震中被震壓癱瘓的人取樂實在太可惡了。”布魯斯想:如果這個瑪麗看到過兩天前海地發生地震時真正癱瘓在椅子上的孩子,她就不會玩這種游戲了。
布魯斯發現網上其他的人都已不再理她了,布魯斯也想退出,突然又停住了:萬一她不是在騙人呢?如果她真的需要救援了,我必須幫助她。“媽媽,”他叫,“有個孩子病了。”
索菲亞走到微機旁,“這不是游戲嗎?”
這是真的
這個緊急呼叫確實不是惡作劇。“瑪麗”實際上是20歲的莎拉·陳,她是海地大學牙科學院的華裔女大學生。在1月13日下午海地太子港發生地震時,莎拉·陳正在圖書館學習,在極度恐懼的地震中這座圖書館瞬間成為一片廢墟,莎拉·陳已被廢墟掩埋了兩天兩夜,但是,她懷中抱著的筆記本電腦在震蕩中卻沒有受到損壞,現在她只能依賴這臺筆記本電腦在網絡上不停地發出呼救與尋求得到救援的信息……
莎拉·陳在廢墟中發出的救援信息受到了布魯斯母子的重視,但是她們卻是遠在4000多英里以外的美國得克薩斯州。壓在廢墟中的莎拉·陳不能動彈,四周漆黑,只能斜坐在癱瘓椅子上依著一個斷橫梁抱著筆記本電腦上網,面對著筆記本的屏幕在Tavern中等待有效的信息時,一種難忍的刺痛不可阻擋地上升到她的膝蓋以上,她的雙腳已經被一塊半截水泥板與許多混凝土固體壓了兩天兩夜。
今晚,她的雙腿和臀部像遭到電擊一樣陣陣抽搐……莎拉·陳想:若再沒人來救護她,她可能不久會停止生命……圖書館的這片廢墟已經非常寂靜,她意識到整個三層樓的圖書館只有她一個人還活著……于是,她以生命的期待希望通過因特網得到救援的信息。
你在哪里
“我覺得這不是玩笑,媽媽,”布魯斯盯著瑪麗的最后一條信息說。“或許她也是像我一樣的哮喘病人,她獨自在公寓里,也可能是在農場里。”布魯斯想起自己小時候哮喘病發作的那些夜晚,冷汗濕透了被單,胸部和喉嚨像著了火一樣。
“你不能給911或EMT打電話嗎?”布魯斯鍵入。他和瑪麗都在緊張地等待著,現在正是因特網最忙的時候,交流信息要等特別長的時間。她終于回答了:“什么是EMT?”
哪個孩子不知道EMT是緊急醫療技術人員的縮寫?即使一年級的小孩都知道這些東西。布魯斯開始懷疑這可能是一個6歲的小孩在胡鬧了。“你幾歲?”
“20歲。”
索菲亞在旁邊不耐煩地跺著腳,“她不應該開這種玩笑,她會有麻煩的!”
“你在哪里?”布魯斯問。
經過很長時間的停頓,黑體字才又出現了:“海地——太子港的海地大學圖書館……”
“海地——太子港!?兩天前這里發生了大地震呀!”索菲亞和兒子齊聲叫起來,“她是不是在開玩笑?”索菲亞嚴肅地問。于是布魯斯就鍵入:“這是個游戲嗎?”
莎拉·陳把身子靠向那個斷橫梁右邊,以緩解左邊身子的麻木感。她的頭很暈,但仍能讀出Bruce的疑問。她本來就擔心別人會以為她求救是個玩笑,所以她盡量清楚地回答:“我向你保證這不是開玩笑!我已經被震埋在海地大學圖書館的廢墟中!幫幫我!!!”
“被地震埋在廢墟中的人還能上網求救……真是件怪事!”
布魯斯瞪著屏幕,腦筋好像一時還轉不過彎來,在遙遠的海地太子港的地震廢墟里真的有一個女孩需要幫助嗎?他和母親似乎是唯一跟她有聯系的人了?
她得救了
“你想讓我給縣治安官打電話嗎?”索菲亞問。
布魯斯看著母親,答道:“是的。因為縣治安部是你退休前的工作單位。”
懷特縣治安部通訊官員艾麗絲·休斯頓正坐在辦公室里。下午6點14分,她的耳機響了。“這是911,你有什么緊急情況?”
“我是索菲亞·馬可。”
“哦——”艾麗絲很高興上司索菲亞·馬可今晚打電話找她,因為索菲亞已經離崗一個月了。
“我兒子正在因特網上,”索菲亞說,“兒子說網上有個女孩子不能呼吸了,需要幫助!”
艾麗絲坐直身子,準備叫一輛救護車,這可能是心臟病發作。“好的,她在哪里?”
“海地——太子港!”索菲亞說。
“天哪!”艾麗絲叫道。這肯定是惡作劇,可她們必須把所有的電話都當作真的來處理。
艾麗絲要索菲亞問女孩的電話號碼。“你不會相信的,”索菲亞對艾麗絲說,“海地有個女大學生被壓在太子港海地大學圖書館的廢墟中。”
艾麗絲打開監聽開關,開始電腦記錄這一事件。“真是件怪事。”她想。
“守著電話,”與艾麗絲一同值班的路易斯鎮靜地告訴艾麗絲,“美國赴海地的地震救援隊與醫療隊正是今天下午到達海地的,我去看看能做些什么。”
“需要有人及時去救援她,……不過,她能告訴我們她的具體位置嗎?”
布魯斯幾分鐘前就問了女孩被震埋的具體位置,卻一直沒有回音。他搖搖頭,因特網在這個時候總是擁擠不堪。終于,來了一串文字——女孩的位置大約是圖書館大樓的東北角處。
“她現在的身體狀態怎么樣?”艾麗絲問索菲亞。
“她說腿動不了了。”
艾麗絲可以看到路易斯在點頭,覺得這確實像真的了。女孩如果是在惡作劇,是不會在網上呆這么長時間的。
布魯斯現在轉達了艾麗絲的要求,并且將自已與母親一同向縣治安官求救的情況告訴給瑪麗,可是她傳來的信息卻是:“我覺得頭暈!”
“挺住!”布魯斯告訴她,“我們已經求援了!”
過了很長一段時間,她的回答來了:“痛。情況更糟了。”
布魯斯已經盯住屏幕長達兩個小時了,他頭痛欲裂,但是他想到瑪麗在廢墟中的處境,咬著牙告訴瑪麗要相信自已的生命力……
路易斯撥通了赴海地的美國救援隊的接線員。“這次很不尋常,”她說,“我還需要跟美國赴海地的醫療隊聯系,幫助一個與美國人在網絡上聯系的海地地震廢墟中的女孩。”
接線員發出難以置信的笑聲。“我理解,”路易斯說,“可我沒騙你!”
在接下的10分鐘內,路易斯一直在跟不同的接線員重復她的要求。終于,有個接線員讓她等著跟一位美國救援隊官員通話。
現在距瑪麗第一次求救已經45分鐘了。路易斯想:“千萬不要讓這個女孩在我等待的這段時間里死去。”接線員終于把她的電話轉到了美國赴海地急救站,路易斯又說了一遍具體情況,最后加上一句:“我們需要有人盡快去救救她!”
接電話的人向她保證馬上就會派出救援人員。布魯斯聽到這個消息才松了一口氣。“救援人員已經出發了!”他在鍵盤上敲擊,“你要挺住,你一定會得救的!……”
莎拉·陳興奮又欣慰地彎著身子靠在鍵盤上,不久,她聽到圖書館廢墟外有人跑動的腳步聲和小聲說話聲。可還沒等她喊叫,他們已經走了。
她面對筆記本屏幕對布魯斯鍵出:“我能聽到他們的聲音,可他們從我旁邊走過了!”
回答是:“別擔心,他們會找到你的!”
不一會,莎拉·陳扭頭看到后腦處有手電的光柱,然后她竭力大喊起來,幾位美國急救員和三個特警用手搬運著廢墟,剛到的大吊車也專業地工作起來……十多分鐘后,救援人員發現了莎拉·陳,立即從一個縫隙中遞給她一瓶礦泉水……
當莎拉·陳又一次轉過身來時,興奮地用鍵盤告訴布魯斯:“他們來了!謝謝你——布魯斯!瑪麗是我的網名,我的真實姓名莎拉·陳,再見!”
布魯斯坐在椅子上,身旁圍著他的父母和姐姐,他們都在靜靜地看著屏幕上一閃一閃的字跡。“好啦,”布魯斯笑著說,“她終于得救了……”
(王志成 譯自美國《互聯網世界》2010年第2期)
#9829;編輯/張春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