韌性原義是指物體柔軟堅實,不易折斷破裂。但季羨林先生在《夾竹桃》一文中,卻把韌性賦予了夾竹桃的花,認為夾竹桃的花具有可貴的韌性。難道夾竹桃的花柔軟堅實,不易折斷破裂嗎?回答當然是否定的。夾竹桃花的韌性在課文中指的是它頑強持久地開放。為什么說夾竹桃的花具有可貴的韌性呢?我們一起走進課文來看看——
連續不斷開放中見韌性
在作者筆下,夾竹桃“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嚕花黃了又長出一嘟嚕”。敗了又開,黃了又長,夾竹桃的花總是在連續不斷地持久開放。作者連用兩個“又”字,似乎在向讀者強調夾竹桃的花開放持久、連續不斷的特點。這種持久,這種連續不斷,不就是韌性的一種表現嗎?
一年三季迎風吐艷中見韌性
“在和煦的春風里,在盛夏的暴雨里,在深秋的清冷里,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有什么特別衰敗的時候,無日不迎風吐艷。”夾竹桃的花雖然看不出特別茂盛、特別衰敗,也不像其他花那樣大紅大紫、絢麗奪目,卻可以在三個不同的季節中,每天開放,每天迎著風顯出艷麗的色彩,現出美麗的身姿。它的“無日不迎風吐艷”,著實讓人佩服。
盛夏的暴雨中,我們可以想象出在面對狂風暴雨時,夾竹桃的花毫不畏懼的俊秀風姿;清冷的深秋里,我們也可以想象到在面對寒冷冰霜時,夾竹桃的花傲放于天地之間的豐采。
夾竹桃的花,用自己持續的開放詮釋著頑強持久的精神,詮釋著堅韌不拔的意志。這種頑強持久的精神,這種堅韌不拔的意志,不正是韌性的最好表現嗎?
與院子里花的對比中見韌性
“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春天的迎春花,夏天的鳳仙花、石竹花,秋天的玉簪花、菊花,院子里的花每個季節都很美,每個季節都有自己的特點,每個季節都花團錦簇、五彩繽紛、美不勝收。
雖然院子里的這些花有著諸多美好,但沒有哪一種花能夠長久開放,能夠像夾竹桃那樣三個季節“無不奉陪”。當院子中的花是“一年三季,花開花落,萬紫千紅”的時候,夾竹桃的花一年三季卻是“無日不迎風吐艷”。在強烈的對比中,作者發出由衷的感慨:“這一點韌性,同院子里那些花比起來,不是顯得非常可貴嗎?”
在連續不斷開放中,在一年三季迎風吐艷中,在與院中花的對比中,季羨林先生巧妙地運用語言文字,表現了夾竹桃花開三季背后所蘊含的獨特品質,從內心深處對夾竹桃的花發出深情的贊美:具有持久、頑強的精神,具有堅韌不拔的意志,具有可貴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