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話世界里也是有喜有憂,還是回到現實中吧。嘮叨的老媽一心為咱好,面對這兩位貪玩的老爸,我們小孩兒自有辦法——
我爸酷愛打麻將,癡迷到飯可不吃、覺可不睡的程度。贏了,眉飛色舞;輸了,無精打采。為賭錢,他還背著媽媽向鄰居家借了兩千元錢呢!媽媽很生氣,多次勸他戒賭。他總是裝出一副聽話的樣子說:“以后再也不賭了,沒意思!”可是晚飯后,他滿地亂轉,隔會兒就說:“今兒我心里覺得悶,出去溜達一圈兒,十分鐘就回來。”結果一出門,人就“丟”了。我也經常勸他,可他總是說:“小孩別管大人的事,好好學習,一邊去!”
一天傍晚,媽媽讓我去找爸爸。我來到棋牌室,在門口想好了詞兒,便走進去,說:“爸,我來領你回家吃飯。”頓時,里面哄堂大笑。爸爸覺得有些傷自尊了,紅著臉說:“你先回去,我一會兒就走。”我說:“不!我等你一塊走。”爸爸火了:“叫你走,你就趕緊走!回家寫作業!”我說:“爸,我不走,作業寫完了,我也來學打麻將,將來接您的班掙大錢。”爸爸狠狠瞪了我一眼,我裝作沒看見,說:“爸,你根本就不配當我的爸爸。長輩應該給小孩做榜樣,你就做這樣的榜樣嗎?沒出息!我不服你!”爸爸愣住了,把牌一扔,站起來拍拍我說:“好小子,我長這么大,第一次思想教育課竟然是你上的。有理!兒子,回家!我啊,再賭就不是人。”
從此以后,爸爸變了。每天做飯、看電視,晚上從不出家門一步。我們一家人和和睦睦,幸福、快樂。爸爸常說:“想想以前我可真傻,熬夜、遭罪、上火、輸錢,幸虧兒子說服了我。”我聽了心里美滋滋的。
點評
這篇習作在描寫人物言行方面較有特色。第一段著力刻畫爸爸對麻將癡迷的程度,為后文作鋪墊。其中晚飯后爸爸“亂轉”和所說的謊話生動而傳神。
“我”和爸爸在牌桌旁的“交鋒”,寫得尤為精彩。爸爸由自覺理虧,到發火、扔牌、發誓、回家的一系列言行,表現了他思想轉變的過程,反襯了“我”很有謀略,又言之有理。爸爸總是讓“我”“好好學習”“寫作業”,而“我”正是利用他這種望子成龍的心理來說服他的。
(點評 指導老師 郭玉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