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媽媽的嘴里,我的名字千變萬化、層出不窮。
我最怕媽媽用“周子濟”來稱呼我,這預示著我要經歷“狂風暴雨”的洗禮。記得二年級期末考試后,媽媽從學校開完家長會回來,聲音嚴厲地叫我:“周子濟!”正在看電視的我一聽不妙,立刻乖乖地站到媽媽面前。媽媽臉色沉重,開始滔滔不絕地就我的“罪行”進行“批斗”。天啊!語文有四道畫線題沒做,我怎么這么粗心?媽媽越說越氣憤,巴掌差點兒打到我的身上,可把我嚇壞了!
當媽媽用“阿濟”來稱呼我時,此時的她是一位溫柔慈祥的媽媽。“阿濟,多吃點,不然長不高。”“阿濟,手洗干凈再吃飯,要不細菌就吃到肚子里了。”“阿濟,仔細收拾書包,不要忘帶學習用品……”看看,我是不是她心里永遠也長不大的寶寶?
但我最喜歡媽媽用稀奇古怪的名字叫我,像“小心肝”“小土豆”“大面包”“香包子”“大肉丸”“鼠小弟”……這時候的媽媽可是非常寵我的,對我的要求基本上百依百順。這段時間,因為我學得認真,玩得開心,媽媽非常滿意。今天早上,媽媽叫我起床時,就甜甜地喊:“小貓咪,該起床了!”我向媽媽撒嬌:“再睡十分鐘嘛。”“好吧!”媽媽慷慨地答應了,還親了我一口。
名字啊名字,讓我歡喜讓我憂。如果能選擇,我希望每天都是媽媽嘴里的“小可愛”。
(指導老師 張莉)
點評:
小作者構思奇妙,用自己名字的“七十二變”,寫出了媽媽對“我”態度的變化。通過名字的多變,寫出了媽媽的豐富情感,表現了媽媽對“我”的疼愛和關心,讀來使人既忍俊不禁,又倍感親切溫馨。
(特約點評 特級教師 孫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