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39年9月1日,德國進攻波蘭,拉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9月3日上午11時,德國威廉港,德國海軍潛艇部隊司令部作戰室內,一名通訊參謀遞給德國海軍潛艇部隊司令鄧尼茨一份剛剛截獲的英國向所有海上軍艦和商船發出的無線電報“整個德國”,根據德軍掌握的情報,這是英國宣布進入戰爭狀態的無線電密語,雙方戰爭就此爆發。 按照鄧尼茨在1938年冬季演習中得出的結論,要徹底掐斷英國的海上運輸,至少需要300艘潛艇,其中100艘在海上活動,100艘在往返基地與作戰海域之間,100艘在基地維護休整。而現在他手上的潛艇,已經開赴大西洋的有18艘,開赴北海的有6艘,停泊在基地的有25艘,正在船塢維護的有3艘,試航的4艘,用于實驗的1艘。在同一時間里能在海上進行作戰的潛艇最多只有區區8艘。這點潛艇根本不是一柄封喉的利劍,充其量只不過是根小針,最多刺痛一下英國而已。
1939年9月,英國擁有一支登記總噸位約2100萬噸的商船隊,占世界商船總噸位6600萬噸的31.8%。英國海上交通線總里程超過8萬海里,其經濟完全依賴海上貿易和運輸,英國每年消耗的物資中,石油的75%、鐵礦石的88%、銅的95%、鉛的99%、小麥的89%、肉類的84%和食用油的93%都依賴進口,每年海上貨物運輸量達6800萬噸,每天航行在海上的船只約有2500艘。其最重要的北大西洋航線連接歐洲和美洲,經巴拿馬運河通往太平洋,是英國的海上生命線。因此英國海軍幾乎是傾注全力確保這條航線的安全。
“雅典娜”迷霧
9月3日傍晚,赫布里底群島以西海域的德軍U-30號潛艇正以潛望鏡身度緩緩而行,艇長倫普上尉中午就收到了英德開戰的消息,他一心想要贏得在戰爭中擊沉第一艘船只的榮譽。幾個小時的努力終于沒有白費,一個目標出現在潛望鏡里,倫普一面指揮潛艇緊跟不放,一面通過潛望鏡仔細觀察。鑒于這艘船既不在正常的商船航線上,又走的是z形反潛航線,還實行了燈火管制,而外形與經過改裝的武裝商船也有幾分相似,于是倫普認為是個可以攻擊的目標,決心動手。
出現在U-30號潛望鏡里的是“雅典娜”號客輪,一艘13581噸級的往來英國和北美洲之間的定期客輪,9月2日從英國啟航,目的地是加拿大的魁北克和蒙特利爾。由于當時歐洲戰云密布,從歐洲開往北美的每艘客輪上都是人滿為患。當時“雅典娜”號上共有1102名乘客和315名船員。船長在收到戰爭爆發的消息后就立即命令值班人員加強瞭望,嚴密警惕德國潛艇,還特別指示船員在天黑后實行燈火管制,同時接受英國海軍部建議,改走一條罕有船只航行的偏僻航線,但這些非但沒能確保“雅典娜”號的安全,反而適得其反,促使其駛向不歸路。 19時35分,U-30號距離“雅典娜”號1456米,5分鐘后,距離縮短到1200米,而且占據了有利的攻擊陣位,倫普下令艇艏魚雷管齊射3枚魚雷,其中1枚卡在魚雷管里沒能射出,1枚失的,只有1枚魚雷命中“雅典娜”號輪機艙,猛烈的爆炸幾乎將其攔腰折斷,船長立即命令發出SOS求救訊號,并組織船上人員棄船逃生。 U-30號魚雷攻擊后,浮出水面,以便更清楚地觀察戰果,但當收到SOS求救訊號,倫普才明白這是一艘沒有武裝的客輪,知道自己闖了大禍,顧不上救援就立即指揮潛艇駛離現場。也許是害怕由此帶來的嚴厲懲罰,倫普沒有發出任何無線電報告。直到9月14日才打破無線電靜默,那已經是“雅典娜”號被擊沉的11天以后,而且只是報告擊沉了美國、英國船各1艘,對“雅典娜”號只字不提。
由于倫普艇長的隱瞞不報,加上希特勒害怕英國借“雅典娜”號事件拖美國參戰,嚴令鄧尼茨矢口否認,戈培爾領導的德國宣傳部更是聲稱“雅典娜”號是英國故意炸沉的,目的是為了栽贓德國。此事成了懸案,直到戰后才真相大白,鄧尼茨為了避免類似事件的重演,下令除非有特別命令,不得攻擊任何客輪,即便其有軍艦護航。
錯誤百出的首次較量
9月8日,鄧尼茨調整部署,將在大西洋活動的18艘潛艇中的10艘(6艘V11B型中的5艘和5艘IX型)召回德國,以準備第二輪進攻。此外,U-26號因為故障也返回德國。這樣在大西洋上就只剩下了7艘潛艇,全部都是VII型。
lO艘返回的潛艇選擇了一條遠離英倫各島的航線,它們根本談不上滿載而歸,總共只擊沉了8艘運輸船。其中U-38號在9月11日返航途中擊沉了9456噸的英國油輪“英弗利菲”號,艇長冒著潛艇被油輪爆炸波及的危險,把英國船員救上救生艇。同日,U-48號擊沉英國商船“菲比”號后,向受傷的船員提供了醫務救助并給救生艇留下口糧,然后用明碼電報通報英國該船的沉船地點,并請求營救船員。二戰初期的潛艇戰還是充滿了騎士時代的人道與文明,但很快,大西洋上的角逐就開始變得血腥殘酷。 對于U-30號來說,第一次戰斗巡航實在倒霉,自9月3日擊沉“雅典娜”號后,就一直受到惡劣天氣的影響,直到11日擊沉“布雷爾羅吉”號。當然,這次倫普艇長是嚴格按照德國海軍潛艇司令部的命令做的,還給幸存船員送上威士忌和香煙壓驚,并一直等到中立國船只趕來救援才離去。9月14日,在位于蘇格蘭外赫布里底群島以西200海里處,倫普艇長發現了“法納德·海德”號,用甲板炮迫使其停航,但其已經發出了呼救信號并報告了自己的位置。等所有船員都離船后,倫普派出跳幫組乘橡皮艇去炸船,這樣可以節約寶貴的魚雷,還可以從船上帶回一些可以利用的戰利品。“法納德·海德”號的呼救信號被在北方180海里外的英國海軍航母“皇家方舟”號收到,當時它正在6艘驅逐艦的護衛下進行反潛巡邏。接到信號立即派出3艘驅逐艦全速駛來,并起飛了3架“海上大鷗”反潛機。當這3架飛機到達時,炸船行動還在進行,倫普被迫放棄炸船行動,不等跳幫組返回便立即下潛,但驚慌中艇員居然忘了砍斷潛艇與橡皮艇之間的纜繩,U-30號就像拖著一個尾巴一樣拖著橡皮艇。飛行員看到了一個黑色物體,隨即開始投彈,但當時英國使用的炸彈性能不佳,投下后反而會被水面反彈到空中爆炸,彈片居然炸傷了2架“海上大鷗”飛機。這2架飛機不得不在海上緊急降落。 在“法納德·海德”號上的德國潛艇跳幫組人員驚詫不已地救起2名英軍飛行員,其中1名已經嚴重燒傷。雖然空中還有1架飛機,但為了讓跳幫組和2名飛行員登上潛艇,也為了砍斷纜繩,倫普還是浮出水面。在營救中,第3架飛機用機槍向U-30號掃射(再不敢仍炸彈了),打傷了跳幫組的1名成員。與此同時,倫普向“法納德·海德”號發射了4枚魚雷,但都出了毛病,直到用尾艙魚雷管發射了第5枚魚雷才將該船擊沉,然后趕緊下潛。這時“皇家方舟”號起飛的第2批6架“劍魚”飛機趕來,飛行員能夠清晰地看到剛剛潛入水下的潛艇的影子,他們迅速投下11枚炸彈,其中有幾枚就在離潛艇不遠處爆炸,但U-30號還是成功逃脫了。很快驅逐艦也趕到了,用深水炸彈向潛艇發起了一輪又一輪攻擊,劇烈的爆炸震碎了潛艇所有儀表上的玻璃,艇艏兩個魚雷管的管口受到損傷,機器檢修口也被炸裂了一個口子,艙內開始進水。艇員一邊堵漏,一邊被組織起來用水桶一個接一個將水遞到總機室,再將水倒入總機室下面的船舭里,水可以在這里被排出去。這時潛艇下潛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143米。倫普非常果斷和冷靜,始終控制著潛艇。6個小時之后,他擺脫了追蹤并浮出水面,乘夜色逃離,隨后打破無線電靜默,報告了戰況和損失情況。
就在“皇家方舟”號的艦載機向U-30號發起攻擊的同時,U-39號潛艇發現了“皇家方舟”號。當潛艇上的聲吶兵報告發現目標時,年輕的艇長格拉特茲上尉還以為是一艘大型貨船,于是大大咧咧地下令上浮,升起潛望鏡~看——鏡頭里赫然出現的景象是每一位艇長夢寐以求的:巨大的航母正在獨自航行,而且是在轉向以便飛機起飛,而保衛它的那些驅逐艦都在4海里之外。他立即下令做好戰斗準備。U-39號上洋溢著無比的激動,在26天一無所獲之后,居然遇到這樣好的獵物和這樣好的機會。艇長格拉特茲將十字準星對準了航母,下令艇艏魚雷管齊射,3枚魚雷依次沖向航母。船員們緊張地等待著,終于聽到了爆炸聲。U-39號上頓時一片歡騰。但實際上德軍潛艇上的魚雷兵匆忙之中沒來得及把引信裝好,3枚魚雷要么射偏要么提前爆炸,沒有對航母造成任何損傷。而魚雷的爆炸卻驚醒了英軍,4艘驅逐艦立即轉向,開始了獵殺行動,他們以1海里間隔,保持15節的相同速度朝潛艇駛來。聲吶裝置運轉良好,而操作人員又是英軍艦隊當中最優秀的,英軍驅逐艦在18分鐘后就確定了德軍潛艇位置。4艘驅逐艦共投擲了數十枚深水炸彈,當時英軍投放深彈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通過舷側的深彈發射炮發射,二是通過艦艉的投放架將深彈推下水,依靠自身重量自然下沉,此時英軍驅逐艦可是急紅了眼,兩種方式一起采用。英軍裝備的制式VII型深彈重250磅,依靠自身重量每秒下沉約50米,通過調節水壓引信,可在設定深度引爆,在水下爆炸時立即產生溫度高達3000度的球狀氣泡,同時產生相當于5萬個大氣壓的巨大沖擊波。由于水對壓力具有幾乎不衰減的傳遞性,并以接近音速的高速向四周擴散,因此深彈在水中爆炸的威力要遠遠大于水上爆炸,在水下如果深彈距離潛艇70米爆炸,可以炸開潛艇艇殼,即便爆炸點距離150米也可使潛艇遭到損傷。水面上不斷出現深彈爆炸沖擊波所造成的圓形漣漪,深彈水下爆炸所特有的羽毛狀水柱接二連三竄出水面。U-39號還來不及逃遠,就被連續、密集而猛烈的爆炸炸傷,引起了電池短路,照明設備全部熄滅。雖然格拉特茲上尉馬上下令深潛到70米,但第二輪炸彈的爆炸深度正好在這里。閥門和輪緣被猛烈的爆炸震裂,電池進水,產生有毒氣體,然后電動機停轉,潛艇失去控制。格拉特茲上尉認為潛艇的損傷已經不可修復,命令上浮。15時46分,魚雷攻擊39分鐘后,U-39號浮出水面,正好在3艘驅逐艦的中間,立刻招來一頓炮火。不過當英軍看到艇員從潛艇中跳下海時,便停止了射擊。格拉特茲上尉指揮艇員在艇艏魚雷管里放人炸藥,當艇員全部離艇后立即引爆,U-39隨即開始下沉。這是二戰中德國海軍損失的第一艘潛艇,它沒有擊沉過1艘船。
9月15日到17日,10艘被召回的潛艇有9艘回到了基地,9名艇長中有7名毫無戰果,這樣的開端似乎看不出什么誘人的前景。
擊沉“勇敢”號
還在大西洋里的9艘德國潛艇中有7艘的作戰區域位于英吉利海峽以西,英國人稱這個區域為“西部大道”,這里匯集了英倫諸島的主要海上航線,各種船只往來頻繁。德國潛艇在此海域造成了英國運輸船不小的損失。 9月15日,U-31號在哈伯考斯特的指揮下剛剛穿過危險的英吉利海峽,正好碰到一支出航的護航船隊。他立即向鄧尼茨匯報了船隊航線和速度,鄧尼茨隨即指揮在西部大道上的所有潛艇向護航船隊發起攻擊。U-31號于9月16日開始攻擊,由于魚雷故障,只擊沉了4000噸的英國運輸船“維莫”號。U-53號則于9月17日投入攻擊,擊沉5000噸的英國運輸船“卡菲里斯坦”號,忙于救助幸存者時,遭到了2架“劍魚”機的攻擊。U-53號被迫緊急下潛,幾個在甲板上操縱火炮的艇員無法及時回到潛艇中,淹死在海里。 這2架“劍魚”就是從“勇敢”號航母上起飛的。自從9月14日擊沉德國潛艇U-39號后,英軍陶醉在勝利的喜悅中,全然忘了“皇家方舟”號曾經在鬼門關口晃蕩過一圈的險境,在反潛作戰中暴露出的漏洞被擊沉U-39號的勝利所掩蓋,沒有得到絲毫重視,更別奢談改進了,這就為“勇敢”號的沉沒埋下了伏筆。
9月17日黃昏,“勇敢”號航母由4艘驅逐艦掩護,在愛爾蘭以西海域進行反潛巡邏。“勇敢”號航母原是作為大型巡洋艦開工建造,于1915年3月29日開工,1916年2月5日下水,1916年11月4日完工。一戰結束后,被封存編入后備艦隊。在20年代建造航母的大潮中,英國決定將“勇敢”級大型巡洋艦改造為艦隊航母。1928年2月21日改裝完工并重新服役。改造工程中大膽采用了很多先進技術:將水上飛機彈射器改進成艦載機彈射器,寬敞的飛行甲板和機庫,前部飛行甲板上建有小斜坡以輔助起飛,主飛行甲板水平布置,并具有常規的島式上層建筑。
此時附近海域的運輸船突遭德軍潛艇攻擊,接到報告后,“勇敢”號立即起飛艦載機,并派出2艘驅逐艦前去協同搜索潛艇。同一時間,U-29號潛艇突然發現天空中出現了“劍魚”飛機,艇長舒哈特意識到在距離海岸300海里處發現飛機,肯定在附近就有航母,他立即指揮下潛,并命令瞭望哨通過潛望鏡嚴密注意海面情況。18時許,瞭望哨終于發現了“勇敢”號航母,舒哈特一面指揮潛艇接近,一面命令艇員各就各位準備戰斗,自己則從潛望鏡里進行觀察。只見航母上還有飛機盤旋,周圍還有2艘驅逐艦。盡管舒哈特竭盡全力,企圖接近航母,但因為潛艇水下航速只有8節,而航母的航速高達20節,他只能眼睜睜看著到手的獵物逃脫。誰知就在最后,“勇敢”號卻開始減速了,隨后轉向,徑直向U-29號駛來。原來航母正準備接受艦載機著艦。而為航母擔任警戒的2艘驅逐艦又前去援救不遠處一艘被潛艇擊傷的運輸船,“勇敢”號身邊已無一艘掩護軍艦。舒哈特立即指揮15-29號輕易占領了絕佳的攻擊陣位。19時40分,在2700米距離,用艇艏魚雷管向“勇敢”號連射3枚魚雷,其中2枚命中。此時“勇敢”號正在接收艦載機,恰恰是最為脆弱的時刻,即使發現潛艇蹤跡也根本無法進行規避。魚雷猛烈的爆炸頓時將航母艦殼撕開兩個大口子,海水洶涌而人。德軍魚雷的爆炸威力相當驚人,航母被爆炸震動得搖晃起來,甲板上剛降落的飛機在劇烈晃動下滑人海中。爆炸引起的大火從飛行甲板下面開始燃燒,很快蔓延開來。僅僅20分鐘,這艘22500噸的航母便沉入海底,全艦1202名官兵有514人(包括艦長)陣亡。當時正在附近的荷蘭客輪“維戴姆”號上的乘客親眼目睹了這悲慘的一幕:一朵碩大的白云從航母上翻騰而起,緊接著兩聲巨大的爆炸,火光從煙云中冒出,鋼鐵碎片和飛機殘骸四下飛濺,航母慢慢向左傾斜沉入水中。
意識到自己失責的驅逐艦顧不上救援落水官兵,便沖到潛艇原來的位置,猛投深水炸彈。U-29號在深彈的爆炸中劇烈震蕩,直到23時40分,驅逐艦用完了深彈,放棄攻擊。U-29號熬過了整整4個小時,幸運地沒有一點損傷,很快便安全返航。途中U-29浮出水面,美滋滋地向鄧尼茨報告:“我艇擊沉‘勇敢’號航母,現正在返航。”鄧尼茨和整個德國海軍都深受鼓舞,他甚至在日記里寫下了“這是一次輝煌的勝利”。U-29號回到基地后,舒哈特獲得一級鐵十字勛章,其他艇員全部都獲得二級鐵十字勛章。
打狼不成反被狼傷,初戰的失利使英國海軍航空兵承受了巨大壓力。在付出血的代價后,總結出艦隊航母是不適合用于反潛的,同時改變了航母技術,加強航母的警戒,每艘航母周圍,在任何時候必須保證2艘以上的驅逐艦護航,以此提高航母的戰場生存力。但英國海軍航空兵并沒有因此而退出反潛作戰,英國海軍從“勇敢”號的沉沒中吸取了教訓,逐漸采用由商船改造的護航航母來執行反潛護航任務,并取得了不小戰績,艦載航空兵終于成為打擊潛艇的一支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