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生活習慣相差很大怎么辦
我和妻子結婚兩年多了,我們的生活習慣相差很大,經常為一些事情爭吵。這樣的婚姻讓人感覺好累,我該怎么辦?
婚姻生活一般都要經歷甜蜜期、磨合期和穩定期3個階段,你們夫妻目前的狀況屬于典型的磨合期。
請你們夫妻倆先檢查和溝通各自對婚姻磨合期的認識,如果有任何一方相信此乃“婚姻是愛情墳墓”的真實寫照或明證,那就糟了。因為抱持這個信念的人會陷入不斷自我預言、自我實現的陷阱—其婚姻的結局必然是“墳墓”。倘若想要婚姻繼續前行,必須將此想法連根拔除。
如果你對婚姻的預期成熟而合理,你就會知道兩個成長背景不同的人生活習慣相差很遠是必然的;爭吵是一種溝通、接近、自我表達和了解對方的方式;婚姻的建設本來就要付出勞動與辛苦。你試試換這樣的思路去看待你所謂的問題,是不是心平氣和多了呢?
你還可以想想,比起連架都懶得吵、冷漠、形同陌路互不關心—既不在意對方的想法,也放棄讓對方了解自己的情況,你是不是該為你們還有熱情和興致吵架而感到慶幸呢?
當你把兩人的差異當新鮮與魅力,把吵架當情趣與調劑,那你的婚姻生活就是異彩紛呈的;如果厭煩了這種熱鬧,大不了學習一下妥協的藝術,過渡到穩定期。
小我8歲的男友是在欺騙我的感情嗎
離婚后認識的男友小我8歲,我們感情很好,但我的家人卻持否定態度,認為他在欺騙我的感情。我該怎么辦?
從世俗的眼光來看,你離過婚、男友小你8歲,屬于劣勢一方的是你。但你的家人卻認為他在欺騙你的感情,可見你必定在某方面有絕對的優勢,不但彌補不足還反超過了他。
你曾有過一次婚姻經歷,也許受過傷害,想尋求家人的支持、理解和建議,但家人其實無法完全理解你的情感需求,他們的看法和建議更多出于安全和保護的考慮。可是情感如鞋子,只有穿的人才知道合腳不合腳。
針對你目前的現狀,給兩點建議:一要自己做決定,作為一個成年人,這是你自己應該承擔的責任;二是感情有時候需要冒一些風險。但是,我不主張絕對的冒進主義,雖然最終的決定權在你,但家人的看法和顧慮也不可完全置若罔聞。同時,你在尊重自己的情感和決定的前提下,也需要冷靜和理智,考慮是否將感情與經濟分開,比如,簽訂婚前協議、做個財產公證等等。
我為什么總莫名猜忌老公
老公并沒有做對不起我的事,但我總是莫名其妙地懷疑他怎么辦?
你的心理原因可能來自下面的3個方面:
第一,因自身缺乏安全感而導致無法相信親密關系中的重要他人。如果追根溯源,可能跟小時候養育人(如果是外公外婆帶大,那養育人指的是他們而不是親生父母)和你之間的互動模式有關。他們之中,尤其是男性長輩,有沒有出現過欺騙你或者做過對不起你的事情?孩子的認知是片面、局限和歪曲的,所以當你的生命中又出現了一位類似的重要他人時,可能會觸發連帶地產生不信任感。如果是這種情況,你可以告訴老公;若有可能,和曾經的重要他人了結心事。
第二,你曾耳聞目睹家人、朋友或同事遭遇過丈夫不忠的事情,于是你就擔心同樣的遭遇某一天也會降臨到你的頭上。這樣的心理部分來自你對受害者的認同,部分源自真實的自我保護需要。如果是這樣的情況,你要提醒自己:自己和丈夫與他們不一樣,不要放大這種事情的危險性。
第三,你潛意識里認為自己做過或想做對不起老公的事,但因為羞恥或害怕,所以在意識層面堅決否認,反倒表現為把這種潛意識投射在老公身上。這聽起來有點匪夷所思,但在臨床上并不少見,這種情況最好找心理醫生幫助你。
高考在即,女兒卻忙著開網店
女兒是一所重點中學的高三學生,成績很好。但我最近發現她竟在開網店,店子開了近兩年,有了近萬元的小金庫。女兒說商店是和一個朋友合作的,不耽誤學習,所以她不會因為高考而放棄開店。我怕影響她,不敢多嘮叨。但她做生意肯定會影響高考的呀。
作為一個高三學生,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賺錢,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對于這一點,你們應該表揚。當然,賺錢也會刺激她擁有更多金錢的欲望,從而令她看不到高考的緊迫性。我們國家現在的高考制度,依然是拿分數說話。經營網店要耗費大量時間,不影響高考根本不可能。即使開網店依然能考上大學,但沒準就因此只能上普通大學呢。這些道理聽起來不順耳,但你都要說給孩子聽。
您考慮到這是非常時期,不在女兒耳邊嘮叨是正確的。但是這個時候很關鍵,你們必須采取迅速、有力的措施。沒必要跟女兒講大道理,也不要呵斥她。其實有一種折中辦法,比如說服女兒,在高考前暫時放下生意,找一個她信任的人幫她打理,或者干脆找到她的合作者,托付她先一個人打理。等到女兒高考結束后,她再一個人干一段時間作為補償,然后再繼續和朋友合作。
老師“變”了,孩子郁悶了
兒子一直把物理老師當偶像,的確,那個年輕女教師不僅高挑漂亮,課也講得很好。但是前不久,兒子卻很郁悶地告訴我:物理老師為了一個“富二代”男子,拋棄了她相戀多年的男友。兒子很失落,覺得老師太虛偽。為此他開始討厭物理課,要么在課堂上打瞌睡、看小說,要么就逃學。
不是老師虛偽,是您的孩子幼稚。想想,如果孩子成天關注父母的行蹤,你們覺得舒服嗎?把你們最真實的感受告訴兒子。讓他明白:不能因為老師有某些我們“不看好的行為”,就討厭她不上她的課。就像我們不能因為比爾·蓋茨有什么缺陷,就拒絕使用電腦一樣。
兒子因為老師背棄了她相戀多年的男友,就討厭她的課,甚至想逃學,這里面是不是另有隱情?比如,他可能以此為借口,堂而皇之地逃學;比如,他對這么漂亮的女老師是否有暗戀情愫?所以,最好是先找到兒子的“病因”,然后再對癥下藥。
一定要讓孩子明白:當下最重要的事情是好好學習,只有努力學習考上好大學,擁有了好工作,才有“資本”改變他可以改變的,這當中也包括愛情。
戶口不在北京,兒子卻不愿回老家讀書
我和愛人在北京工作,兒子在北京出生。現在孩子馬上就要小學畢業了,我們準備將他轉回老家上學。畢竟他將來要在老家高考,我們那里的教學內容和分數線都和北京有很大區別。但好說歹說,兒子就是不愿意離開北京。
兒子已經習慣于在父母身邊,也習慣了北京的環境,強行送回老家,他當然不愿意。即使他愿意離開,您能保證他遠離父母后,不背負巨大的心理壓力嗎?小學畢業上初中的階段,正是孩子心理成長的關鍵時期。您的本意是不想因為老家教學內容和分數線與北京的區別,讓孩子在考大學時吃虧。但是,北京外來打工人員的子弟那么多,并不是所有父母都把孩子送回老家上學呀。如果您認為一定要離開北京,那么我建議:你們夫妻中的一個人先陪他回去適應一段時間,這樣也許比“強行”送走更容易讓他接受。
你們還可以趁他在北京的時候,故意說一個這樣的故事:某某在北京出生、讀小學,后來轉到老家上學,沒想到離開父母的他很獨立。而因為他在北京待過,老師和同學都很喜歡他。他的成績比在北京還要好,因此高考又考上了北京的大學,最終又可以天天待在父母身邊了。也許孩子能從這個故事中受到啟發,從而產生主動行為,接受回老家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