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什么是不幸?34歲才遇到自己以為的白馬王子,而后又遭到無情的拋棄;什么是幸運?在事業(yè)上一紅50年,并擁有孩子的歡樂相伴。從凄怨無助到毅然自立,她用一段交織情感失落和積極向上的歷程,秀出了一個女人最美的人生軌跡……
很少有人能紅那么久,足足有50年的光景。
在香港演藝圈,童星出身的薛家燕曾是紅極一時的粵語片演員,由于出演《真情》《富貴門》《龍鳳呈祥》《食神》等劇成為觀眾心中親切的“好姨”;又因主持《家燕與小田》這檔兒童節(jié)目而被稱為“家燕媽媽”。
如今,年過60歲的薛家燕仍舊活躍在公眾視線,她出專輯、演電影、做主持……每一份工作都做得興致盎然。在新人輩出的香港娛樂圈,她備受尊重,無論對誰,始終笑臉相迎、彬彬有禮。
2010年6月1日,薛家燕應邀參加“和祖國一起成長”—中央電視臺“六一”兒童節(jié)晚會。晚會現(xiàn)場,親切可愛的薛家燕演唱了一首《來吧,加油!》,令觀眾久久難忘。在北京梅地亞中心,記者終于見到了薛家燕。采訪開始之前,她讓助手給我們拍了一張照片留作紀念。她就是這樣,總是善意地記住每一個相識的人。
#8195;明星又怎樣,
#8195;照樣要跟“小三兒”斗
34歲才開始初戀是不是太晚了?
為了等待一段真愛,薛家燕真的就等了那么久。童星出身的薛家燕從9歲就開始涉足娛樂圈,但作為經(jīng)紀人的媽媽一直反對她找娛樂圈中人談戀愛。于是,34歲之前的薛家燕一直老老實實地拍戲,始終與愛情無緣。
有一次,薛家燕在森林里拍外景,半夜醒來后發(fā)現(xiàn)自己全身被霧氣籠罩。她感覺很孤獨,有一個念頭突然冒了出來:“天啊,難道我要一直這樣拍戲嗎?我現(xiàn)在到底需要什么?”
那一刻,薛家燕真的很想遇到愛情。于是,她果斷決定退出娛樂圈去找男朋友。在灌制錄音帶的時候,她認識了當時在美國經(jīng)營餐飲業(yè)的石保慶,兩人一見鐘情。1984年,薛家燕和石保慶舉行了隆重的婚禮。
婚后,薛家燕息影遠赴美國定居,她對婚姻的想法其實很傳統(tǒng):嫁雞隨雞、生兒育女。婚后幾年,她分別為他生下了兩女一男。薛家燕以為婚姻就該這樣細水長流,以至于忙著養(yǎng)育孩子的她根本沒留意丈夫的變化。
他回家的次數(shù)越來越少,連兒女都懶得多看幾眼。直到有一天,他徹底消失了,一個月過去、兩個月過去、一年過去……薛家燕滿世界尋找丈夫,去婆婆家問,婆婆直接丟下一句:“不曉得,你做妻子的,怎么連自己的丈夫也沒看管好?”去石保慶的公司找,公司里的人欲言又止,臨走時才有好心人悄悄告訴她:“石保慶在外面有女人。”
這無疑是扇了薛家燕一記耳光,她不想隱忍,只想知道那個女人究竟是誰。于是,她不惜花重金以每日8000元的價格找私家偵探查丈夫的下落。原來石保慶和另一個女人一直住在一起,婆婆還經(jīng)常去看望他們。
薛家燕覺得天都快塌了。她自問:“為了他和這個家,我已經(jīng)努力做到全能了,不但學會煮菜,連孩子都生了3個,為什么到最后他還是要離開我?”
痛苦過后,她只想和丈夫和平分手,可是石保慶根本不露面。一想到丈夫的寡情和不負責任,薛家燕痛不欲生。
石保慶失蹤的3年,薛家燕一人帶著3個孩子。有時學校要開家長會,大女兒佑姍問她:“為什么爸爸總是不能來?”薛家燕只能忍著淚回答:“爸爸去公干了,回不來。”說得多了,連自己都騙不下去了。
由于長期沒有工作,家庭經(jīng)濟一度陷入了困境。有一次,薛家燕去婆婆家希望得到幫助,沒想到卻被趕了出來。原來石保慶早已想好退路,他把本該屬于兩人的房產以1元的價格私自轉賣給了婆婆,也就是說,即使兩人離婚,薛家燕也分不到一分錢。
想到丈夫全家對自己如此狠心,薛家燕萬念俱灰。當時她住25樓,很想就此跳下去一了百了。
就在這時候,兒子跑出來叫媽媽。原來,兒子見媽媽終日茶飯不思,就去麥當勞買來他心中天下最美味的快餐,還拿起薯條蘸著番茄醬,要喂媽媽吃。
在那一刻,薛家燕突然醒悟過來,她想:“如果我死了,3個孩子不是很慘嗎?就算為了他們,我也不能死。”隨即便打消了自殺的念頭。
回顧那段過去,薛家燕感嘆:“是孩子讓我開心,我很感動。我那時常常自我安慰,唯一能夠救自己、救這個家的,就是立刻抽身出來,面對現(xiàn)實。”
#8195;她得到了
#8195;全香港的支持
有一個說法是上帝把一個蘋果一剖兩半,拋進了世間,愛人是我們的那另外半個蘋果。但是,你并沒有機會把所有的蘋果都試一遍,看看誰跟你嚴絲合縫。
薛家燕沒有福氣遇到對的半個蘋果。1990年,她上訴法院,請求法院判決兩人離婚。薛家燕沒有爭財產、也沒有要撫養(yǎng)費,她唯一的要求就是3個孩子歸她撫養(yǎng)。那年,她的3個孩子分別是7歲、5歲和3歲。
老天其實是公平的,你在一方面受虧損,一定會在另一方面得到好運。由于離婚一事鬧得沸沸揚揚,當時香港無線正好要拍電視劇《真情》,導演看了薛家燕的新聞后,約她出來請她飾演“好姨”。薛家燕考慮了一個月,她擔心自己息影那么多年已經(jīng)不受歡迎了,也擔心自己去拍戲沒人照顧兒女。
大女兒佑姍鼓勵媽媽:“我們家現(xiàn)在需要錢,媽媽你去演吧,我會照顧好弟弟妹妹的。”女兒的一番話令薛家燕重拾信心,決定接演“好姨”。
沒想到,一部電視劇《真情》徹底改變了薛家燕的人生。
原本36集的電視劇由于收視率節(jié)節(jié)攀升,一拍就是5年多,而拍戲的收入使薛家燕養(yǎng)活了全家。有一次,薛家燕在路上遇到一個小學生,男孩朝他做了個“V”的手勢,還大聲說:“好姨,我們都支持你,加油哦!”
薛家燕蹲下來問那個男孩:“你支持我什么?”“我也不知道,我媽媽告訴我的。”
原來,“單親媽媽”薛家燕遭遇婚姻背叛的經(jīng)歷引起了全香港人民的同情,尤其是家庭主婦,這使得“好姨”的形象一下子深入人心,薛家燕的演藝事業(yè)也越走越順。
在事業(yè)上,薛家燕為辛苦得來的成就感到滿足;然而對家庭,她始終感到遺憾,因為無法給3個孩子一個完整的家。
1997年,小兒子耀庭要升學。薛家燕想讓兒子讀當?shù)刈詈玫闹袑W,但學校名額有限,必須有其他學生家庭移民才會空出名額。
于是,薛家燕每天早晨都在學校門口等,每天都問著同樣的話:“請問今天有沒有名額?”就這樣苦苦等了一個多月,整個學校都知道有這樣一位執(zhí)著的媽媽,連校長都被她感動了,破例給了她一個名額。就這樣,耀庭終于進了重點學校讀書。
離婚后的那幾年,薛家燕母兼父職,每日拼命工作,只睡兩三個小時。她想要給孩子一個好的將來,即使自己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而面對當初失敗的婚姻,她已經(jīng)逐漸釋然:“婚姻好像是兩人跳一支舞,我想努力跳好,可是對方不配合。不過沒關系,我一個人跳好了,反正還有3個孩子在看著。”
#8195;每年的母親節(jié),
#8195;她都能得到不同的驚喜
看著媽媽如此含辛茹苦,3個孩子格外懂事,很小的時候就學會幫媽媽分擔家務。佑姍還教會弟弟妹妹如何理財,即使每年過年拿到的紅包,也會把其中的一半交給媽媽,剩下的會拿去吃飯看戲,買輔導書。
離婚后的第一個母親節(jié),3個孩子一大早神神秘秘地出門了,在一家金店里,他們挑選了一份禮物。
可是3個人的錢加起來只有800多元,根本不夠買店里的任何一件首飾。售貨員知道了他們的想法后,就建議:“我們店有一個母親節(jié)的紀念吊墜,上面刻著一個‘母’字,送給媽媽正合適,而且只要800元。”
太好了,3個孩子歡天喜地地買回家送給了媽媽。
至今,薛家燕都珍藏著這份孩子們送給自己的禮物,這是孩子的心意,它比愛人送的禮物還要珍貴。
好笑的是,第二天,薛家燕在抽屜里居然發(fā)現(xiàn)了一張借條。原來貪吃的耀庭把原本準備拿來買禮物的錢買吃的了,所以只好寫了張借條給姐姐,打算以后分期還款。
看著那張借條,薛家燕感動得默默流下了眼淚。因為賺錢不容易,薛家燕一直教育孩子不可以亂花錢,而且要把每一筆明細都記下來。
從那以后,每年的母親節(jié),孩子們都會變著花樣為她慶祝。有一次,薛家燕從早到晚出席了5個活動,到家時已是11點,早已忘記了當天是母親節(jié)。剛一進門,3個孩子就拿著一枝玫瑰花和一個小小的蛋糕走進媽媽的房間,一邊打著哈欠一邊說:“媽媽你快吃吧,吃了我們好去睡覺。”
還有一次“肉疼”的母親節(jié),二女兒耀珠打電話說:“媽媽,今天你一定要早點回家,校長要見你。”薛家燕趕緊推掉工作急匆匆地趕回家,一進家門,就看到耀庭用射燈打在墻壁上,上面寫著“母親節(jié)快樂”。然后3個孩子簇擁著媽媽走到了餐桌前,佑姍端出了許多親手制作的菜肴,指著一碗西米露說:“媽媽,先吃這個‘大紅大紫’,祝薛家燕在事業(yè)上大紅大紫!”薛家燕一看,這哪是一碗西米露,而是用整盒燕窩做成的,原本這盒價值7000多塊的燕窩打算吃好幾個月的,這可真是非常大的“驚喜”。
但看到孩子們巧妙的心思,薛家燕也不覺得心疼了。
在一個又一個充滿驚喜的母親節(jié)中,兒女們漸漸長大了。薛家燕感到很滿足:“一個快樂家庭,需要一家人互相關心、體諒和遷就。而親子關系要從溝通開始。”從小到大,薛家燕尊重孩子的意見,從來不會把孩子與同學的合照公開。大女兒佑姍在國外讀書,即使白天通告不斷,她也會爭取深夜僅有的休息時間,與女兒通個電話,她相信一家人互相了解最重要。
2004年,離婚15年的前夫石保慶突然回到香港,看到如今的薛家燕依舊風采依舊,便想與她重修舊好,于是每天打電話約她吃飯,還向子女打出“親情牌”。
曾經(jīng)滄海的薛家燕,那些心酸的過往一點點浮上心頭。她拒絕與前夫再見面。然而對孩子,她卻希望3個孩子能有機會多和爸爸見面。
#8195;她想做全中國的
#8194;“至尊好媽媽”
經(jīng)過歲月的磨礪,昔日的失婚婦女早已不再自怨自艾、悲天憫人。她變得自信、樂觀,更以其親民的形象深得“師奶Fans”的歡迎,她又變成了演藝圈里的大忙人。
這其中,也曾有優(yōu)秀的男人追求過她,但薛家燕總是笑著拒絕:“現(xiàn)在不要追我,我要專心工作。我是個傳統(tǒng)保守的人,除非遇到一個讓我不用擔心任何事情的男人,我才會坦然接受感情。”
被感情狠狠傷過一次的人,很難在俗世中參透,于是只能在螺殼中做道場。即使新的愛情在一步步靠近,她也早已學會一個人生活。
3個孩子都很爭氣,先后去美國留學。不甘冷清的薛家燕在2004年成立了“家燕媽媽藝術中心”,在內地和新加坡同時開班。回想創(chuàng)辦這所童星搖籃學校的初衷,薛家燕說:“由于自己是童星出身,知曉其中遇到的種種機遇和困難,所以就想培育一些演藝上有天分的孩子,當機會降臨到他們身上時,可以應付得來。”
由于早前薛家燕曾主持過兒童節(jié)目,自己的3個兒女又都學有所成,此前還被評為香港“至尊好媽媽”,因此薛家燕在教育孩子上格外有心得,她的童星培訓班的第一堂課就是學做人—學習《弟子規(guī)》。而且,薛家燕教育學生用hip hop的方式學習古代訓言,它的道理是教人怎么做好自己,一邊用RAP念,一邊跳hip hop—“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就連劉德華都稱贊“家燕媽媽藝術中心”的孩子懂事、自信、有禮貌,前途無可限量。
薛家燕已經(jīng)60歲了,可她卻越來越忙。由于多年來拼命工作,積勞成疾,2008年10月,薛家燕日夜顛倒接拍新劇《富貴門》,最終導致膽管炎、胃炎、胰臟炎等并發(fā)癥,暈倒被送進醫(yī)院進行搶救。
經(jīng)歷九死一生的薛家燕,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大女兒佑姍看到媽媽病重,便辭去美國的工作回到香港幫媽媽打理藝術中心,兒子耀庭也決定回香港幫媽媽。對此,薛家燕有些于心不忍,可是佑姍卻認真地說:“工作可以找很多份,但媽媽只有一個。”
人生有時真的很奇妙,多年前,薛家燕的經(jīng)紀人是自己的媽媽;而現(xiàn)在,薛家燕好像多了一個媽媽,大女兒佑姍全面接管自己的事業(yè),無論是飲食、化妝、服裝都要管。大病一場后的薛家燕大徹大悟,在女兒的“監(jiān)管”下開始改變人生,她漸漸懂得賺錢事小,身體健康才重要。
2010年的母親節(jié),一家四口相約去香港迪斯尼游玩。這位“至尊好媽媽”雖然失去了婚姻,卻擁有了最孝順的兒女,以及“家燕媽媽藝術學校”所有孩子的愛心。對薛家燕來說,沒有婚姻只是小遺憾,兒女才是人生最大的福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