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涂鴉的時候,智慧在增長,心也在飛翔。很想對所有的父母說一句:“給孩子一面墻,讓他隨意揮灑吧!”
地鐵里,旁邊傳來兩位媽媽的談話。
A:我兒子最近也不知怎么回事,整天拿著水彩筆到處亂畫。稍一不留神,地板、床單、墻上就畫得到處都是,我整天跟在他屁股后頭擦洗,都累死我了。
B:依我說呀,你就干脆別讓他手里有東西,把筆放在他夠不著的地方。
……
聽著聽著,我的內心不禁隱憂起來。
孩子在學齡前的某一階段,會對“筆”這種“玩具”有濃厚的興趣。
初次拿到彩筆,他們會對這種能畫出五顏六色圖案的小東西充滿了好奇,他們根本無法顧及:它有沒有毒?能不能擦洗?寫的是不是正確的字?畫得像不像?而是迫切地想要嘗試,他們會用嘴唇、舌頭去觸,去舔,于是弄得滿嘴、滿臉都是顏色;會迫不及待地在他看到的任何地方“繪畫”,比如手上、身上、衣服上、地板上、床上、餐桌上、門上、墻上等等。這種嘗試帶給他們新奇的刺激和無窮的樂趣,這也是他們內心深處對寫字、畫畫產生興趣的最初萌芽。
如果這個時候能夠鼓勵、引導他隨興涂鴉、高興地寫寫畫畫,不僅能夠保持和提高孩子將來對于識字閱讀、寫字畫畫的興趣,而且能夠鍛煉他們手部的肌肉,提高孩子控制小手精細動作的能力,促進大腦發育。
如果這個時候制止孩子亂寫亂畫的行為,并把筆收走,或者非要教他寫字,那就有可能扼殺孩子對于用筆的興趣,有的孩子甚至會排斥寫字,以至于進入學校之后產生書寫障礙。
這讓我想到自己的女兒,她如今已經在理想的大學本博連讀,寫得一筆好字、一手好文,畫得一手好畫,這與我當時對她的鼓勵引導是不是有關系呢?
女兒3歲時,對筆和紙產生了興趣。雖然畫的都是在大人看來毫無意義的筆畫,但是她自己卻充滿了自豪感和驚喜,似乎那些涂鴉的線條就是她手下的千軍萬馬。她學著父母寫字的樣子,一本正經地握著筆說:“文文寫字,文文畫畫?!庇袝r也會風趣地說:“文文要工作了?!?/p>
我給了她一摞用過的單面紙,讓她“寫字”;給她在客廳地面劃定一個大瓷磚,讓她可以用水彩筆畫了擦、擦了畫。后來,陽臺墻上的瓷磚也變成了她的涂抹天地,她開始畫“連環畫”,一塊瓷磚就是一頁。到4歲的時候,她對自己的“畫”不滿意了,就主動要求去報名參加兒童繪畫班,一學就是7年。上了小學,小小的瓷磚滿足不了她揮灑筆墨的欲望,我就給了她一面墻,她可以在自己臥室的一面空墻上隨心所欲地畫。二年級的時候,她在餐廳墻上畫了一只大大的流著口水的狗,一家人每天看著這只狗吃飯,食欲大增。
早期的涂鴉,鍛煉了她超強的專注力。5歲的時候,為了畫一幅參加比賽的畫,她趴在地上一口氣畫了整整5個小時,甚至忘了饑渴。因此,到了高三最后的階段,每天十幾小時的學習對她而言似乎就不是什么難事了,畫畫也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她對美的鑒賞能力和情緒控制能力。在中學和大學,她都是板報、班刊設計、插圖的不二人選,心情不好的時候,她拿起畫筆,郁悶就會隨著筆端悄悄散去。
妹妹小霞對兒子比我更放得開,她給了兒子整個房間。她的兒子振振也是一個精力過盛、喜歡涂鴉的孩子,小霞就給他買了彩筆、毛筆、水彩、墨水、畫板,讓他可以在自己的小屋里隨意揮灑。振振五年級的時候,正趕上新房裝修,小霞答應由他自己來設計房間。結果,他的房間被親朋好友一致評為最漂亮、最富有創意、讓人產生無限遐想的房間。
對于孩子們涂鴉的杰作,我和小霞都用相機拍下來精心地保存著,它記錄著孩子的成長歷程。孩子在涂鴉的時候,智慧在增長,心也在飛翔。
很想對所有的父母說一句:“給孩子一面墻,讓他隨意揮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