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斤斤計較”的50后婆婆遇到“鋪張浪費”的80后媳婦,這場婆媳之戰要怎么上演?
和老公剛結婚時,我覺得婆婆是個性格直爽的家庭主婦,婆媳關系相處得極為融洽。可沒過多久,矛盾就顯現出來了,50后的婆婆看到我這個80后小媳婦的“鋪張浪費”行為,開始“斤斤計較”。于是,一場沒有硝煙的婆媳之戰在我們家靜靜上演。
周末,當我用全自動洗衣機洗衣服的時候,她總是在我啟動程序后,悄悄地改成半自動;一到漂洗的階段,她就要用個大水盆接水,用來沖廁所拖地。言下之意是:全自動費水,你要像我這樣。
晚上,我在客廳看電視,開著客廳的40瓦頂燈。她便悄悄地走過來關掉,然后開飯廳5瓦的節能燈。潛臺詞是:40瓦的燈費電,你要用5瓦的。
不僅如此,她還在廁所放了一盆洗菜水,只要聽到我上完廁所用水箱沖水,她就會不厭其煩地提醒我要用洗菜水沖馬桶。
這樣的例子不勝枚舉,我真搞不懂,每月的生活費我們沒少給她,有必要如此節約嗎?
隨著兒子的出生、家庭瑣事的增多,我才真正體會到柴米油鹽的繁瑣和做家庭主婦的不易。再加上電視里、報紙上每天都在宣傳低碳環保的好處,我這個80后時尚小主婦當然不會落伍。
漸漸地,我跟著婆婆學會了煮飯時用淘米水洗菜、用洗菜水澆花;學會了盡量手洗衣物,把漂洗的水用來沖廁所、拖地;把空調外掛機出水管引流到陽臺的小池塘用來養魚、澆花;關掉電器的時候同時也拔掉電源線;使用微波爐的時候使用架子讓兩層食物同時加熱;盡量食用低脂低鹽低糖的食品……
當這樣的行為漸漸成為一種習慣時,我發現,其實這種生活方式,不是“斤斤計較”,更不是“摳門”,而是熱愛生活、低碳環保的一種時尚之舉。
現在,我和婆婆在一起,沒有了過去不理解、不支持的無硝煙戰爭,而是充滿了交流與和諧。我們常常在一起討論各種節能減排、低碳環保的生活竅門,因為共同創造了一種新的低碳竅門而興奮不已,因為對低碳生活的共識而惺惺相惜。我們還在工作單位、朋友圈子、社區中積極推廣低碳生活……
我相信,是低碳生活拉近了我們的距離,也讓我們成為了一對無話不談的好婆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