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個大二女生,不知什么時候染上了貪小便宜的惡習。上初中時,因為偷室友的錢被同學發現后收斂了很多,不再敢偷錢了,但看到別人的零食或飯票,偶爾也會偷。上大學后,交水電費都是自己刷卡,每個人刷的錢數都一樣,但別人一般不知道你刷了多少。我耍心眼,每次都會少刷幾塊錢。沒想到前不久舍長查充電記錄,發現端倪后打印出來給室友們看了,現在她們都不搭理我了。我很后悔,想退學,甚至想死。
從關系的角度分析,貪小便宜,是一種小心掩飾、巧妙變形之后對他人和外界的隱形攻擊:一方面,你可以在行動之后的想象中,盡情滿足自己“讓別人吃虧”的小愿望;另一方面,你又可以避免因此而導致的對方的負面情緒或被現實反擊。
你習慣了這種“暗地損人”的小伎倆,是不是因為經常感到受傷害,卻不知道如何才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再或者,是不是你內心的“超我”太強大,所以才會難以面對心中蠢蠢欲動的攻擊力,“逼迫”它以這種曲線的方法來加以實現?
很多人相信,類似憤怒、厭惡、憎恨,還有各種形式的攻擊,都不是什么招人待見的好東西,更不應該沾染我們的靈魂。但現實中,誰都不是無公害的小天使。憤怒與攻擊同時也是每個人蓬勃生命力的重要表現。試試吧,光明正大地為自己做點兒事情,哪怕因此會讓某些人不滿意。當你擁有內心能量的動態平衡,自然也就不必再靠那幾塊錢去自我安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