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哮喘的病因及發病機理尚未完全明了,但只要能夠規范、長期治療,絕大多數患者的癥狀能得到理想控制,減少復發甚至不發作。哮喘為慢性病,需要根據病情的嚴重程度進行分級治療,并隨病情變化升級或降級治療。
院外急性發作時如何急救
哮喘急性發作時多數情況下是在醫院外,若未及時救治可能使患者發生猝死,故急救處理十分重要。哮喘患者應隨身攜帶擴張支氣管的氣霧劑,如β2受體激動劑類(如萬托林、喘康速),或抗膽堿能藥(如愛全樂氣霧劑)等,一旦出現呼吸困難、呼吸加快、喘息、氣急、胸悶、咽癢、咽痛、頻繁打噴嚏等癥狀,應立即吸入β2受體激動劑類氣霧劑約2~4噴,必要時可與愛全樂等藥同用。之后1小時內每20分鐘吸一次,然后每隔4小時吸一次,直到不適癥狀消失。如果用藥1小時后病情未能緩解,就要口服緩釋茶堿類藥物(如舒弗美、葆樂輝),配合吸入糖皮質激素氣霧劑(如普米克)400微克左右,并每隔4小時吸入一次β2受體激動劑。如癥狀仍不能緩解,應及時撥打120到醫院就診。患者還可以采取一些非藥物療法,如用力做吞咽動作數次,或揉壓按摩雙側內關、風池、合谷、膻中、天突等穴位。
急性發作期的規范治療
脫離誘發因素是治療哮喘急性發作的關鍵。找出和控制誘發因素,有利于控制病情,達到發作期盡快緩解氣道阻塞,糾正低氧血癥,恢復肺功能,預防病情惡化或再次發作及并發癥的目的。
1.輕度患者:按需吸入β2受體激動劑(如硫酸沙丁胺醇吸入氣霧劑),效果不佳時口服長效β2受體激動劑控釋片;口服小劑量控釋茶堿;每日定時吸入糖皮質激素(200~600微克/日);夜間哮喘患者可吸入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必要時持續霧化。
2.中度患者:規則吸入β2受體激動劑或口服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必要時持續霧化;口服控釋茶堿或靜脈點滴氨茶堿;應用抗膽堿能藥物;吸入大劑量糖皮質激素(大于600微克/日)或口服糖皮質激素。
3.重度患者:持續霧化吸入β2受體激動劑,靜脈點滴氨茶堿。
4.危重度患者:可靜脈點滴氨茶堿聯合糖皮質激素,病情控制后糖皮質激素改為口服用藥,乃至吸入用藥;持續氧療;發生下呼吸道感染時應選用對其敏感的抗菌藥物;注意糾正酸堿失衡;注意維持水電平衡;有指征時進行機械輔助通氣治療。
據病情選擇非急性發作期的治療方案
哮喘經過急性期治療,癥狀得到控制,但慢性炎癥病理生理改變仍然存在。因此,必須制定長期治療方案,以防哮喘再次急性發作。
1.間歇患者:間歇出現癥狀,即<1次/周,且為短期發作(數小時~數天),夜間哮喘癥狀≤2次/月,發作間期無癥狀,肺功能正常,FEV1≥80%預計值,PEF變異率<20%,應按需間歇使用快速緩解藥。如吸入短效β2激動劑治療;每日定量吸入小劑量糖皮質激素(<200微克/日);口服小劑量控釋茶堿和白三烯受體拮抗劑。
2.輕度患者:癥狀≥1次/周,但<1次/天,發作時可能影響活動和睡眠,夜間哮喘癥狀>2次/月,FEV1≥80%預計值,PEF變異率為20%~30%。應按需使用β2受體激動劑(劑量維持在≤600微克/日)、糖皮質激素(劑量控制在1 000微克/日以下)。
3.中度患者:每日有癥狀,發作影響活動和睡眠,夜間哮喘癥狀>每周1次,FEV1>60%<80%預計值,PEF變異率>30%。每日應用長期預防藥物,如定量吸入糖皮質激素(200~600微克/日),按需吸入β2受體激動劑。短效β2激動劑和(或)長效支氣管擴張劑(用于控制夜間癥狀)效果不佳時,可加服小劑量控釋茶堿或/和口服β2激動劑的控釋片;夜間哮喘可吸入β2受體激動劑或加用抗膽堿藥物。
4.重度患者:癥狀頻繁發作,夜間哮喘頻繁發作,嚴重影響睡眠,體力活動受限,FEV1<60%預計值,PEF變異率>30% 。推薦抗炎與解痙平喘長期聯合用藥。目前臨床上常用且有效的聯合用藥有吸入糖皮質激素聯合長效β2激動劑(如福莫特羅與沙美特羅);聯合用長效茶堿(如葆樂輝);聯合白三烯受體拮抗劑(如扎魯斯特或孟魯斯特);等。
5.分級治療調整:各級治療一旦達到癥狀完全控制,需維持至少3個月,可逐步降級。患者用藥已達最少,癥狀控制半年以上,而氣道高反應性消失或改善,可考慮試行停藥。一般來說,多數輕度以上的患者,長期小劑量應用糖皮質激素(如200微克/日)做預防性治療,是可取的。如果該級治療達不到控制,并排除了技術上(如吸入方法不正確)或依從性(如不按時用藥)的因素,則應升級治療。
標準化特異性免疫治療
哮喘的特異性治療又稱脫敏治療,或減敏治療,是在確定患者的過敏原后,將該過敏原配制成不同濃度的疫苗制劑,劑量由小到大遞增給藥。因低劑量疫苗免疫治療通常達不到臨床效果,而高劑量疫苗免疫治療又可能引起過強的不良反應,所以必須通過患者長期、反復接種疫苗,來提高對過敏原的耐受性,達到控制或減輕癥狀的目的。此過程需要患者及家屬有耐心、積極配合,才能收到滿意的療效。
該療法適用于有明顯誘因,如塵螨、花粉及貓毛引起的變異性哮喘者;通常伴有過敏性鼻炎,特異性IgE抗體增高而常規治療不滿意者;或常規治療雖有效,但由于各種原因無法避免接觸變應原而反復發作者。對食物藥物過敏者,非變應性、變應原不明顯者,慢性重癥哮喘或特異性變應原皮試曾引起強烈過敏性反應者,以及妊娠、5歲以下的兒童,不宜采用特異性免疫性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