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有句格言:“幽默者常健康”。我國諺語也說:“笑一笑十年少。”青春與健康對于生命而言是最彌足珍貴的,笑是青春的翅膀,幽默則是健康的源泉。
健康是一個概括而整體的概念,它并非單純指沒有病,還包含著強壯的體魄、充沛的精力、充滿情趣的生活,以及正常的心理活動和對疾病的強大抵抗能力、對環境變化的高度適應性等諸多方面。其中自然包括善于運用幽默調節生活,活躍氣氛,增加和諧,使身心處于一種輕松幽默的浸泡之中,自由地舒展。
我國漫畫大師華君武先生在創作中強調,諷刺與幽默是漫畫的靈魂,在生活中也常常踐行 “犀利的幽默”。有一次,華老在練太極拳時不慎跌倒,摔壞了股骨被送進醫院。他卻全然不被傷痛所困擾,在醫院作了首打油詩:“老頭練練太極,還想金雞獨立,摔斷了股骨,不自量力。”還有一次,他在院中散步,不小心跌于沒蓋蓋子的沙井,傷了腿。友人電話慰問:“聽說你掉到井里了?”華老答道:“你不落井下石就好。”正是這種幽默豁達,使華老年逾百歲仍活躍在畫壇,不時還可以看到他的佳作。
美國作家彼德在《幽默定律》一書中,專門劈出“幽默處方”“幽默藥方”“幽默技巧”等幾節,闡述了幽默對人的保健和調理作用。在此,幽默認真地充當起了醫生的“助手”。笑是一種內在的慢跑,是緊張生活的緩沖劑,是人體健康的潤滑油。幽默的笑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可以用來對抗抑郁和挫折,化解生活中的種種矛盾。彼德說:“如果我們能用幽默的態度面對挫折,就可以避免壓抑以及更深的壓抑所造成的僵化。”由挫折與壓抑所積郁的“僵化”,必定會對人身心造成損傷,所謂氣傷脾、怒傷肝。因而,“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就是發掘其中的幽默”。
幽默的真正價值在于使人們心靈感到愉悅,心胸開闊,在開懷大笑中放松自己,舒筋活絡,通體暢泰,從而提高人們的生命質量。這種潛移默化的保健,對健康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