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節奏的生活,無處不在的壓力,環境中大量擬激素類物質……在諸多不利因素的圍攻下,一些人的甲狀腺強烈“反彈”,分泌大量甲狀腺素,這就是甲狀腺亢進,簡稱甲亢。甲亢引發的后果可謂是災難性的——輕則導致手抖、眼凸、脾氣暴躁;嚴重時可引發心臟等重要臟器的病變,甚至致命。
甲亢常規療法弊端重重
治療甲亢最常用的方法是服藥。人體內分泌機制極其復雜,其中很多細節醫學界至今尚未明了,因而藥物療法所需時間較長,常常需要一兩年甚至更久。由于藥物需要通過肝腎進行代謝,一些肝腎本身就存在慢性病變的患者往往無法耐受,甚至被迫停藥,前功盡棄。同時,甲亢藥物昂貴的價格,也給不少患者帶來沉重的負擔。
外科手術能否治療甲亢呢?從理論上來說,甲亢手術治療很簡單,只要切除部分甲狀腺腺體就可以了。但事實上手術有一定風險。甲狀腺雖然位置表淺,但周圍存在很多重要的血管和神經,特別是喉返神經。術中如果不慎損傷該神經,患者將會出現聲音嘶啞的后遺癥。更可怕的是,部分患者的甲狀旁腺潛藏于甲狀腺中,手術時如果切除了甲狀旁腺,患者血鈣濃度會明顯下降,引發手足抽搐,甚至會有生命危險。
核醫學療法——悄無聲息蕩平甲亢
甲亢治療有沒有第三條路可走?答案是肯定的。核醫學療法融合了服藥與手術的優勢,同時又避免了副作用,給甲亢患者帶來了福音。
核醫學讓很多人心存疑慮甚至恐懼,其實大可不必。治療劑量的核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微乎其微。甲狀腺有個特點——對碘元素有特別的嗜好,人體通過消化道攝入的碘,絕大多數都富集到甲狀腺中。這就給核醫學治療提供了便利。患者口服含有131碘的藥劑后,具有衰變特性的131碘就通過血液循環匯集到甲狀腺中。131碘在衰變的過程中釋放出β射線,可破壞機能亢進的甲狀腺組織,就像動了一場不流血的手術,悄無聲息地蕩平甲亢。
很多患者擔心在治療過程中人體會“吃光”。事實上,β射線的射程很短,僅為2毫米,不會對甲狀腺以外的組織造成影響。更重要的是,131碘在人體中的半衰期只有3~5天,患者一個療程受到的輻射劑量僅為拍一次普通X光片的1/5,不會對健康造成損害。無法耐受藥物和手術的患者,應該毫不猶豫地選擇核醫學療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