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世界裝甲戰車(AFV)市場上,8×8、6×6和4 x4輪式AFV已成為一個發展最快、也最有后勁的高成長性領域。目前,有不少國家甚至打算將現裝備的所有履帶式AFV全部更換為輪式的。比如,比利時已決定逐步淘汰現裝備的履帶式AFV,包括主戰坦克(MBT)和履帶式裝甲步兵戰車(AIFV),轉而裝備瑞士一整套“鋸脂鯉”III(8×8)裝甲運兵車(APc)和其它變型車輛。不過,更多的國家則是愿意同時裝備兩種類型的車輛,因為它們應用起來是各有優勢的,平臺互補才最為合理。
輪式AFV當前發展狀況
最近幾年,典型8×8AFV的車全重呈明顯上升的趨勢。比如,最新一代“鐵拳”的車全重大約在22~33噸左右,而GDLS-C公司最早推出的LAV-25只有13噸左右。即使是目前剛剛進入戰場的一些新型車輛,比如美國陸軍裝備的“斯特萊克”步兵運輸車輛,也由于安裝了附加裝甲和其它一些可以提高作戰效果的子系統而使車輛全重迅速攀升。
與此同時,當今的用戶對于輪式AFV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比如,他們要求車輛的內部空間和有效負載都要更大一些;要求防護級別更高一些,以抗御各種戰場威脅;對于加強火力方面的要求也很迫切,要求裝有炮塔或者遙控武器站(RCWS),在火炮的上架位置加裝防護已經非常普遍;由于安裝了環境控制系統、RCWS等,因此對電源的要求也有所提高;此外,還要求配備其它一些設備,比如通信裝置和電子設備,以便能對抗各種各樣的臨時性爆炸裝置。
此外,由于現今各種車輛的作戰使用壽命越來越長,因此,不少用戶又隨之提出了許多與未來需求有關的新要求。這些新的要求包括:在車內必須留置一些可進行技術擴展的潛在發展空間和接口;必須采用可以方便地進行技術升級的電子系統結構;必須能夠安裝包括輔助防護套件在內的模塊化防護系統;必須擁有廉價高效的新型驅動系統,比如混合式電力驅動系統;必須配備像液壓氣動系統和主動系統這樣的新型懸掛系統;必須簽有可靠的全壽命周期支援合同;必須內嵌訓練能力,等等。
最近又有一些用戶提出,輪式AFV應該具有完美的兩棲能力。某些國家在購買8×8 AFC時會優先考慮兩棲作戰能力,比如巴西和西班牙購買了“鋸脂鯉”IIIC,葡萄牙購買了“劫掠者”II,這兩款車輛的兩棲能力都相當不錯。此外,某些國家還要求AFC應能使用C-130“大力神”運輸機進行空運。當然,與兩棲作戰能力一樣,空運能力也只是一部分國家的要求,這是因為好多新式平臺在安裝了附加裝甲之后,車輛的總重量確實增加了不少,這一點對空運非常不利,但車輛的防護能力也不能不考慮。
輪式車輛的武器站經常會成為一個單獨的難題,不過,人們更愿意采用與用戶的其它AFV車輛相同的通用武器站。比如丹麥,在決定選用BAE系統公司全球戰斗系統分公司的“狐猴\"RCWS之前,為了滿足本國的需要,曾經檢測過大量的RCWS。丹麥特別看重“狐猴”RCWS,不但為其許多莫瓦格“鋸脂鯉\"iii(8×8)AFC裝上這種武器站,而且還將它們安裝在本國的莫瓦格“鷹”式IV(4×4)偵察車以及某些戰術支援車輛上。
據悉,波蘭已經訂購了690輛“祖國”地面武器模塊式裝甲車(AMV),波蘭稱其為“黑獾”(狼獾)。這些車輛中絕大多數將安裝奧托一梅拉公司的HITFIST(“重拳”)30型炮塔。
此外,輪式AFV的火力提升也已經成為一個既定事實。先前的輪式AFV一般只裝有1挺7.62毫米或者12.7毫米機槍,但近些年來,越來越多的國家開始或已經列裝了雙人炮塔,炮塔上裝有1門25毫米加農炮和1挺7.62毫米同軸機槍的8×8式車輛。
當前,即使是6×6式車輛也可以配置裝有90毫米火炮的雙人炮塔,而某些國家還列裝了裝有105毫米火炮的8×8式車輛。某些重型底盤甚至可以配置裝有120毫米滑膛炮的大型炮塔,這種火炮可以借助于計算機化的火控系統瞄準目標。這樣的平臺可以提供與“豹”2 MBT系統幾乎相同的火力及更大的戰略機動能力,但其防護級別不及“豹”2 MBT。
各國裝備情況
美國:“斯特萊克”
美國陸軍在2000年后期對3種車輛(兩種履帶式車輛和一種輪式車輛)進行了大量的試驗論證之后,最終選擇了GDLS-C(通用動力地面系統公司一加拿大)的輕型裝甲車(LAV),用來滿足其未來的裝備需求,該LAV就是后來被重新命名的“斯特萊克”裝甲車。“斯特萊克”的基本型是M1126式“斯特萊克”步兵運輸車,它安裝一個由挪威研制的“保護者\"RCWS,在該RCWS上通常裝有1挺M2-HB 50機槍和幾組電子操控式煙霧發射器。隨后又發展了不少其它的變型車輛,包括M1127偵察車、M1128機動火炮系統(MGS)、M1129 120毫米迫擊炮、M1130指揮車、M1131火力支援車、M1132班組工程車、M1133醫療回送車、M1134反坦克車和M1135 NBC(核、生、化三防)偵察車。其中,裝備最精良的“斯特萊克”變型車是M1128 MGS,它裝有1門105毫米膛線炮和1挺7,62毫米同軸機槍。105毫米膛線炮由一個自動裝彈機供彈,從而使其乘員減少至3人。M1128 MGS的主要任務并不是與其它的AFV作戰,而是利用比利時“梅卡”公司生產的高爆塑性彈頭曳光彈藥壓制戰場上的目標。
“斯特萊克”車輛自從2003年進入美國陸軍服役以來已經進行過大量的改進和升級,尤其是在生存能力方面的改進。部署在伊拉克的“斯特萊克”車輛裝有空調系統和百葉窗式的板條裝甲,以對付當地炎熱的氣候條件和裝有高爆反坦克彈頭的火箭推進榴彈的襲擊。
據悉,GDLS-C公司已與通用動力武器與技術產品公司簽約,專門為“斯特萊克”車輛秘密研制出一種爆炸反應裝甲(ERA)包。目前,美國陸軍已經將這種ERA應用到了M1AI/M1A2“艾布拉姆斯”MBT和美國未來作戰系統M2/M3“布雷德利”戰車上。目前,“斯特萊克”車輛還僅限于裝備美國陸軍的“斯特萊克”旅戰斗隊。但美國陸軍已經做出計劃,在不遠的將來將用“斯特萊克”車輛更換一部分現役的M113。
加拿大:LAV-HC
LAV-HC(大容量)輪式車輛的特征是車內空間大、有效負載大、防護級別高。此車車全重25噸,由履帶公司的c7柴油發動機提供動力,并耦合了艾利森公司的3200SP自動傳動裝置和兩速分動箱。其懸掛系統為可選擇高度控制的獨立液壓氣動式,車殼為全焊接式鋼裝甲外加附加裝甲,從而大大提高了車輛的生存能力。最近,該公司又對一種改進型防地雷組件進行了測試,計劃將其安裝在車輛的底盤下面。此外,在車輛的內部還增設合并了大量可以提高生存能力的附加配置。LAV-HC的關鍵性特征是它的許多子系統可以安裝到早先的LAV上,從而增強了車隊的通用與互通性。
為了進行試驗的目的,日前已經為該LAV-HC安裝了裝有1挺M2 HB.50機槍的RCWS。與此同時,為了增強態勢感知能力,還安裝了可以提供全方位360。觀測的多個攝像機,拍攝到的圖像將顯示在車長、駕駛員和乘員艙的顯示屏上。
德國:“狐”2
繼“狐”1之后,萊茵金屬地面系統公司又研制推出了技術增進型“狐”2。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是“狐”2的第一個用戶,2004年初簽署了1.6億歐元的訂購合同。該合同要求一共提交32輛NBC偵察車(NBC RV),其中包括16輛NBC RV、8輛防生物戰劑車和8輛機動式指揮車。首批“狐”2車輛的交付時間是2006年。與最初的“狐”式車輛相比,最新一代“狐”2的有效負載能力更高,車內空間更大,防護級別也得到了很大提高,而且仍然保留了其兩棲能力。
芬蘭:“祖國”模塊式裝甲車
為了能夠與芬蘭防御部隊(FDF)協同作戰,祖國地面武器公司研制推出一款別具特色的模塊式裝甲車(AMV)(8×8),其首輛樣車于2001年制造完成。其AMV一共包括三種基本變型車:基本模型、系統平臺和模塊式運送車。迄今為止,FDF已經接收到62輛可以執行AFC任務的車輛和最初的4輛安裝雙管120毫米先進迫擊炮系統的車輛。這些車輛是芬蘭和瑞典聯合研制的。據最新資料報道,在經過對多種輪式車輛的試驗論證之后,瑞士國防裝備管理局決定選擇芬蘭的這種AMV來滿足本國對于裝甲輪式車輛的需求,首批訂購合同有可能為113輛。
俄羅斯:BTR-90
俄羅斯最新式的8×8車輛是BTR-90,它實際上是BTR-80的一種更大一些的變型車輛,可以安裝各種類型的武器站,包括完美的BMP-3 IFV炮塔。該車車全重約22噸,除了3名乘員之外,還可以搭載7名全副武裝的士兵。就像早先所有的BTR-60/BTR-70/BTR-80系列車輛一樣,BTR-90也是完美的兩棲式車輛,依靠車尾的噴水裝置推進車輛在水中前行。
俄羅斯所有的BTR系列車輛的動力組都設置在車輛的后部,致使士兵很難快速地出入車輛,這是它們的一大缺陷。此外,它們的車體外形也很難進行裝甲防護。
烏克蘭:BTR-4
烏克蘭最新式的輪式裝甲車輛是BTR-4,此款車輛在許多方面,包括最大有效負載,都與德國萊茵金屬防御公司的“狐”式(6×6)很相似。BTR-4的車全重約24噸,為完美的兩棲式車輛,水中推進速度為每小時10公里。車長和駕駛員都位于車輛的前部,動力組緊靠在他們后部的左側。這樣的配置方式使搭載士兵的后艙干凈寬敞。目前,BTR-4已經發展成一個采用相同底盤的完整系列,包括救護車、指揮車、偵察車、維修車、火力支援車等。BTR-4的車頂上可以安裝各種武器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