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用色彩來勾勒五彩繽紛的世界,而樂嘉卻用色彩來識人,告訴你人生悲歡離合的玄機。在紅黃藍綠性格色彩學原理之中,他講述著明星的別樣人生……
《山楂樹之戀》喚醒一代人對純美愛情的懷念,捎帶也讓人們遐想了一把大導演張藝謀的愛情。張藝謀說“初戀是18歲,知識青年的純真感情”,但拒絕透露細節。任何一次采訪,張藝謀只說他想說的,但不是別人想知道的。黃色性格的男人,簡單、直接、剛毅,而且是骨子里的,大風吹不走、如潮的輿論撼不動。
沒有人想到張藝謀在包攬國外頂級電影獎項后會轉向商業電影,沒有人想到他的觸角可以延伸到大型山水實景演出,也沒有人想到張藝謀會和奧運結下不解之緣,正如沒有人想到他會在導演生涯的第23年,重新拍攝了一部如《紅高粱》一樣純粹的愛情片—《山楂樹之戀》。唯一不同的是,山楂樹開出的不是紅花,而是素凈的白花,象征著張藝謀的作品和人生,褪去濃烈,返璞歸真。
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
翻開張藝謀的履歷,他的人生仿佛是一部部電影。黃色性格以目標為導向的特質,令他將所有時間和精力投入到電影事業及相關的產業中,少有他顧。縱使緋聞,也是與他所執導的電影脫不開干系。《紅高粱》牽起了他和鞏俐的不解之緣,《我的父親母親》讓章子怡走進他的故事,就連最不著邊際的他與王海珍的花邊新聞,也把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牽扯進來。張藝謀對自己的評價是:性格內向、一根筋,對目標執著;自從做了電影之后,必須要與人打交道,性格才變得外向起來。其實這一切還是跟黃色性格關注目標而不太關注感受有關。當黃色把跟人打交道當作一件必須要完成的事情時,他就能做到外向和開朗;但與此同時,他內心很清楚自己為什么要這樣做,這與“紅色”天性喜歡跟人交流、“藍色”含蓄內斂以及“綠色”的隨和包容但不主動都截然不同。
這樣性格的一個男人,在娛樂圈中是最能做到萬花叢中過,片葉不沾身的。而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張藝謀除了當年的離婚及與鞏俐的情感風波外,其余那些緋聞幾乎找不到依據。那段陳年的離婚公案,使得風口浪尖上的張藝謀和鞏俐都緘口不言,前妻肖華和女兒張末在回憶中的描述,具有共性的是張藝謀那時的生活狀況是整天飛來飛去拍片,幾乎不在家中出現。換個角度來看,黃色男人即使沒有外遇,也會將心思力氣專注在事業上。如果一個女人渴望要的是老公的陪伴以及噓寒問暖,那并不是他所擅長的。作為張藝謀的妻子,在外面享受眾人艷羨的目光、分享老公的赫赫聲名,但回到家里只能枕冷衾寒,這又是怎樣一種感受呢?
離婚后,20年來,張藝謀沒有再婚,也許是因為事業,也許是因為其他。
尋找自己心目中的“謀女郎”
自《英雄》《十面埋伏》到《滿城盡帶黃金甲》,張藝謀屢遭惡評;商業成功的“印象西湖”演出,被指破壞生態環境;張藝謀執導的奧運開幕式盛況空前,被評說夸張做作。一路在可畏的人言中行來,張藝謀似乎少有回應,即使必須回應的時刻,也是簡短封閉式的回答,不屑多談什么。在黃色性格執著認定的事情中,其他人難有置喙的余地。黃色追求挑戰、不斷突破的精神,也反映在張藝謀的事業追求中。他從不被過去的光環束縛手腳。他說,他并沒有興趣去拿所有的國外獎項,他所執著的是成功的結果,而不是恪守必須通過某一個固定的方式來演繹電影和藝術。
張藝謀一直尋找最好的方式來演繹電影,正如他執著地尋找心目中的“謀女郎”。黃色性格的人雖然在執行中目標不變,但方法可以靈活多變。
張藝謀遭遇負面輿論而不為所動、不太受到情緒的干擾和影響的特質,與同樣是黃色性格的章子怡很相像。但張藝謀和章子怡所想要去的方向不同,所以他們理性地打了個照面后交錯而過,各自去尋找更加適合的合作對象。而鞏俐雖然經過若干年的歲月洗禮后,以成熟風韻的形象再次走入張藝謀的戲中,卻難以找到當初那樣的感覺。
《山楂樹之戀》讓張藝謀看遍天下女子,終于找到他想要的“靜秋”。盡管眾人質疑她不符合原著中的形象,但張藝謀清楚地知道,他所想要找的,是符合他的電影的“靜秋”,而非原著的模子塑出來的那一個。
黃色性格永遠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這是演藝圈中成功人物黃色性格偏多的重要原因。
如何走進黃色男人的內心
如果你何其不幸又何其有幸地愛上一個黃色男人,你必須理解卿卿我我并不是黃色男人擅長的。若是他選擇買一件他力所能及的最好的禮物給你,而不是在你生日的那天陪著你做一件浪漫的事,請不要懷疑他的愛情,因為黃色性格的男人認為:給對方所需要的東西,比搞些虛幻的浪漫要更能表現真摯的情感。
黃色信奉的是力量和強者,黃色的內心是不開放的、是懷疑的,正如張藝謀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一輩子的愛情不過是一種理想。”要想讓一個黃色男人被你打動,你不能太作,你要有獨立的生存能力和自己的魅力,但打開黃色內心情感最深處大門的鑰匙就是“不求回報地付出”,直至他接納了你、信任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