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故事一開始是條簡訊,登在報紙上,最多只有二十行字。一個叫凱斯特納的作家把它剪了下來,就成了故事。這個過程有點類似于,一個小男孩從爐子底下抽出一塊木頭對它念咒語,它就變成了一匹真正快活的馬。作家干的就是木馬變成活馬的事兒。可是有的人會像小男孩的哥哥一樣,搖著頭說“這根本不是一匹真正的馬,而你是一頭真正的驢。”
先給大家介紹一下故事的女主角小不點,一個對著“木頭”念咒語的女孩,她爸爸是廠長樸格先生。小不點是這樣念咒語的,她對著銀灰色的墻壁伸出雙手,用顫抖地聲音說:“火柴,賣火柴嘍!可憐可憐我們窮人吧,一盒火柴才賣十芬尼。”
這個場景很熟悉吧?是的,安徒生的《賣火柴的小女孩》嘛,每個愛“念咒語”的孩子,都讀過這個故事。你們會發現,有一些故事,會因為人們的演繹而煥發新的生命力。拿這個故事來說,以前是安徒生版,現在,成了小不點版。你大概已經猜到,小不點這樣對著墻念叨著,是為什么了。每天晚上得到爸爸媽媽的晚安吻之后,小不點就和保姆安達特制造“童話”——賣火柴。
小不點這樣的女孩子當然不會照著安徒生版來,作為一個導演來說,小不點是很有頭腦和調度能力的。之所以小不點能夠每晚演出,沒有穿幫,還能掙錢,秘訣在于……請看我的整理:
小不點導演心得手記
首先,我們的小不點導演讓保姆安達特演她的媽媽。媽媽必須有什么缺陷,這樣才能惹人同情,所以,安達特媽媽瞎了,戴上了墨鏡。
襤褸的衣衫不可缺少。如果每天晚上穿著漂亮的連衣裙去賣火柴,那些大人怎么會買你的火柴呢?要知道,大人的同情不是那么好取得的。他們會說:“小姑娘,去買個冰淇淋吃吧,在這里閑晃什么啊……”
記住,叫賣的聲音要顫抖,這就是為什么小不點對著墻壁練習了。她在掌握顫音,這很不容易,連某些女高音歌唱家做得也不是那么萬無一失。
地點選擇也很重要,小不點可是行家。夜晚的瓦登橋,通往著名的商業街,人來人往,電車汽車和人們的說笑聲匯集在一起。這么熱鬧,絕對是個賣火柴的好地方。
發布通知:小不點版的《賣火柴的小女孩》每晚上演,風雨不改。貴在堅持,取得同情也是需要持續的。
剛才那個差點讓小不點露餡的男孩子安東,是小不點的好朋友。每天晚上,小不點在橋這頭賣火柴,安東就在另外一邊賣鞋帶。可是安東的生意不怎么好,他不知道怎么吆喝,也不知道怎樣博得同情。這就更加證實了小不點的導演和表演的實力。如果你們也要上演自己的《賣火柴的小女孩》,要記住上面的小不點版導演心得手記。每天晚上小不點賺來的錢,一大半給了安達特,她特意留出來的,給了安東。安東用掙來的錢,養活自己和媽媽。
所以這并不是一個純粹的美好故事,欣賞它的時候,你要記住小不點的活潑可愛,也要欣賞安東的懂事體貼。它是一個可愛聰明不缺錢的女孩子演戲找樂趣的故事,也是一個窮男孩賺錢照顧生病媽媽的故事。更加棒的是,它還是一個偵探故事!我不能告訴你到底怎么回事兒,但是稍微透露~點,安達特心眼有點壞,她和男友在計劃什么……
能夠把不同類型的故事寫成一個完整的“大”故事,這個作家很了不起。你也許看過他的其他書,早就認識了他。他就是凱斯特納,他寫出了《埃米爾擒賊記》、《5月35目》、《飛翔的教室》那么多的名作。所以在小不點和安東后面,還有埃米爾、小馬小帽子表妹……浩浩蕩蕩的一幫孩子等待著你去認識。他們每個人手里都有些心得,有關怎么捉賊、怎么在5月35日去太平洋旅行、教室怎么會飛起來等等,你們想知道就要親自去問他們,因為這里的版面,實在寫不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