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趙女士早上起床后發現吐出的口水中竟然帶著血絲!這讓平時十分注重健康的她大驚失色,一時不知如何是好。接下來的幾天她刻意觀察,發現吐出的血似乎越來越多,使得她更為恐慌,究竟是得了什么病,會這樣一口一口吐血呢?輾轉于消化、呼吸等科室后,趙女士帶著驚恐不安和疑惑的心情來到了口腔醫學中心,求助于口腔專家。
醫生詢問病史發現,趙女士以前經常上火,牙齦總是會腫,吃點藥壓一壓,就會好一些。最近牙齦一直腫著,藥物已經控制不住了。前一段,刷牙時覺得牙肉痛,還出血,因為不舒服,所以干脆不刷了,只是早晚和餐后漱漱口。檢查發現,趙女士的全口牙齦都是紅腫的,輕輕觸碰就會出血。個別牙齒的牙齦已經腫脹溢膿。牙齒的外側刷得十分白凈,可是在牙齒的內側和后面的磨牙上,卻積聚了大量的牙垢和菌斑。醫生很快給出了明確的診斷:牙周炎,是吐血的直接病因。
牙周組織是包繞牙齒根部的組織總稱,包括牙齦、牙槽骨、牙周膜。在這些組織的共同維系下,牙齒才能穩固地行使咀嚼功能。打個比方,就像一顆大樹,必須扎根于堅實的土地中,才不會東倒西歪。牙周炎是發生在牙周組織上的炎癥性病變,早期表現就是紅腫、出血,甚至疼痛。如果不重視,炎癥就會繼續向骨頭發展,導致牙槽骨吸收,牙齒發生松動,最終脫落。
好好的牙齦,為什么會發炎?趙女士不解的問:我刷牙很認真呢,一天兩回,牙齒上怎么會有污垢,引起炎癥?
醫生耐心解釋道:每天要達到刷牙3次,每次3分鐘,才能保持口腔最基本的清潔;然后通過每半年到一年定期的潔牙,才能很好地保護自己的牙周組織。因為結石不是刷牙能夠刷掉的。但可惜的是,大多數人的刷牙方法都不正確,而且時間短,不能很好地保持口腔衛生。時間長了,牙齒上會沉積大量的結石、菌斑,上面聚集了大量的細菌,產生毒素,長期不斷地刺激牙齦組織,炎癥由此而起。牙齦紅腫,組織開始變得脆弱,很容易引起出血。血液在口腔中被細菌分解代謝,產生口腔異味,會嚴重影響我們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同時,現代醫學已經證實,長期的牙周炎癥還可能是消化系統和心血管疾病的誘因。
趙女士不說話了,確實,平時刷牙也就是幾十秒鐘,看來以后要在刷牙上好好下功夫了!可是趙女士還是想不通,為什么會吐血呢?而且就是早上最嚴重?
醫生對此解釋道:由于炎癥導致牙齦出血,夜間血液積聚,清晨就會吐出帶血的唾液。但這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吐血,因而不必恐慌。你因為懼怕疼痛,停止刷牙,反而導致炎癥加劇,加重了出血。
趙女士松了一口氣,多日來壓在心頭的包袱終于卸了下來,按照醫生提出的方案潔齦洗牙??吹较聪聛淼难拦福w女士深感震驚,同時也很慶幸,及時發現了自己口腔的問題。經過進一步的消炎和后續治療,趙女士的牙周病終于痊愈。
最新的調查數據表明,像趙女士這樣的牙周病患者并不在少數,全國大約十億人有不同程度的牙周病,并需要進行牙周治療。而目前只有極少部分人群有口腔保健意識,定期檢查維護口腔健康,接受牙周治療。許多重癥牙周炎患者直到牙齒松動,甚至脫落,才進行檢查治療,給生活和正常社交帶來極大的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