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身世普通,白手起家,特立獨行,經歷傳奇。他的形象顛覆了80后身上“垮掉的一代” “迷失的一代”的負面標簽,成為同齡人追捧的偶像。他就是泡泡網、汽車之家兩大網站的創始人——李想。
19歲開始創業
2009年,作為“汽車之家”和“車168”的創始人,28歲的李想實現了四年前制定的由IT轉型做汽車資訊的目標,其公司資產也從十年前的十萬元升至兩億元人民幣。
這般光景對于十年前的高中畢業生李想來說,做夢也未曾想到。
2000年,當大多數高中同學都在念大一時,19歲的李想已經有了一個很前衛的頭銜——泡泡網首席執行官,這是當下時尚的叫法,即一個IT個人網站的站長。
但當時,在李想的家鄉——石家莊,知道網站的人實在不多,許多人以為“泡泡網”就是“泡網吧”。對李想注冊網站的申請,市工商局回復說,這是個新鮮玩意兒,得先去公安局開個證明才給注冊。
創業開始了,這位少年首席執行官每天騎單車到河北科技大學附近的一間兩居室公寓上班,和其他三名年輕人連續工作15小時以上。餓了,他們就泡方便面,李想更是連泡都懶得泡,直接啃。
此前的李想并不是別人眼中的精英人物,當他說要放棄高考立志創業時,老師連勸都沒勸就同意了,因為,“差生”李想的退出,有利于提高學校的升學率。
父親李憲法至今仍清晰地記得兒子高三時堅持退學創業的理由:“互聯網是個潛力無窮的增長市場,現在我不去占領,等我讀完四年大學,早就被別人占領了。”思前想后的李憲法最終同意了兒子的選擇。
成功就是做別人不做的事
2001年,李想將公司遷至北京。他的思路很清晰——北京聚集了中國最優質的資源,網站在那里才能繼續做大。
在北京,做IT產品資訊的遠不止泡泡網一家。要超越競爭對手,李想的做法很簡單,就是每天的最新資訊必須要在早上完成更新,所有資訊都比別人早發布幾分鐘。
這是李想幾年前做“顯卡之家”積攢的經驗。當年,電腦還是奢侈品,大家想要上網基本都去網吧,而網吧清晨與其余時間的上網費用分別為每小時1元和8元,于是許多人喜歡大清早上網。李想堅持每天早上5點更新資訊,網站的點擊量自然越來越高。“做別人不做的事情,成功其實容易得一塌糊涂。”李想說。
2005年,泡泡網躍居國內第三大中文IT網站,年營業收入近2000萬元,利潤1000萬元。彼時,李想卻開始考慮轉型做汽車資訊網。“我發現自己每天哪怕再工作50小時,也超不過前兩位時,我只有去尋找其他的增長市場。”李想說。
2006年,25歲的李想入選“中國十大創業新銳”榜,成為首個獲此榮譽的80后。五年前,百度CEO李彥宏也曾獲得這一獎項。2009年11月,李想再次入選“2009中國十大新銳創業領袖”。
關于成功
李想不認為自己的成功緣于緊扣中國互聯網業的黃金十年。“我最感謝的人是我自己。”他說。父母時常會提醒他“說話謙遜一點”,但李想覺得相比同齡人,自己已算成熟、“想得很明白”的了。
李想從不掩飾自己的學歷,他招員工最看重對方實干、目標明確。他反復向應聘者強調:別跟我說你的想法,我根本不感興趣,我只看你在這個團隊里能干什么。
他每天無論多晚睡,都會在第二天早上七點半準時起床,準時出現在公司。“對自己要求不嚴格,有什么資格要求員工?”他說。
(根據相關資料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