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多么誘人的字眼兒。一看到它,那一幕幕有趣的往事便立刻浮現(xiàn)在我的眼前。
記得剛上一年級的一天傍晚,爸爸媽媽還都沒有下班,我一個人在家看了一會兒電視,夜幕便漸漸降臨了。我的肚子也開始“咕咕”地演奏起“小餓曲”——想吃飯了,可是爸爸媽媽還沒回來。
我來回走走、上下跳跳,想分散一下注意力,可是肚子叫得更厲害了。唉,無可奈何之下,我捂著肚子,彎著腰,無精打采地來到了廚房,可是這里冷鍋冷灶,什么吃的也沒有。我打開柜子,找出了一碗方便面。
打開碗面蓋子,撕開菜包,倒上開水,再蓋上蓋子,哈哈,只等美味降臨了!
過了5分鐘,我趕緊揭開蓋子,面條的香味直往我鼻子里鉆。我拿起筷子,開始狼吞虎咽吃起來。突然,我的嘴里“咯噔”一下,一個小圓東西滾進了我的肚子里,吐不出來了,我用筷子翻翻碗里,只見碗里飄著好幾顆小黃豆,哦,原來是菜包里配好的。
我突然想起前段時間媽媽和我一起種黃豆——把黃豆泡在一小杯水里,讓它發(fā)芽。媽媽還專門交待要放在溫暖有太陽的地方,說溫度高黃豆容易發(fā)芽。果然沒幾天,黃豆就長出了小芽。糟了,我把黃豆吞到肚子里了,肚子里可比外面暖和多了,小黃豆會不會在我肚子里發(fā)芽呢?想到這,我一點也吃不下去了,趕緊摳摳舌頭,想把黃豆吐出來。我又拼命地蹦了幾蹦,黃豆也沒掉出來。更糟的是,肚子這時又開始“咕咕”叫了——一定是黃豆在里面滾來滾去的聲音,怎么辦呀?
我越想越害怕,一骨碌爬到床上蜷到被子里,心想,不會明天早上,我嘴里就冒出一根黃豆芽吧?爸爸媽媽會不會以為我是怪物了?想到這,我又從床上爬起來寫寫畫畫了一段話:我肚子里有顆黃豆,也許明天早上就從我嘴里長出芽了,當心!接著,我迷迷糊糊地睡著了。
第二天一早,一睜眼,我看到媽媽留的字條:寶貝,除了你會從媽媽肚子里發(fā)芽,其他的還沒有這個本領,放心!我起身一看,只見媽媽正站在門口沖著我眨眼笑呢。
點評
因為年幼無知,小作者想當然以為吃進肚子里的黃豆,也會從嘴里長出豆芽,結果虛驚一場。全文以真實的語言寫出了真實的心理活動,結尾與媽媽字條上的對話充滿了幽默感,心中的疑惑也由此在媽媽的眨眼笑中煙消云散。
★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