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月茹, 王彥菊
(河北省棗強縣畜牧水產局 053100)
肉雞敗血型葡萄球菌病的診治
駱月茹, 王彥菊
(河北省棗強縣畜牧水產局 053100)
(一)發病經過某雞場飼養肉雞3 000羽,飼養至17日齡時,發現部分雞只精神沉郁,食欲減退或廢絕,翅膀、大腿、肉髯等處皮膚破潰,有滲出液,病雞多在2~5日齡死亡,快者1~2 d死亡,病死雞大約200余只,占雞群總數的7%左右。
(二)臨床癥狀病雞精神沉郁,羽毛松亂,呆立,不愿走動,兩翅下垂,縮頸,眼半閉成昏睡狀態。部分雞下痢,排出灰白色或黃綠色糞便,有些雞翅膀下、大腿內側、胸腹部有成片的血樣滲出物,外觀呈紫黑色,局部羽毛脫離,或用手輕輕一摸即脫落,觸之有波動感,有的自然破潰,流出褐色液體,玷污周圍羽毛,有特殊的腐臭味。有的雞在翅膀內側,或背側翅尖,頭、肉髯部位出現大小不等的出血斑。
(三)病理變化病雞患部紫黑色水腫,剪開皮膚見皮下充血,成彌漫性紫黑色,積有大量膠凍樣紅色滲出物;肝輕度腫大,質地脆弱、出血,心冠脂肪及心外膜可見出血點,心包積液呈黃紅色半透明狀。
(四)實驗室檢測
1.涂片鏡檢。無菌操作取病死雞的肝臟,病變部位滲出物,涂片,經革蘭氏染色鏡檢,均見到革蘭氏陽性球菌,呈單個、雙葡萄狀排列。
2.分離培養。在普通瓊脂培養基上,經37℃培養18 h,形成表面光滑,邊緣整齊,稍隆起,不透明,灰白色的直徑1~3 mm的圓形小菌落。
在肉湯培養基上,經37℃培養18 h培養基呈輕度一致渾濁,管底有少量絮狀白色沉淀物。取以上菌落進行革蘭氏染色鏡檢,見到固體培養基上的分離菌呈單個,雙葡萄狀排列的革蘭氏陽性球菌;肉湯培養基上呈單個散在的革蘭氏陽性球菌。
3.生化試驗。能分解葡萄糖、麥芽糖、乳糖、甘露醇糖,產酸不產氣。
4. 藥敏試驗。其中氨芐青霉素、氟苯尼考敏感。
結論:根據臨床癥狀,病理變化,實驗室檢測,確診該病為雞的葡萄球菌感染。
(五)防治
1.加強室內通風換氣,搞好環境衛生,降低密度,雞舍內每天用0.1%~0.3%的過氧乙酸噴霧消毒一次。
2.在健康雞群飼料中加入氟苯尼考,進行預防。
3.病雞挑出,隔離飼養,用氨芐青霉素肌注,每天一次,連用3~4 d,患部涂擦龍膽紫。
4.全群雞在飲水中加入Vc,電解多維,以緩解應激反應,增強體質。
(六)討論
1.葡萄球菌在自然界分布廣泛,通常存在于雞舍,用具,空氣和健康雞的體表,結膜和腸道中,當雞群體質下降,環境不良,皮膚受到損傷時易感染發病。
2.夏季天氣悶熱,經常下雨,造成室內濕度過大,且雞群密度大,通風不良,也是造成葡萄球菌感染的原因之一。
3.葡萄球菌易對藥物產生耐藥性,因此在對葡萄球菌感染治療時,最后進行藥敏試驗,篩選敏感藥物進行治療,才不至于延誤治療時機,從而取得更好的治療效果。
4.要預防本病的發生,必須做好經常性的預防工作。創傷是本病感染的主要途徑,首先要消除致雞發生外傷的各種因素,如籠具破舊,接種疫苗消毒不嚴,驚嚇造成的機械性損傷等。其次是做好消毒工作,保持雞舍環境清潔衛生、通風、干燥。三是加強飼養管理,喂以全價飼料,補充維生素和礦物質,增強體質,提高雞體自身抵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