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剛忠,孫家剛
(1.四川省蒼溪縣五龍鎮畜牧獸醫站,四川 蒼溪 628405;2.四川省蒼溪縣畜牧食品局,四川 蒼溪 628400)
鄉村獸醫是指尚未取得執業獸醫資格,經登記在鄉村從事動物診療活動的人員。近年來,畜牧業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比重逐年增加,已經成為我國農業和農村經濟的支柱產業,農民增收的重要途徑。鄉村獸醫在一定時期內仍是農村動物疫病預防控制工作的主要力量。
蒼溪縣獸醫體制改革按照中央、省、市要求已經完成,組建了蒼溪縣動物衛生監督所,為縣畜牧食品局管理的動物衛生監督執法機構,組建了蒼溪縣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作為縣畜牧食品局和縣動物衛生監督所的技術支撐機構。全縣統一按鄉鎮建立履行公益性職能的鄉鎮畜牧獸醫站39個,為縣畜牧食品局派駐鄉鎮的事業單位。鄉鎮畜牧獸醫站人員經費及工作經費納入縣財政全額預算,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建立健全了村級防疫網絡。各行政村設村動物防疫員(兼疫情觀察員),縣財政每村每年補助1200元。
2.1 人員老齡化 鄉鎮畜牧獸醫站在職職工中45歲以下263人,占66%,45歲以上133人,占34%,因為超編,近三年內很難空編進人。
2.2 職業化程度差 大多數鄉村獸醫人員未經專業基礎和職業技能的系統培訓,村防疫員也只經過短期培訓,大部分僅僅掌握了打預防針和醫治簡單疾病的技術,僅少部分人跟師學藝,能醫會閹。
2.3 診療技術水平低、方法簡單、缺乏防疫的整體觀念 大多數人僅僅掌握了打針與閹割技術,說到防疫就是打預防針、防傳染病,缺乏把飼養與管理知識有效應用在防疫上;不習慣使用診療器具,憑經驗和感觀診斷疾病;治病不講療程,亂用藥和不規范用藥的情況突出。
2.4 職業道德素養欠缺 個別人員以銷藥盈利為目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差,缺乏一個獸醫工作者應有的良知。
3.1 進一步提高鄉村獸醫管理工作重要性認識 獸醫工作是公共衛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保持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鄉村獸醫隊伍是動物疫病防控體系的基礎,是各項動物防疫措施實施的重要力量。加強鄉村隊伍建設,可以把動物防疫網絡延伸到基層,可以把動物防疫技術傳授到基層。
3.2 做好鄉村獸醫登記管理
鄉村獸醫登記是最基本的鄉村獸醫管理制度。在鄉村從事動物診療服務活動的獸醫人員必須到當地縣級獸醫主管部門申請鄉村獸醫登記。對符合條件完成登記程序的及時審核頒發鄉村獸醫登記證,加強登記信息管理,建立健全鄉村獸醫檔案。
3.3 加強鄉村獸醫培訓 以縣為單位制定培訓規劃,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鄉村獸醫培訓,提高鄉村獸醫業務素質,是當前鄉村獸醫隊伍建設和管理工作的重點。實行一年一小訓,兩年一大訓,結合職稱晉升前的崗前培訓。加大培訓力度,推進鄉村獸醫向執業獸醫發展,逐步提高鄉村獸醫業務技術水平,提高動物防疫綜合能力。
3.4 嚴把進人關口 今后鄉鎮畜牧獸醫站招錄職工要從大中專畢業生中公開招考,擇優錄用。同時打破鄉村界線,吸收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優秀村獸醫防疫員到鄉鎮畜牧獸醫站工作。
3.5 建立獸醫行業協會,加強行業管理 建議以縣建立獸醫協會,鄉鎮設立獸醫協會分會,發揮行業指導、服務、協調、維權和自律等作用,團結和組織獸醫工作者,提高獸醫業務素質,醫療水平和服務質量,維護會員的合法權益,整合行業資源,規范行業行為,開展行業活動,促進獸醫工作的全面、健康發展。
3.6 明確職責,狠抓管理 按照公益性職能與經營性職能分開的原則,鄉鎮畜牧獸醫站主要承擔本行政區域內動物防疫和強制免疫的組織實施,動物疫情調查、監測和報告;以及畜牧獸醫先進技術推廣等公益性職能,獸醫體制改革后的鄉鎮畜牧獸醫站雖然具有半官方性質,但其工作重點要從過去單一的技術服務向從事公益性服務轉變,從被動服務向主動服務轉變,從粗放管理向精細管理的轉變。村動物防疫員主要從事動物疾病的診斷、治療等經營活動,協助實施動物強制免疫、計劃免疫,報告動物疫情和協助疫情處置等工作。把經營性業務推向市場,可以激活市場要素,為不享受公共財政資源的鄉村獸醫提供生存發展空間,也為農村養殖業提供優質的技術服務。
3.7 增大投入,改善條件 當前,應抓住制定國家十二·五規劃的有利時機,把鄉村獸醫發展列入規劃內容,把鄉村獸醫職業技能培訓和診斷儀器設施設備建設納入十二·五時期的重點工作。建立村級獸醫室,添制必要的診療儀器設備,提高服務質量與技能,提高村防疫員服務報酬,鞏固和壯大村級防疫隊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