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生奇 馮 利 王 芳 蘆殿榮
(中國中醫科學院望京醫院腫瘤科,北京市朝陽區花家地街,100102)
高凝狀態應該被視為機體血液存在的一種狀態,是指多種病理因素引起的機體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凝血、纖溶以及體內抗凝系統等功能失調,血液的凝固性增高,有利于血栓形成的病理狀態[1]。大量的研究表明,腫瘤患者普遍存在高凝狀態。
王氏[2]研究發現晚期肺癌患者 PT、APTT明顯縮短,D-2聚體和 Fbg顯著升高,其中晚期小細胞肺癌患者升高更明顯,結論認為晚期肺癌患者多存在高凝狀態。張氏[3]研究認為乳腺癌隨著臨床分期的增高,患者 FIB和 PLT水平逐漸增高,呈現高凝狀態。沈氏[4]等選取直腸癌患者 58例,于術前及術后兩周檢測PT、APTT、TFPI、D-2聚體等研究,結論直腸癌患者處于高凝和纖溶亢進狀態,在淋巴結轉移和癌細胞分化差的患者中尤為明顯。高凝狀態與腫瘤轉移有密切關系,所以預防和處理高凝狀態對腫瘤患者意義重大。
研究表明某些腫瘤細胞可以誘發血小板聚集,血小板的聚集以及腫瘤細胞釋放的促凝因子導致血液凝固性增強,使腫瘤患者處于高凝狀態[5]。腫瘤血管生成是癌細胞侵襲和轉移的重要因素,腫瘤血管與正常血管差異顯著,包括內皮細胞不完整、更新速度快、血管壁薄、缺乏神經和肌肉組織、不能收縮和擴張、基底膜少、通透性強等,這些缺陷使腫瘤血管容易損傷,同時血管通透性強,大量腫瘤代謝產物入血,激活凝血系統,形成高凝狀態。
另外,腫瘤診斷治療中,胸腹腔等穿刺、內窺鏡、手術、中心靜脈置管等均可導致血管內皮細胞損傷、黏附分子增多,使血細胞相互黏附并釋放促凝物質,形成高凝狀態。常用于婦科腫瘤以及晚期腫瘤的甲羥孕酮或者甲地孕酮等藥物,長期服用也易導致機體高凝狀態?;熕路磻匝“逶龆嘁彩悄[瘤患者高凝狀態的成因之一[6]。同時高齡、高脂血癥、吸煙、肥胖與高凝狀態亦有密切關系。
腫瘤患者的高凝狀態是由多種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因此治療措施也應該是綜合性的,必須在積極預防的基礎上適度采取抗凝措施方可達到防止血栓形成,延緩腫瘤進展的目的。
一級預防,注重攝生與保健,修身養性以穩定神經和內分泌系統,適當運動以促進血液循環,飲食組成以低膽固醇、低脂低鹽低糖為宜。維生素 C、B、E、K對預防血栓的形成有益,適當補充多元維生素。多食菜油、大豆油、香菇、木耳等食品,少食動物肝臟、豬油、牛油、墨魚等食品。香煙中的尼古丁對血管內皮有損傷性作用,以促進高凝狀態發生,癌癥患者宜早期戒斷。少量、規律服用紅葡萄酒或者低度白酒有助于促進血液循環,防止血栓形成。茶葉中含茶多酚等茶堿成分,能夠抑制磷酸二酯酶、促進血小板中 cAMP濃度增加,抑制血小板聚集,故適當品茶有助于癌癥的康復。
對于普通腫瘤患者,可選用中醫藥活血化瘀藥物進行預防。合并高脂血癥的,加用調血脂藥物。對一些情況下應積極抗凝處理。如胸腹腔穿刺、內窺鏡檢查、手術、中心靜脈置管、化療中患者應積極抗凝,應用小劑量低分子肝素滴注,或者小劑量華法令口服,若廣泛的、胸腹、盆腔手術者要求劑量加大。有研究表明抗凝治療可以延長生命、降低死亡率,因此抗凝治療可能有抗癌活性,從而為腫瘤的治療開辟了新的途徑。
[1]潘磊,王勇,孫越.經鼻無創正壓通氣治療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血栓前狀態效果評價.中國實用內科雜志,2006,26(13):1015-1017.
[2]王鳳玲,黃佳濱,蔡棟梁,等.肺癌患者凝血功能改變分析.黑龍江醫藥科學,2009,32(4):49-50.
[3]張還珠,劉芯,郜靚,等.乳腺癌血漿纖維蛋白原及外周血參數的相關分析.現代腫瘤醫學,2009,17(10):1871-1873.
[4]沈定豐,董平,楊勇,等.直腸癌患者手術前后凝血狀態變化的研究.上海第二醫科大學學報,2002,12(4):356-358.
[5]耿振英,張俠.高凝狀態與惡性腫瘤.中國微循環,2008,12(5):323-325.
[6]Zecchina G,Ghio P,Bosio S,et al.Reactive thrombocytosism ight contribute to chemotherapy-related thrombophilia in patients with lung cancer,ClinLung Cancer,2007,8(4):264-267.
(2009-12-01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