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 雪
眾所周知,石化行業具有高溫、高壓、劇毒的特性,工程建設質量倍受關注,而工藝設備質量是設備安裝質量的前提,設備驗收是整個工程質量的關鍵控制點,國家、行業相關標準規范對此均有嚴格規定,但在實際實施過程中,卻存在一系列問題,筆者對此加以分析,指出其五大特性,目的在于改進設備驗收管理,有效實施設備驗收控制。
資料滯后是指設備實體和資料到達現場的時間不同步,資料往往滯后于實體。鍋爐壓力容器產品安全性能監督檢驗證書(簡稱監檢報告或監檢證)的簽發是造成資料滯后的主要因素,筆者曾對數十個工程項目做過相應了解,其資料呈現出整體滯后現象,并詳細記錄了其中兩個項目的設備進場時間和監檢報告的簽發日期,經統計共102臺設備,其中6臺為非壓力容器,23臺設備進場時間不確定,在剩余的73臺設備中,監檢證簽發日期和設備到達現場日期相比,超前38臺,占52.1%,滯后35臺,占47.9%,具體見表1。
監檢證是設備資料的重要組成部分,監檢證簽發日期決定了設備資料的到達日期。正常情況下,設備制造完畢后,由當地技術監督部門進行監督檢查,合格后,在設備銘牌上打印監檢標志,但監檢證的簽發還需要一段時間,而現場往往急用設備。在監檢實質性通過后,設備即運往現場,如此就造成了設備實體和資料不同步到達現場的現象。

表1 滯后統計表
時間受限性,是指設備驗收時間受限。即設備進場時,驗收時間受限。設備到達現場后,為減少二次搬運,除非現場實體不具備就位條件,其余均直接就位。一邊是采購部門組織驗收,一邊是等候吊裝就位,其等候時間不可能太長。這就決定了在進場驗收時,只能做外觀驗收,無打開人孔進行內部檢查的時間。
1)SH 3503-J301設備開箱檢驗記錄使用存在階段性。
表格中包含設備檢驗情況、設備缺陷處理情況、隨機資料及專用工具交接記錄這三項內容,是在不同的時間形成的,存在階段性,見表2。

表2 記錄形成時間表
2)SH/T 3903-A.9工程材料/構配件/設備報審表使用面臨不確定性。表格中審查意見欄要求確定是否符合設計文件和規范要求,是否準許進場,是否同意使用于擬定部位。這些內容需要設備實體檢驗(包括外部檢驗、內部檢查)和資料審查全部完成后才能確定。而當設備資料和實體不能同時驗收時,就無法確定。

表3 影響分析表
對工程質量、進度、費用控制及各參建方的工作均產生影響,即產生的影響是多樣性的,具體見表3。
1)緊急放行程序。為解決上述問題,緊急放行是目前普遍采用的補救措施。如某工程項目管理規定:“因設備隨機文件未到,而現場又急需安裝時,可執行緊急放行程序。但緊急放行的設備必須保證有完好的標識,并具有可追溯性,一旦發現有質量、安全等問題能保證百分之百的進行更換或補救。緊急放行須有總承包單位(EPC)書面提出申請,總承包單位(EPC)項目經理簽署意見,報項目監理部,經總監理工程師審查簽字后,方能實施”。
2)緊急放行的局限性。緊急放行從理論上解決了資料滯后的問題,但可操作性差,不適用,究其原因是因為:認知錯覺,即緊急放行比值大給人一種質量失控的錯覺。由于資料整體滯后,若嚴格執行緊急放行程序,則給大家一種質量失控的感覺,盡管這時做了盡可能的控制,但由于理解不同,在政府監督部門或上級部門檢查時,總會有這樣的評價,總認為緊急放行的比例不能太高。因此,緊急放行程序不能得到很好的貫徹執行。
建設工期緊張,監檢證簽發不及時,實施費用控制,減少二次搬運,記錄形成的實際時間,表格設計的局限性,監督檢查人員的淺意識觀念等共同形成了設備驗收現存問題的五大特性,即資料滯后性、時間受限性、表格使用的時間段性和不確定性、影響多樣性和當前解決方案的局限性。從施工現場管理來看,應立足于工程實際,著眼于解決問題,確定其主要因素,找出可消除因素,制定相應的管理制度,有效實施設備驗收控制,保證設備安裝質量。
[1]SH 3503-2007,石油化工工程建設交工技術文件規定[S].
[2]SH/T 3903-2004,石油化工建設工程項目監理規范[S].
[3]趙 敏.建筑企業機械設備管理與維護[J].山西建筑,2009,35(28):338-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