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 萍 劉建軍
邯鄲市世紀科技產業孵化中心園地處邯鄲市經濟開發區內6號地塊,東臨新凱大街、距京珠高速公路 100 m,西接為民路,北靠東方路,南至通軍師堡路,地塊占地面積2.6 hm2,地上建筑面積約64 297 m2。地理位置優越。
本項目主體定位為邯鄲市及外來投資商提供研發、辦公、信息交流、培訓、展示于一體的企業總部集群基地。為此,邯鄲經濟開發區將亮出“一張傾向國內外投資商的邀盟名片”,傾力構建“生態企業獨棟辦公區”——邯鄲市世紀科技產業孵化中心園。
本項目在進行設計構想時,希望通過強調地塊的五大設計特色(標志性、獨立性、展示性、生態性、靈活性),進而創造出有別于其他科技辦公區的集群基地,以新穎的規劃理念和人性化的設計來營造,具有高水準與優好生態環境的辦公氣氛。
園區位于東方路及京珠高速公路交匯處,整體形象的提升對邯鄲經濟開發區有重要的影響。作為低密度科技辦公園,項目整體具有相當的代表性,因此,設計中體現出了園區建筑整體和單體的標志性,使之成為整個經濟開發區的標志性城市景觀。
園區標志性建筑高20層,立面設計簡潔現代,突顯整個地塊檔次,標志性建筑前設置園區入口廣場,與東方路呼應,既在功能上方便實用,又更進一步強調了標志性建筑的尊貴氣質。
優越的地勢與獨棟建筑單體組成的建筑集群相得益彰,多業態的標志性建筑與極具現代感的建筑單體形成開發區生態商務核心區,點亮區域景觀的同時令企業成為眾所矚目的地標。
生態化的企業獨棟辦公是園區成功發掘地產價值,形成項目核心競爭力的生命線,因此企業獨立性的保持并強化成為規劃設計中的重點。
獨棟建筑頂層空中花園處外包百葉,在巨大的百葉面上,可供企業展示自己公司的LOGO,因此,每棟建筑明確代表某家公司,在外形上保證了建筑的獨立性,每棟建筑均有獨立的入口及大堂,在功能上保證了建筑的獨立性,建筑前設有一定數量的地上車位,供每棟建筑獨立使用,每棟建筑均有獨立的地下車庫,各地下車庫不互相連接,每個地下車庫都有各自的出入口,在地下1層車庫內設置地下副大堂,提升了整個建筑的檔次。這樣,既在停車、交通、安全上,保證了各建筑的獨立性,又使得工程開展時不需要整體開挖地基,對工程的進度保證和造價控制非常有利。
連排建筑由一個核心筒連接兩排兩座樓體,兩座樓體頂部預留LOGO展示面,可供企業展示自己公司的標志。地上也預留了獨立的地上停車位,地下車庫兩座樓體共用,但通過地下副大堂可以清晰區分,能夠保證兩座樓體的獨立性。
園區的標志性建筑出入口直接對外,這樣處理,使得公共、公用配套建筑與企業辦公建筑保持了功能的相對獨立。

建筑集群通過色彩、材質的變化形成反差,面向城市和道路形成商務展示帶,前后排建筑均在頂層空中花園處以百葉構成品牌,展示企業自己的LOGO,擁有獨特形象展示面,因此,每棟建筑可明確代表某家公司。獨特的形象展示面與建筑外部、內部空間共同展示企業價值,為企業形象提升提供多種途徑。
采用國際先進的“商務花園”開發理念,“邯鄲世紀創業園”是“雙生態”研發、商用、辦公的開山之作?!半p生態發展空間”是指把“產業生態”和項目內部“自然生態”有機結合在一起的“花園式辦公”企業運營環境,將綠植、水系引入內部,既使建筑本身與外部景觀環境融合在一起,又能利用形態各異的植物在建筑內部營造出一個小的微型生態循環鏈,對改善辦公環境起到好的作用。
在設計中,兩排建筑之間以水系為主,設計了大量綠化植被,并通過將建筑庭院與中心景觀帶相連的手法將綠色引入室內或半室內,在前后排建筑的頂層總裁辦公區,設置了面積很大的空中花園,將綠化更加立體化,給人的感覺猶如身在風景區內辦公,整個公司檔次為之上升一個層次。
在施工過程中,可考慮設置雨水回收裝置設施,使得雨水通過回收過濾,進入建筑中水循環系統,充分體現生態建筑和環保建筑理念。
獨棟建筑的標準層,樓電梯間和衛生間占據整個建筑中較差的位置和朝向,使標準層中比較大而且整齊的面積用于辦公,這些處理都能使得建筑內部辦公空間整體感強,便于靈活分隔、組合和二次裝修。
連排建筑在保持獨立性的同時可供兩家公司使用,也體現了靈活性的設計原則。
每個單體的標準層平面在500 m2~700 m2左右,建筑通過分隔組合可提供500 m2~5 000 m2等多種類型企業獨棟辦公空間。提供了適合不同入駐企業個性需求和無限發展的可能。
在園區外圍設計一條外環車流道路,車輛可以沿路行進,到達停車位。園區內部是一條南北貫穿的水系,沿水系設置曲折的人行道路和多彩的景觀等,實現完全人車分流的目的;在園區內部設置多個廣場,形成多個交通及景觀節點。
園區內部,每個獨棟樓都有自己一定數量的停車位,能夠滿足公司臨時車輛???出租車和大班車停靠。地上的停車位盡量做到最少,面積多用于綠化。地下的停車位入口設置于每個樓宇的內部,也是為了使公共空間盡量入樓,以便提高園區的綠化率。
地上、地下、機動停車場共同形成總部基地便利快捷的停車系統。
景觀設計上,自北向南形成一條縱向的景觀帶,景觀帶以水為主題,南北兩端設計商務廣場空間。
每座建筑首層架空,使綠化進入建筑內部,使視線貫穿,建筑側后方設置綠化庭院,庭院景觀及綠化與中心景觀帶自然相連,室內的人員可以透過建筑觀賞室外景色,使得內外環境相互滲透,融為一體。
整個園區內,道路與水流相輔相成,徘徊前進,沿途多處設計小橋,親水平臺等小品,在建筑之間形成公園式的景觀環境區。結合建筑之間豐富的綠化,增加方案內景致的變化,輔以建筑組團錯落有致的排布,產生步移景異的效果。多處親水平臺,懸浮水上,人游覽其中,臨水憑欄,仿佛來到了江南的水鄉。
建筑單體設計充分利用基地現狀,結合自然環境創造出一種極為活躍,而又富有生氣的空間效果。
建筑造型致力于現代手法和新技術的應用,注重建筑單體與自然的緊密結合,給人以豐富的空間感受。材料的選擇應用了百葉、鋼、涂料、玻璃幕墻等,以求在立面效果上盡量與環境相融合。
通過以上對建筑設計工程的簡述,充分體現本設計理念先進,思路清晰,整體布局完整有序,一氣呵成,建筑設計新穎現代,時代氣息強烈,項目的建成,成為周邊地區乃至全國企業總部集群基地的亮點。
[1] 李宏新.中國——東盟科技企業孵化基地總體規劃、建筑設計[J].建筑學報,2005(9):59.
[2] 魏閩紅.總部基地規劃設計探討[J].建筑學報,2005(9):50.
[3] 陳立基.淺談建筑設計[J].山西建筑,2009,35(22):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