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秀娟
隨著我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對城市空間結構的研究也得到相應發展[1]。
目前對于城市內部空間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經濟和社會空間領域[3],對于城市休閑空間的研究相對較少[4]。針對城市開敞空間和城市綠地的研究,基本上都是著重于生態學和經濟學角度[6,7]。從城市內部空間的角度來研究城市公園也較為缺乏。
本文的公園布局的研究主要從兩方面入手:1)通過調研確定贛州市城市公園的等級分類。2)通過調查問卷確定各類公園的服務半徑。受各個城市的交通可達性、城市規模、人們的行為生活習慣等影響,公園的實際服務半徑與相關文獻所述的理論服務半徑會有一定的差距。
贛州市位于贛江上游,章、貢兩水的合流處,是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之一。本文研究的范圍為贛州市建成區。由于現狀城市人口主要集中在章貢、黃金兩區,城市公園的建設在這兩區較為集中。因此,研究的范圍是章貢區和黃金區。
根據贛州市園林局提供的相關資料,贛州市主要公園統計表如表1所示。從中可以看出專類公園占到了城市公園的一半多,由于贛州是歷史文化名城,城內有眾多文物古跡,結合文物古跡形成的風景名勝公園在城市公園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3.1.1 指標選取與權重分配
經過查閱相關文獻并參考問卷調查的結果,確定區位、交通條件、服務設施、景觀條件和公園規模為影響公園吸引力的五個指標[9]。通過調查問卷,由公眾確定每個指標的重要程度確定指標權重,以確定每個公園的吸引力和實際服務能力。指標選取見表2。
3.1.2 等級分類結果
由于章江公園是線型濱水綠地,其交通條件、景觀條件和服務設施在不同的區段有所不同,所以不把它列入等級分類的樣本。對其他14個樣本公園進行等級分類,經過加權計算,將樣本公園根據分值大小劃入三個等級。
從分類結果看,公園吸引力的大小基本與其規劃定位相適應。專類公園、城市基干公園較均勻地分布于三個等級中。
1)一級公園黃金廣場和楊梅渡公園。這兩處公園位于章江岸邊,起到了聯系章貢、黃金兩區的作用,區位適中,加上兩處公園景觀環境較好,有一定規模,對游人的吸引力大。
2)二級公園中的南門文化廣場是目前贛州市城區的中心所在,周邊是繁華的商業區,人流密集,雖然其規模不大,景觀環境也一般,由于其良好的區位還是吸引了不少游人駐足。中央生態公園落入二級原因是中央生態公園位于黃金新區,對公眾開放不久,且周邊土地剛剛開發,居住人口少,人氣不足。贛州公園位于贛州老城中心區,雖然規模小,景觀環境較差,但得益于其良好區位對人流有一定的吸引力。
3)風景名勝公園均落入第三等級,這主要是因為風景名勝公園規模均不大,且區位不是很好。天竺山公園與小游園處于同一級別也主要是因為其位置較偏,只能吸引周邊區域人群。

表1 贛州市城市公園基本情況

表2 指標選擇及權重分配
理想的公園級配模式應類似于城市規模的金字塔結構,數量最多的是兒童游戲場地,位于金字塔的最底層,其次是鄰里公園、社區公園,綜合性公園數量少,規模大。
分析贛州城市基干公園和居住區公園的數量和級配,發現存在不少問題:三個市級公園均位于黃金區。區級綜合性公園贛州公園和天竺山公園規模都太小,均不足4 hm2,遠未達到區級綜合性公園的規模,且鄰里公園、小游園數量太少。隨著贛州市即將步入特大城市的行列,良好的公園級配顯得尤為重要。
贛州市城市公園空間分布呈現明顯不均衡特征,公園局部集中。章貢區雖然公園數量較多,但個體公園面積小,且等級低;而黃金區公園數量少,但公園面積大,等級高。
通過分析發現,章貢區老城一帶公園服務范圍疊加較多,處于這一區的市民能較方便地享受到公園服務。章貢區缺乏服務設施齊全,功能綜合的大型公園,黃金廣場和楊梅渡公園只能輻射章貢區的部分區域。區內尚有公園影響的空白區域,章貢區東部,火車站周圍公園缺乏。三個市級公園基本覆蓋了黃金區,但該區缺乏小型公園,居民不能就近入園。區內也存在公園服務的空白區域。
優化城市公園布局的前提是盡量發揮現狀公園的功能,使其達到最佳服務范圍。而要做到這一點,公園必須跟上。
贛州市城市公園級配模式不合理,這將影響公園整體功能的發揮。已有的兩座城市基干公園都屬于市級綜合性公園,缺乏區級綜合性公園,建議完善城市基干公園級配。研究范圍內不宜再修建規模大的市級綜合性公園。應在章貢區東北部規劃一座區級綜合性公園,規模20 hm2~30 hm2。這樣基本能實現城市基干公園全覆蓋。
居住區基干公園包括:居住區小游園、鄰里公園和社區公園。贛州市目前擁有居住區基干公園四座,分別是:贛州公園、天竺山公園、客家大道小游園和興國路小游園,其中前兩者屬于鄰里公園。根據贛州市的實際情況,小游園服務半徑取250 m,鄰里公園取500 m,社區公園取1 000 m。
1)小游園為城市居民所直接利用,應按250 m的服務半徑完善布局。章貢區現狀沒有小游園,居民經常借助街頭綠地、交通環島綠地開展活動。章貢區可借助舊城改造的機會,在適當的地點只拆不建,規劃建設小游園或利用現狀空地規劃小游園。小游園規模宜大于0.4 hm2,使用對象主要為老人和兒童,應在游園內設置足夠的兒童游戲場地。
2)鄰里公園目前有兩座,分別是贛州公園和天竺山公園,且這兩座公園均位于章貢區。黃金區在居住區基干公園的設置方面,缺乏社區公園和鄰里公園,使得居民使用公園非常不方便,應逐步完善。鄰里公園的規模宜大于3 hm2,使用對象主要為鄰近居民。
3)社區公園規模宜不小于5 hm2,為若干個鄰里單位共享。社區公園在兩個區均缺乏。布置的原則為綜合性公園周邊2 000 m范圍內不布置社區公園,以避免重復建設。其次,新建的社區公園應以現有的公園為依據進行布局。城市綜合性公園服務覆蓋較弱地段應加強社區公園的建設。
章貢區較黃金區人口密度高,相應地其公園數量應較黃金區高,尤其是居住區基干公園。而新區人口密度低,公園數量應更少,服務半徑應更大,新區公園應通過完善公園內部的景觀設施,完善公園功能來提高公園的吸引力。
[1] Yeh A G O,Wu F.Internal structure of Chinese cities in the midst of economic reform[J].Urban Geography,1995(16):521-554.
[2] 柴彥威.城市空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0.
[3] 馮 健,周一星.中國城市內部空間結構研究的進展與展望[J].地理科學進展,2003,22(3):304-315.
[4] 張 建.城市休閑研究的空間概念體系辨析[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5,16(6):14-18.
[5] 劉 堯,王曉博,鄧 煬.從生態學角度談城市森林自然化和園林生態化[J].山西建筑,2008,34(5):348-349.
[6] Bolund P,Hunhammar S.Ecosystem services in urban areas[J].Ecological Economics,1999,29(2):293-301.
[7] 王保忠,王彩霞,何平,等.國內外城市綠地系統規劃進展[J].世界林業研究,2004,17(4):28-31.
[8] 孟 剛,李 嵐.城市公園設計[M].上海:同濟大學出版社,2003.
[9] 陳添喜.城市公園游人規模預測[J].中國園林,2003(7):20.
[10] 梁淑榮.南昌市城市公園空間布局研究[D].南昌:江西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