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海 何婉亭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精神享受對于人們尤其是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來說已經處于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飯后散步、周末閑游、假期玩賞等等這些居民的行為活動都與城市景觀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高校的風景園林成了十分熱門的專業,綠化工程師、景觀設計師、園林工程師等與之相關的職業更是受到眾人的追捧,園林行業的蓬勃發展,反映的是人們精神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20世紀的一些核心設計師認為,景觀是一種同其他視覺藝術形式相關的藝術形式,景觀能夠作為一種人類文化和文明產物,利用現代的材料和技術表達當代的人類文明[1]。人們享受在這種文明之中。城市景觀以“綠”為主體,植物對于城市就好比心臟對于人體,必不可少,它是城市的呼吸器。
城市園林綠化是現代城市基礎建設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城市現代化建設的重要標志,對優化城市環境,提高群眾生活質量,促進城市可持續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2]。
植物作為園林中最主體的景觀元素,其作用主要體現在實用功能和美化環境兩個方面。對于城市,植物具有良好的生態功能、美化功能、社會功能以及生產功能。具體來講,植物可降低噪聲、殺菌吸塵、調節溫度;通過對植物進行藝術化設計并運用一定的工程技術,可以營造優美的植物景觀,彰顯其生命力,為城市增添無窮活力;良好的植物環境可供人們進行教育、學習、科研等社會活動以及游憩、療養等促進身心健康的戶外活動;此外,植物還表現為食用、藥用以及作為工業原料等生產功能。植物作為獨立的個體而存在,也可與其他植物個體或者景觀元素組合成景,除了上述的功能之外,其對于人們各種感官(包括視覺、嗅覺、觸覺等)的刺激激發了人們的探索欲,使得人們欲與之共存,從而參與到景觀中去。
城市景觀的普遍問題是過于人工化[3]。園林構成因素中面積最大的是綠色植物,還包括園林建筑、硬質鋪地、景觀小品和水景等。城市景觀存在的最重要的功能是服務于人,所以其最核心的設計指導原則應是“以人為本”,即以人的行為活動和心理需求為本。基于上述功能需求,筆者把城市景觀的特征概括為綜合性、多樣性以及特色性。城市景觀的綜合性是指人文景觀和自然景觀的融合;多樣性是指景觀種類多樣,如公共廣場、城市公園、商業步行街等等;特色性指的是景觀的“個性”,亦可稱作地域性或者本土性。
植物配置在城市景觀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我們在運用園林植物進行配置時,以遵循植物配置原則為前提,用藝術設計手法和專業工程技術來實現植物配置的理想效果。
1)植物生長不良。有的植物生長過于緩慢、色彩黯淡,甚至整株或者部分枝條枯死。2)樹形差異大。有些行道樹或者景觀樹陣由于生長條件不一、街道走線等各種原因,使得設計圖紙中成排的整齊樹列出現了明顯的外形差異,影響了整體效果。3)維護不到位。典型的問題是很多植物葉片堆滿了灰塵或其他雜質,使植物失去了本身的色相,效果不佳。
植物的生長需要特定的條件。要保證其生長良好,需要從多方面進行細致地考慮。首先要研究土壤的性質,確定其酸堿性并測試其pH值;其次還需要明確土壤的保水性、所含各種營養元素的百分比等等;再次需要了解場地的光照度、降雨量、保水性等特征。總之,對于場地條件需要進行嚴謹細致的分析,將分析結論作為選擇植物品種的依據,以確保栽植的植物生長良好。
根據場地功能如林蔭空間、觀賞花境作為點景等確定植物的胸徑、高度、冠幅、枝下高、分枝方式等特性。在滿足場地功能需求的條件下,盡量選擇樹形優美的植物,行道樹和規則樹陣要選擇樹形統一的植物。通過這種嚴謹的選擇植物的方法,可以確保植物景觀立面尺度合宜,為人們營造舒適的戶外環境,使人的行為在其中不受到抑制和干擾,從而更好的參與到景觀中去。如圖1所示為美國“萊斯大學Brochstein亭”中的槲樹景觀。

一切新奇的事物都會激發人們的探索欲。于常見植物景觀中栽植少量不常見的新品種植物,通過其整體外形、葉片形狀、枝干、花色等向人們傳遞新的信息,吸引人們駐足觀賞,不僅激發了人們的探索精神,更使得人的行為活動以景觀為載體,從而形成人與景觀相互融合的關系。
植物作為最重要的景觀元素,可以有很多配置形式,如孤植、叢植、列植、群植等等。我們在進行植物配置的過程中,必須考慮到人的因素,從視覺、嗅覺、觸覺上給人以刺激。各種外形的植物經過有序地組織形成優美的林冠線,并從色彩上進行搭配組合,從視覺上給人清新、明快的感覺;選擇一些有香味的植物,從嗅覺上吸引人們參與到其中,體會親近自然的愜意;另外,配置一些葉片形狀奇特、樹干異化的植物,如紫薇、馬褂木等,使人們能伸手觸摸植物,從觸覺上讓人們親近植物,從而更好地融入景觀。
根據人們的行為和心理需求,合理搭配植物組合成景,比如陰涼的林下空間、植物迷宮、植物列植形成的導向性等等。一株植物的體量十分有限,在植物景觀中往往運用各種植物進行藝術化地組合配置,以形成所需的特定場所環境。
景觀的趣味性十分重要,在常規的景觀中表現一些趣味性往往成為一個景觀吸引人的亮點。植物景觀的趣味性在于采用非常規的栽植方式和植物本身所具有的非常規的生長方式,如傾斜栽植的湖岸垂柳、游憩路旁伸出的枝條以及用灌木修剪的各種造型的“綠色雕塑”等等,如圖2所示。

植物景觀是一個城市形象的基調,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人們在戶外進行著各種活動,在這個公共環境中,植物造景不僅只是樹種的選擇、推敲平立面的構成以及色彩的搭配等等。對于景觀設計師而言,更重要的是在進行植物配置的時候需要做到真正意義上的“以人為本”,創造符合人們行為需要以及心理需求的優美植物景觀。讓人能夠參與到這種景觀中去,作為一名剛入行的青年景觀設計師,這是我想為人們的精神生活打造的景觀載體。
[1] [美]Marc Treib.Modern Landscape Architecture:A Critical Review[M].丁力揚,譯.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8:296.
[2] 楊 麗,孫 震.園林植物在城市綠化中的應用[J].城鄉綠化,2010(1):40-41.
[3] 齊保國,李新生.淺談園林與城市景觀設計[J].學術探討,2010(2):127.
[4] 王慶芬.淺析園林植物配置[J].Value Engineering,2010(1):183.
[5] 郭泉林.淺探現代植物景觀設計的生態理念與手法[J].山西建筑,2008,34(16):352-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