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真生
在網頁搜索“用工荒”耗時0.14秒獲得334萬條結果,為什么一個擁有12億人口以及數百萬待業工人的國家,會在人才市場上面臨著如此窘境呢?工荒時節,企業如何抓住員工的心?
人才的流動是正常的,任何一家企業的離職率保持在5~10%是比較合理的。但是,如何防止人才流失,為企業的發展留住人才,已成為眾多國內高科技企業管理層必須面對和解決的問題。為了在雇用和凝聚員工的競爭中占得先機,很多企業的老板以及人力資源經理各顯神通,妙招頻出。
細節關懷留住員工
在用工缺口面前,有人“歡喜”有人“憂”。名樂公司是泉州的一家體育用品生產企業,依靠品牌戰略和銷售渠道管理,名樂有效化解了金融危機的負面影響。公司營銷總監郭輝明確表示,許多企業面臨用工荒,而我們不缺工,當然更不會裁員,只是招工的門檻相對更高了。
與名樂形成鮮明對比的,則是不少企業用工問題上的“捉襟見肘”。此次金融危機中,大批中小型外貿企業遭遇困境,“用工荒”對他們來說無異于“雪上加霜”。部分企業反映,訂單萎縮、產能下降導致員工隊伍流失,反過來又影響了企業的后續生產經營。
一些企業的人力資源負責人認為,在這種“用工荒”的缺口下,福建的工資待遇雖不能與廣東和上海比,但是差距也不是很大。因此要從其它方面來吸引農民工到福建來務工,比如從整個用工環境上、人文關懷上,才能留任務工者的心。
泉州恒安集團在人文關懷上做足文章。近年來,隨著“協調勞動關系三方機制”等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感動員工”“暢通返鄉路”“春節免費游泉州”等活動的開展,企業勞動關系進一步和諧。恒安集團還聯合當地32家企業為越來越多的“新泉州人”辦理醫保、社保,接連幾年,把在泉務工人員留在“第二故鄉”泉州過個好年。溫暖員工、穩定軍心,在用工荒時節,尤顯重要。
學習型企業更受歡迎
對于高科技企業的專業技術人才和中高層管理人員,經濟收入不是他們重點考慮的因素,相反,個人發展需要和成就需要則是他們的主導需要。如果企業沒有比較好的發展前景,或者他們發現個人的發展空間受到“玻璃天花板”的限制,他們就會另外去尋找其它可以施展自己才華的舞臺。
通過調研發現,我省一些較具實力的企業都有與一些院校進行合作,產生了形形色色的企業班:“冠捷班”、“雪人班”、“星網銳捷班”、“新大陸班”等。這些班級的名稱都源于校企合作,如“冠捷班”是我省一所中專學校和冠捷電子公司合辦的,“雪人班”是和雪人制冷公司合辦的。
福建省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伍長南認為,這種用工模式在推動勞動力素質提高方面有積極的作用,有利于帶動企業的良性發展。
伍長南還就企業自身建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說,除了政府強化服務外,企業作為用工主體,更應該在解決用工難問題上積極發揮作用,優化用工環境是解決企業用工難問題的關鍵,作為企業要提高生產的附加值,創造更大的利潤空間,進一步改善勞動條件、提高員工收入、保障員工權益等。他建議企業要各種招聘手段全面進行,把短期的員工招聘和長期的用工環境改善相結合。
長期的用工環境則需要考量—個企業的長期發展目標、企業活力、員工凝聚力、關聯企業與員工之間的企業文化等諸多因素。大多數企業在企業文化方面認知度較低,教科書式的企業文化往往形同虛設,站在員工的角度構建多元化管理才是企業文化真正探尋的發展道路。
企業文化很重要
企業的文化特別重要,員工能否認同公司文化,是這個企業能否留住員工非常關鍵的因素。但在現實生活中,企業文化往往和員工的個人文化價值觀存在沖突,在這一沖突中我們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
快樂工作是一種企業文化。員工離不開工作,不僅是因為工作能滿足他們的物質需求,更重要的是,工作已經成為員工的一種追求,一種需要。
例如Google,員工可以帶心愛的小狗到辦公室,可以在公司的食堂免費吃午餐和晚餐,甚至允許員工在不耽誤工作的前提下,在上班時間去打曲棍球。結果,在自由與信任的環境下,反能令員工更自愿地留在公司加班趕工。
例如伊利公司設有關懷禮金,每個員工有結婚禮金,每年有生日禮金,并有子女商業保險;在西安楊森,工間操、慶生會等具體措施讓員工們把快樂氛圍帶到工作中去,使工作環境充滿溫馨。
人力資源專家認為,長期在嚴格、緊張、壓抑的環境下工作,員工會逐漸喪失激情和創造力。因此企業有必要盡量減輕每一個員工的壓力感,為他們營造出一個心情愉悅的工作環境。快樂工作可以使企業內部創造一個平等相處的工作環境,員工面對決策層時可以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