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惠云

2010年1月5日,韓國首爾江南區清潭洞的牙科11層。“啊一決定治療了嗎?牙的哪個部分不合您的心意?”院長No Jeong-jun向身穿紫色針織T恤躺在診療臺上的日本患者問道。站在旁邊的院方咨詢服務師當即做了翻譯。患者說“我的牙歪歪斜斜地太不整齊了”。她是為接受牙齒貼瓷整形治療專程到韓國的日本主婦崎本。
這天在論峴洞的BK Dong Yang整容外科14層里有兩位外國住院患者。其中一位是臉上纏滿了固定繃帶的中國人周麗麗(音),另一位是戴著面罩的美國人泰米(音,大學生)。這些人是為了做整容手術專程來到韓國的游客。目前僅在這個醫院就有10名外國患者在住院。
韓國首爾江南區正在成為全球的“醫療旅游圣地”。江南區對轄區內登記注冊的醫療旅游協作機構——181家醫療機構進行調查的結果顯示,這些機構去年前11個月接待的外國患者人數為5.7361萬人,和2008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5.6%。接待外國患者最多的診治科目為健康檢查,占全部外國患者的76%。接著依次是韓醫(韓國傳統醫學)和整容外科。如按國家統計,美國人最多,為2.6216萬人。之后依次是日本、中國、俄羅斯和蒙古。與前年相比,中國人增加了115%,日本則增加了97%。調查顯示,日本人尤其喜歡韓醫和皮膚診治,而美國和中國人則分別熱衷于牙科和整容。
中國人周麗麗選擇韓國接受整容手術是因為她在網上看到了“韓國演藝人整容前后”的照片。喜歡金喜善的周麗麗說:“為了變得像金喜善那樣,做了眼睛和下巴、額頭等臉部整容手術。”手術費花了20萬人民幣(約3300萬韓元),比起中國的手術費貴出一倍,但她還是心甘情愿。
在紐約讀大學的泰米是“隨友而來”。泰米說,她看到去韓國旅游的朋友做的鼻子整容很是驚訝,價格也比美國便宜許多。于是她也來韓國接受了胳膊吸脂手術和小腿收縮手術。她說:“手術前還盡情地購買了物品。又做手術又旅游,真是太棒了。”
崎本的朋友曾在韓國治過牙,崎本也是在朋友的推薦下來韓國的。崎本非常喜歡韓國電視劇《天國的階梯》和《咖啡王子一號店》,平時一年也要去韓國一兩次。她說:“在日本,醫生非常驕橫,我們得求他‘請您為我治療吧。但韓國不但價格便宜,而且醫生和護士親切熱情,令我非常滿意。”
首爾江南區政府決心重點支持醫療旅游,將其打造為新一代發展動力。江南成為“醫療旅游圣地”正是區政府的決心和各醫院的努力結出的碩果。
去年2月,日本某周刊介紹了“電風扇大嬸(本名Han Mi-ok,因整容不慎容貌被毀)”事件后,曾有負面報道說:“如果在韓國做整容手術,就會變成風扇大嬸。”該報道一出,到韓國的醫療旅游迅速降溫。為此,江南區去年4月還在日本的東京和大阪舉行了街頭表演,介紹韓國的醫療水平和旅游情況。
江南區還用英、漢、日語開辟醫療旅游主頁,在谷歌和雅虎等以“醫療旅游”介紹各種信息,以便國外游客容易利用醫院、酒店、餐館等。醫院也致力于招攬國外醫療游客。BK Dong Yang整容外科院長Kim Byeong-geon說:“來醫院就醫的7成是中國人,為和他們交談我正在學漢語。”外國患者占35%的Jaseng韓醫院干脆新設了外國患者病房。被譽為“韓流明星光顧的牙科”的牙科醫院,有5個為各國患者服務的翻譯。
韓國首爾江南區區長孟廷柱說:“來首爾的外國患者不僅接受手術、診斷等醫療服務,還要進行旅游,所以購物、住宿等方面的附帶收益也不小。”
(摘自《朝鮮日報》)(編輯/唐馨)
海外星云 2010年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