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念恩
我有一對雙胞胎子女,是1984年情人節在加州安那罕出生的,姐姐叫明楣,弟弟叫懷德。這里所說的,就是懷德的故事。
懷德從小喜歡打“電玩”,我們家叫Game,而且樂此不疲。我總是猜想,如今懷德成為金美最年輕的華裔檢察官,他的防暴安良志向和他的自小愛好“電玩”,兩者之中是否有那么一點微妙的因果關系?
模擬法庭兩度捧獎
記得在懷德高中最后的一年,老師們突然注意到,這對品學兼優的雙胞胎姐弟,只要弟弟再加修一個大學先修課程(AP),兩人就可同時以最高成績畢業,創造出同一屆畢業生中同時有兩個第一名的杰出學生上臺致詞的紀錄。但是師長們的此一奇思妙想,并未實現,因為懷德情愿多花一點時間在一項課外活動上面,這項課外活動,叫做“模擬法庭”(Mock Trial),而懷德就是學校“模擬法庭”的隊長。
“模擬法庭”是一個由全美法律界有識之士發起并全力支持的一項全國性高中生的課外活動,主要目標在培養與發掘杰出的法律人才。每年定期由法學專家提供一個虛構的無頭公案作為演練藍本,內中巨細靡遺地羅列了整個案件所有情節的蛛絲馬跡,連同正反雙方攻防有關綱要,由各校隊員據此在課余反復對抗演練。學期完畢前,則由各縣市按照一定層次用淘汰制較量,最后的高潮多是利用一個特別的周末,接連兩日借用當地法院正式場地進行決賽,過程緊張熱烈,常令參加者于事前事后為之如癡如醉、茶飯不思。
那段時間,我曾不知多少次在夜晚,把懷德送到各個不同的地方,大多數是當地名律師的住宅,主人熱心支持“模擬法庭”活動,也樂意擔任指導和顧問的工作,時間大概總是兩個小時左右。我坐在車中,除了仰觀星斗、省察內心之外,也不是毫無收獲的。因為,前后只不過一年多,懷德率領的團隊就連續多次在各個校際比賽中脫穎而出,他個人也在2001和2002年,連續兩度捧了南加州河濱縣“模擬法庭”比賽所頒“最佳律師”獎牌回家。
選定法律努力拼搏
2002年夏天,懷德與他雙胞胎姐姐同時高中畢業。畢業典禮中,他的確沒能像他姐姐般登臺演講。他姐姐進入哈佛大學,而他則依初衷進斯坦福大學,主修國際關系。
在斯坦福大學就讀的最后兩年中,懷德的興趣和目標逐漸從國際事務轉移到法律方面。在此期間,他曾連續兩個暑假遠赴華府美國司法部和國家安全部實習,也始終對來日是否有機會進入聯邦調查局擔任律師一事念念不忘。
我想也就是在那個時期,使他毅然決定了下一步的走向,就是去讀法學院,而且還毫不猶豫地選定了柏克萊加大法學院。
美國各大學在學士后的所有階段,大多是沒有什么獎學金的,而學費昂貴則不在話下。好在就法學院學生來說,這個時期也正是全國各大律師樓各顯神通搶先網羅未來精英的大好良機。懷德利用那每年長達3個半月的暑假,飛來南加州,在圣塔蒙尼卡最著名的一些律師樓工作,每星期可以領到一張3400多美元的支票,一個暑假就可以賺到4萬多,拼拼湊湊,可以勉強應付一年學費而不至大量舉債。而其中的一個律師樓還主動提供他一張畢業后12萬美元起薪另加優厚福利的合同,但他早已情有所鐘,立定心意要做檢察官,面對這些誘人的關口,非但不敢接受,還絲毫不聲張。
2008年春節前后,馳名全球、旗下有2100多名律師的“瑞生國際律師事務所”宣布。2008年度多元文化獎學金每人1萬美元,頒發給4名品學兼優的法學院研究生。申請者來自全美109所法學院、共250余人。結果揭曉,懷德是4名獲獎者之一,也是唯一的華裔。
任檢察官關夢成真
從2008年暑假開始,懷德在北加州的阿拉米達縣首度正式出庭擔任實習檢察官,美夢逐漸成真。就法律界的觀點而言,全美檢察官辦公室成績和風評最佳的有兩個地區,一是東岸名城紐約的曼哈坦,另一個就是西岸舊金山灣區的阿拉米達縣。后者的轄區包括了著名的柏克萊和奧克蘭,法庭大廈即位于奧克蘭的市中心,是一座十層樓高的巨無霸建筑,非常宏偉壯觀。
懷德也在此時從柏克萊遷居到奧克蘭,并經常在兩地間奔跑,也有了一個在舊金山上班、名叫凱美的女友。那時他很忙,忙得連電話都很少打來了,假日回南加州也是來去匆匆,我也是2005年5月他法學院畢業才第一次飛去看他,那時距離我上次造訪柏克萊加大已整整35年了。
2009年8月間,懷德參加了加州律師資格考試,11月23日、也就是感恩節之前4天下午6時左右來電告知,已自計算機中獲知考試已經通過,有一個宣誓的典禮定在12月4日下午2時在柏克萊加大法院大禮堂舉行,要我一定飛去參加,當日可以往返。同時,我也知道,他在那個法院大樓的身份已是正式的檢察官,出庭的日期和有關細節依法早已通報各方周知,是不能隨便更改的。所以在12月4日那天清晨他在機場接了我之后,我就要一直跟他在一起,希望一切公務能夠及時完成,趕得上宣誓大典。
莊嚴宣誓歡聲雷動
我們父子倆趕到柏克萊時,已經4點鐘了。懷德一下車便拔足飛奔,我只能上氣不接下氣地跟在后面,待我趕到大禮堂時,里面還有人在演講,全場滿座、鴉雀無聲,入口處只有4個人,那就是懷德的女友和懷德,還有兩位會場的工作人員,最后就是我。
我們站在入口處,默默無言,似乎在等待天降鴻符,就在這關鍵時刻,場內走道邊座位上的一位老者,手里抱著一個嬰兒,突然起立,靜靜躬身向我們走來,并走出場去,留下一個座位,空在那里,凱美把懷德輕輕一推,示意他坐進去,才剛坐定,臺上的演說便完畢了。一位鬢發俱白的長者,隨即站到講臺的正中,高聲呼請全體參加宣誓者起立,舉起右手隆重宣誓,全場歡聲雷動、歷久不息。在淚光和不停的閃光燈中,我的的確確看見我兒懷德的手,高高地舉在那里!
一個小時之后,我已坐在懷德車中,往奧克蘭機場開去,忙碌了一整天,一切總算圓滿結束,至此卻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下午的一幕一幕,尤其令我念念不忘。
“兒子,難為你了!”我說。
“謝謝你這么辛苦來看我,這給我很大的鼓勵!”
“兒子,”我說,“和別人相比,你將來也許不會很有錢,這點,大概你也早就明白了。”
“當然,”懷德平靜地說,接著問我:“你猜今天宣誓的有多少人?”
“大概會有一二百。”我說。
“有多少人會去做檢察官?”
我搖搖頭,無法回答。
“只有我一個!”兒子說:“而且是我自愿的,我是今天全美國最年輕的華裔檢察官。和你一樣,都是另類的,與眾不同的,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