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紹華
他的人生幾乎是爸爸一手“計劃好的”,他曾經抗拒這套宿命劇本。但經過脫稿演出之后,卻發現這是絕妙好戲,一幕幕值得玩味的經典場面,蘊含飽滿人生智慧。
1971年,現為臺灣東元集團會長的黃茂雄正在日本家中收拾行李,準備回臺灣,加入“東元”這個家族事業。丈母娘問他:“要回臺灣,東京那間公寓是不是也該賣掉?”黃茂雄回答:“不必賣吧,公寓靠近慶應大學,以后孩子念‘慶應,可以就近住在那里啊!”
那一年,黃茂雄的長子黃育仁不過剛滿3歲。15年后,黃育仁真的進了慶應大學:“打從出生開始,我的人生大概都是爸爸計劃好的。”
3歲來到臺灣時,黃育仁只會說日文,而后先學閩南語,進入幼兒園之后學會普通話,小學被安排到美國學校學英文。“初二那年,爸爸發現我日語快忘光了,趕緊請人來幫我補習日文。”黃育仁用自己“超限度”的語言學習歷程,說明自己被妥善安排的人生。
對他來說,爸爸的角色,就像編劇。除了早早學會4種語言之外,就讀日本慶應大學、進入東元集團,如今成為集團資訊電子事業群執行長,擔任“東友”、“菱光”兩家上市公司董事長,人生的每一幕,黃育仁似乎都是按著父親的劇本演出。
“劇本”里的精彩人生
旁人聽來或許有些宿命的悲哀,甚至黃育仁自己也曾因為婚姻問題而與父親關系緊張。“我一度脫離劇本,‘罷演了5年。”但今天,他卻感謝爸爸的劇本。
原來,如果細部拆解,會發現黃茂雄擬寫的劇本處處驚奇。雖然只是跟著腳本走,但黃育仁所經歷的卻是絕無冷場、滿是智慧與玄機的絕妙好戲,“爸爸給我的禮物,是這劇本里蘊含的完整教育,不只是專業、學識,還包括了智慧。”
在美國紐約讀研究所時,一天,爸爸忽然飛到美國找他,“準備一下,等等一起去康涅狄格州通用(GE)總部。”
兩人上車后,司機顯然開錯方向:“該往北,他卻向南,我提醒爸爸,他只叫我別管那么多。”下車之后,黃育仁嚇了一跳,這是一個停機坪,眼前是一架漂亮的直升機,“這輩子第一次坐直升機,飛20分鐘就到了。”
進人“通用”總部,黃育仁接下來要見的,是時任“通用”總裁、赫赫有名的杰克·韋爾奇。談話時間不長、內容普通,“但這個人的眼神很銳利,我活到現在,沒看過第二個人能有這種眼神。”
半天前還在家里睡覺,幾小時內,黃育仁坐上直升機,見到了傳奇人物。“現在在商場上,常常也會遇到一些突發狀況、見到一些厲害人物,但只要想到‘我跟那種眼神、那號人物交手過,頓時就會安定許多。”
“隨堂考”磨煉臨場應變
在初期,黃育仁也一度覺得“爸爸是不是在整我?”“早點告知我不好嗎?”但后來他發現,就像是在職場上遇到充滿想法的CEO一樣,總是隨時丟出各式各樣的任務,身為部屬的人也只有拼命接招、應付不同難題。
雖然父親帶他出的任務,常常令他緊張得直冒汗,但黃育仁的感覺是,通過一次次的“隨堂考”,爸爸除了要他見識大場面,更是刻意要他能隨時做好面對各種狀況的準備,“準備好,才能在自己的舞臺上站得穩!”
或許是對比之下的結果,幾次“大場面”雖然都讓黃育仁印象深刻,但兒時的一個“小畫面”,卻是他心底最珍藏的一幕停格。
“我買車,多半都買大眾的車,一開始我不懂自己為何獨愛這品牌,后來,我想,我找到原因了。”黃育仁想到,約摸是在他2歲左右,爸爸還沒有進入東元集團,“那是一個‘不會給我壓力的爸爸,有一次,他把我放在自家車子的駕駛座上,他則坐在副駕駛的位置,我開心地玩著方向盤,而他,也是開心地陪著我玩。”
黃育仁表示,那一個畫面,大概是他和父親最純粹、最開心、最沒有壓力的一次“玩”,“或許就是這樣,方向盤上的大眾標志,深植到我的潛意識了吧!”
因此,如今面對自己的孩子,黃育仁雖然一樣有所期待,但他也告訴自己,在陪伴孩子時,要完全丟開工作心情,要用最純粹的情緒陪著孩子。“爸爸給了我很精彩的人生,我或許不會刻意為我的孩子編劇、制造經典大場面,但是這種溫馨的小畫面,一定要更多一些。”
(編輯/王克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