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月,香港全民自愿醫療保險計劃咨詢正式出臺后,特區政府鼓勵市民買保險轉投私人醫療服務,以減輕公營醫療系統負擔。但事實上,近年不少原本在公立醫院看病的資深醫生已紛紛“出走”,病人要找名醫,只能到中環或名牌私家醫院走一趟。
公立醫院醫生出走
記者調查發現,多位前港大醫學院的重量級教授醫生,近年涌到中環開檔賺錢;無論是資深的還是新晉的,無獨有偶均選擇在中建大廈、皇九、萬邦行等“名醫大廈”開診。
中環名醫收費不菲,據悉有的開一次刀索價三四十萬(港幣,下同),旺市時一星期賺100萬的大有人在。病人亦并非有錢就有得“睇”,有醫生需排期一年甚至拒收新癥。部分名醫“棄公投私”后,身家暴漲幾倍不斷掃人豪宅且愈買愈豪,富貴逼人。
不久前,前青山醫院精神科高級醫生曾繁光正式落戶中環,與做了18年同事的簡重盛醫生拍檔,在萬邦行租用一個單位,準備大展拳腳。“我的診所叫‘悅愉中心,希望別人心中愉悅。”曾繁光自言有“少少野心”,假如這一檔做得成功,不排除將來在尖沙咀再開診所,甚至轉戰內地以至倫敦。
曾繁光在青山醫院專替重癥病人做心理治療,例如病態賭徒、性功能障礙、因社交障礙而引發的抑郁癥病人等,每次收費只需一百幾十元。他私人執業后,據了解首次一小時病情評估便收費3000元,之后每節50分鐘的心理治療亦需3000元;以一般5至10節的療程計算,每位病人至少要付1.8萬元,絕對是高檔消費。
港大教授流失勁
事實上,近年為數不少的公立醫院資深醫生相繼離巢,轉投私人市場。據醫管局數據顯示,過去一年有200多名醫生離職,30%是年資逾10年的資深醫生;全港七大醫院聯網無一幸免,而作為港大教學醫院的瑪麗醫院,更是重災區之一,多名港大教授級醫生,紛紛開檔找錢。
蕓蕓“出走”的醫生中,不乏港大醫學院后起之秀,包括曾是“換肝團隊”骨干成員的廖子良。他在2005年辭去教授一職,在中建大廈開診。
“廖子良出來做私診后,沒有再幫人換肝,不過其他手術如肝癌和肝炎的都好多。”廖子良是香港“換肝之父”范上達的徒弟,2005年他和范上達、陳詩正組成的“換肝夢幻組合”,奪得由國務院設立的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乃香港學者首次獲得此殊榮。
“廖子良技術好好,他的病人很少有并發癥、發炎、復發等問題,而且好快可以康復出院,是行內公認的好醫生。”行內盛傳他開一次刀,收費要三四十萬元。如果他一星期做三四宗手術,每星期要賺100萬,絕非難事。
廖子良自立門戶后似乎發了不少財,根據土地注冊處紀錄,過去3年他以“一年一物業”的速度買樓,先是2008年買入灣仔駿逸峰,去年再以一筆過360萬購入北角慧云峰。今年8月,他以4300萬買人大潭陽明山莊,可謂富貴逼人。
傳內科名醫亦出走
醫生逃亡潮最近已蔓延至內科學系。消息人士透露,盛傳港大內科學系系主任黎嘉能,或會步梁憲孫、韋霖等后塵,加盟養和醫院,而內分泌專科兼瑪麗醫院骨質疏松中心主任龔慧慈教授,以及專醫糖尿病的曹慧昆教授,傳聞亦計劃到中環開診。
港大腸胃學講座教授王振宇,更早過這批同事,今年6月率先進駐名醫樓中建,加入“中環名醫”行列。王振宇是研究幽門螺旋菌和胃酸倒流的專家,他在大學教書時,花了15年研究胃癌與幽門螺旋菌的關系,更發現長期服用阿斯匹林有效減低患胃癌的風險,2008年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一等獎,近年則專研胃酸倒流。
“王振宇主要幫病人做內窺鏡檢查,例如照胃鏡和大腸鏡,據聞幾千元一次,這些照鏡檢查雖不及開刀的創傷性大,但技術好不好很重要。”有腸胃科醫生說。其實醫院內“鏡房”的護士最清楚各醫生的“斤兩”,手勢差的要幾個資深護士幫手,“聽聞王振宇每次只需要一些初級護士在場,因為他自己搞得掂。”
一般來說,只需用藥醫病的名醫收入,都不及“開手術”的多,不過王振宇勝在名氣夠,不少富貴病人慕名而來,因此他的診所特設一個有獨立門口的等候室,供名人病人使用。王振宇診所開張當日,食物及衛生局局長周一岳、教育局局長孫明揚、前警務處處長李君夏、曾蔭培等名人親臨到賀,面子十足。
婦產科多明星幫襯
除了這批四五十歲的新晉名醫,中環早有一批資深專科醫生坐鎮,當中以同是婦產科的何永超和梁淑德,因曾為多位名人、明星接生,而最廣為人知。“聽說何永超幫人接生收6萬元,但要看他也不容易,排期至少要一年。”有行內人士說。
何永超1974年港大醫學院畢業,10年前開設“輔助生育中心”,開宗明義幫難以成孕的夫婦“造人”,故有“不育圣手”之稱,傳聞做人工受孕至少收費十萬元。據悉剛誕下雙胞胎的黎姿、懷孕幾個月的李嘉欣、育有4歲女兒的吳君如以及劉嘉玲等都是他的病人,何永超亦幫過陳慧琳剖腹接生。
有醫生指,做婦產科幫病人剖腹產子,最重要是技術好,“是否康復得快是很大的因素,如果做人工受孕的,當然要看成功率。”
至于被稱為“高齡產婦救星”的梁淑德,亦是名人、明星“御醫”,傳聞王菲、林青霞、張柏芝、盧淑儀等都找她接生,連“小小超”李澤楷女友梁洛施,亦是她的客人。據悉她的收費在行內算數一數二,一般產前檢查約1400元,超聲波檢查5000大元。
除擅于接生,梁淑德亦甚懂得投資地產項目,2007年她一口氣買人34個沙田駿景園車位作收租之用,以月租約2000元計,每月單是車位收入已達6.8萬元。
富豪御醫膺樓王
至于名醫界樓王,非有“富豪御醫”之稱的心臟科醫生謝德富莫屬。他鐘情投資工商單位,1996年曾以公司名義,一擲近1800萬買入香港仔海灣工貿中心10個單位;惟較特別的是,該工廈大部分單位由發展商華懋持有,歷年來甚少賣給外人,未知此交易是否與謝的人脈網絡有關。謝德富亦在2000年,一筆過以3900萬購入中半山世紀大廈一復式單位,相當豪爽。
64歲的謝德富,乃最早一批到中環開鋪的醫生之一。他1968年港大醫學院畢業后,曾以講師身份主管瑪麗醫院心臟科,是首批從外地引進“通波仔”手術的醫生,有香港“搭橋之父”之稱。
據了解,謝德富一般診癥收費由1500至1800元不等,要找他做“通波仔”手術,聞說收費至少20萬元。他早年在中建大廈16樓,與名醫兄弟余字康、余宇超等人成立“813醫療中心”,不少城中富豪如李嘉誠、李兆基、鄭裕彤、查良鏞等都幫襯他。
行醫之外,謝德富亦甚有生意頭腦,他與妻子陳曦齡(歌星陳美齡姐姐)1991年投資設廠生產健康食品。謝德富在1990年曾與“富豪飯堂”福臨門的兩兄弟徐鈞沛和徐維均合作開公司,并一同擔任董事。
名醫多住中半山
與中建大廈一街之隔的“皇后大道中九號”,乃新晉名醫大廈,坊間被稱為頂級診所的“仁德醫療中心”正落戶于此,仁德在1995年由霍英東三公子霍文遜成立。
在眾多名醫中,擁有最值錢物業的女醫生,要數在中建大廈開診的“乳癌圣手”張淑儀,她擁有兩間超級豪宅。“要看醫生是否出名,除了看他們是否落戶中環,另外就看他們住在哪里,住中半山肯定是身份象征。”張淑儀正是在2001年,以4600萬購入白加道Cragside Mansion連車位豪宅,市值估計約1.4億元。
名醫的病人非富則貴,除了診癥準、技術好,對病人是否細心亦很重要。曾是“賭王”主診醫生的腦科醫生謝勝生,雖然診所設在萬邦行對面的連卡佛大廈內,但病人一樣絡繹不絕,部分人更要在門外走廊等候。(摘自香港《東周刊》)(編輯/唐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