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費利克斯.丹尼斯
第一步:膽子要夠大
為什么一個有錢人愿意花時間寫書教人致富?理由有兩個:首先,我喜歡把所知道的事情記錄下來;其次,我相信每個擁有相同智力的人,在給予足夠的動機和正確的方法下,都能成為有錢人。
當然,我十分沉醉一邊寫書,一邊啜飲絕世佳釀的氣氛,有時候會搭配煙熏海螺肉。
這種情景,就出現在我的書房內,落地窗外是大地美景,腳下就是氤郁的山谷,遠處海港有一片棕櫚樹,其間點綴著漁船與游艇。更遠的西岸海灣,藍綠色的海浪拍打著紫紅色的地平線,仿佛告訴我們又一個瑰麗的晚霞即將籠罩大地。
我身在加勒比海岸一個名為馬斯提克島(Windward Islands)的小島上,在離房子不遠處有一間新的“研究室”,算是我的“寫作別墅”。籌建這間小別墅的目的只有一個——可以讓我安靜地寫書。
凡此種種,你應該不需要我的說明,也可以清楚地了解,要擁有這些都要錢。必須要有錢,才能心想事成。
我到底多有錢?
過去,我是一個靠救濟金度日的嬉皮,住在連尿壺都沒有的破屋里,甚至繳不起房租,也不知道明天要怎么過——卻讓自己成為有錢人!我不是什么商業奇才,這一點,我的競爭對手樂于為我作證!
諷刺的是,我卻比競爭對手更有錢!
我到底多有錢?我也不知道。真正有錢的人可能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我沒有把所有資產兌換成現金,也不清楚它們價值多少錢。我想,我的財產在稅前凈值大約是4~9億美元之間,這是我能給你最接近的答案!
我有5棟房子、3間別墅、高級轎車、私人飛機(飛機是用租的,不論飛不飛,租飛機比自己買飛機劃算),還有成千上萬英畝的土地、墻上掛滿名畫,我的小圖書館內典藏著許多原版名著,院子放滿銅像,管家、司機、理財顧問和其他工作人員都隨時跟在我的后面。
噢!我差點忘記地窖還有數千瓶絕世佳釀。
當然,我也有一點負債,大約3000萬美元!有錢人總會有某程度的負債,畢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避稅——但我不是一個喜歡斤斤計較的人。不過,我既不會駕駛飛機,也不會開勞斯萊斯或奔馳轎車。我既沒時間也沒有意愿去學。
什么人才能成為有錢人?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就像家中的老大總會散發出一種自信一樣,按照我的觀察,這并非絕對,但至少符合大多數的情況。不管是與生俱來,或通過后天努力的學習,有錢人的身上也明顯存在著自信的特質。
你可以從他們走進陌生旅館或餐廳的方式就辨別出他們,也可以在商場看到潑辣的貴婦與名牌服飾店的店員討價還價的身影——這并不是一般職業婦女的作風,她們對這種事很反感,即使她們比貴婦更需要獲得折扣。
同樣的,你也可以在有錢人的小孩身上,發現與眾不同的特質,他們相信這個世界是為他們的好處而創造的,金錢讓他們有種不在乎的態度,這也是有錢人最不討喜的特質!
不管有錢人有什么特質,任何不屈不撓想變成有錢的人同樣可以擁有這些特質。我認為,關鍵在于自信。自信和不可動搖的信念,讓我們可以勇往直前,最后擠進有錢人的行列。
所以,以管窺天也可能有用;沒有用處的東西也可能派上用場;厚臉皮也能起作用。耐力是非常重要的,當最好的朋友嘲笑你、心愛的人對你感到絕望,其他人冷眼旁觀對你竊竊私語,大家半帶敬畏、半帶輕視時,你還要能努力堅持到最后。
小心賺錢會上癮
成為有錢人并不擔保能獲得快樂。事實上,情況似乎總是傾向壞的一邊——有錢人如果不是要保護財產而身負壓力與重擔,就是賺到許多錢后充滿罪惡感!
如果光陰可以倒流,我就會知道我今天所了解的一切,盡快賺取足夠過安逸生活的財富(大約3000至4000萬英鎊)——最好是在35歲之前。然后。我把所有財富悉數兌現成現金,展開退休生活——享受創作與植樹。
成為有錢人的過程當然樂趣無窮,但有一次,卻造成我個人生活的混亂。因為要賺錢,我到50歲之后才能安于創作,幾乎所有清醒的時間都在思考如何賺錢。沒有任何借口,賺錢就像吸毒一樣,不是金錢本身,而是賺錢的過程。聽起來好像難以置信,但卻是事實。
直到7年前,我為了賺錢每天至少工作12~16小時,即使我坐擁的財產已有數億英鎊,也無法停下來。就像我所說的,這非常可悲。因為擁有最多的人并非一定是贏家,真正的贏家是了解自己的限制和需求,并適可而止。
最后,我發現抽身的方法,就是將日以繼夜的工作移交給更年輕、更聰明的人去做。
我調整了生活作息,開始做我想做的事——不是我覺得必須要做的事。畢竟,以我的財富,除了證明自己之外,不再需要證明什么。
如果你要做有錢人,必須要擁有一副保護自己的鎧甲。一副金屬的鎧甲,這副鎧甲不能太厚而遮蔽了你的視線,讓你錯過有用的建議與批評,尤其是來自于你信賴的人,也不能讓你與朋友或家人產生隔閡。
但也不能太薄,要厚到在遭遇無可避免的失敗后,足以擋住接踵而至的惡意嘲笑,更別提隨著成功而來的嫉妒。
害怕失敗是最大的障礙
我一生當中賺了不少錢,看著許多比我優秀的人竟一生平庸,因此我深信害怕失敗是世界上想要做有錢人的人唯一最大的障礙,這一點請你相信我。
不管什么理由,如果畏縮,道路就會被堵塞起來。大門會被關閉起來——并一直被關閉著,你就永遠無法跨出第一步,發達之夢也會因而破滅。
本質上,害怕包含兩種要素。第一,我們逃避讓自己或別人失望,這是天性,大概是怕陷入財務危機;第二,不想外界知道你失敗。
比較棘手和麻煩的是第二個要素,向外界(尤其自己的朋友)“宣布”我們的誤判和錯誤,這常是癥結所在。我可以舉一個例子,就是我母親。
她原以為可以靠自己的力量做有錢人。就像大多數有錢人一樣,她的個性也兼具了彈性、魄力以及無窮的精力。但60年前,要一個女生要去展現雄心抱負,簡直是駭人聽聞。所以,盡管我母親比她一起工作的大多數會計人員更聰明,但也沒有什么幫助。
因此她并沒有成為有錢人。
我相信,我母親的問題不只是對失敗的恐懼,而是害怕顛覆了她居住小區里的傳統。這也是為什么她那個年代極少女生能沖破傳統。她們非常在乎鄰居會怎么想、怎么說。現在,她已是年邁的平凡婦人,空閑時會在英國的鄉間小路遛狗。
(編輯王克峰)
海外星云 2010年1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