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慧麗 夏勇峰
IT界潛流行:開咖啡店去
目前比較有名的IT人咖啡店,北京有“奇遇花園”,是資深互聯網人士詹臏開的。10年前,當詹臏還是個學生的時候,就迷上了在學校附近的咖啡館里看書。點一杯只要8元錢且可以續杯的美式咖啡,在咖啡的香氣中享受讀書樂趣。
現在他也常常待在吧臺,因為他的“奇遇花園”成了很多互聯網人士的精神客廳。
在杭州,詹臏的朋友項建標開過賣咖啡和酒的“瑪雅”,就在曙光路上。以咖啡店聚集而聞名的南山路上,還有家“淘咖啡”,這是淘寶網第一家授權經營的咖啡店。但是,做生意和網上沖浪畢竟是兩碼事,這兩家店后來因為各種原因都關門歇業了。
一個IT人倒下了,無數個IT人站起來。于是,一個名叫白鴉的IT人就憑著自己的美好愿望,開了Beta Cafe。差不多時候開張的還有游戲人陳博開的uu咖啡。聽說,微軟也準備搞個咖啡空間,推銷自己的Win7系統。
咖啡店是“攢”起來的
這個由IT人弄起來的Beta Cafb實在很特別。大廳里的紅沙發、臺燈、插座、彩電、植物、紙巾甚至咖啡機,都是全國各地的網友免費送上門的。有這等好事?
它的老板白鴉是個有追求的人。他2003年到北京之后,將自己定位在互聯網設計領域,做了6年。到了2009年,又堅持繼續只做設計和用戶體驗3年。
白鴉是個很低調的人,雖然頂著支付寶首席用戶體驗規劃師的稱號,卻只在名片上簡單地印個“Desigher”。他在圈內名氣很大,博文動輒近萬瀏覽量,但他卻不會故意去引來關注。
2008年11月白鴉從北京攜家小到杭州,家里客廳頓時成了IT青年聚會的場所。吃了喝了之后,朋友就抱怨他們家客廳太小,希望有個更大的場所,于是大家商量開個咖啡店。
咖啡店的構想、尋址花了20多天,裝修花了1個多月,5月中旬就賣出了第一杯咖啡,6月份正式開張。速度如此之快,原因就在于這家咖啡館有著無處不在的互聯網基因,當各種資源從互聯網上鏈接過來,一切都變得如此簡單。
首先是募資,咖啡館采用股份制,每股1萬元,總共100股。倒不是白鴉缺錢,而是ITA太熱情。他在網上發布招股告示后,很陜就收到回應,幾天就募齊了資金。Beta Cafe總共20位股東,從事著15個不同職業,來自9個不同城市。有幾個人白鴉以前根本不認識。
基于同樣的原理,當白鴉又在網上呼吁大家“認購”咖啡館擺設時,有很多人免費送東西過來。有人_搬就是20箱酒,說“先喝著吧”,有人送來了沙發一有人送來張價值30萬元的桌子;有人送來一套咖啡機;有人送SONY液晶電視;還有人問“插銷有了么”,不久送了—堆插銷過來。
而且Beta Cafe的擺設,大到電視機、游戲機、筆記本電腦,小到插線板、咖啡杯和餐巾紙,都可印Logo、貼網址。包括新浪、搜狐在內的許多網站贊助了玩偶,甚至連樓上兩間會議室的冠名權都賣了出去。
經“內測”、“公測”階段后,咖啡館正式“上線”那天差點兒被擠爆了,這些人多半在網上通過各種渠道完整跟蹤了咖啡館誕生的全過程。
9月一次正式聚會,又迎來了150多人,“樓上樓下都站滿了”,這其中不僅有十多位阿里巴巴的知名網商,還有許多公司的負責人,包括支付寶總裁邵曉峰和優酷的CEO兼總裁古永鏘。
牛人出沒請注意
當咖啡館完成之后,它本身已經成為了一個新的匯聚信息與互動的實體。在網上,它有自己的網站、Flickr相冊、Twitter ID;在線下,甚至連衛生間的墻上都寫滿了各種信息。它是誕生于一群超級鏈接者中的新一代超級鏈接者。
開張之前,Beta Care在網上發帖希望賣出自己的第一杯咖啡。結果,又拍網CEO劉平陽早早趕到,花90大洋喝掉了第一杯咖啡——平時一杯咖啡才賣30元。
正式開張那天,全國各地捧場的來了300多人,不乏互聯網牛人。有一位叫“小馬”的,為了喝杯咖啡,他率先使用支付寶作為支付手段結賬。
“平時,附近很多互聯網公司的人都會過來喝咖啡、吃簡餐,我們都不習慣叫這個總那個總的,總裁太多了,反正都叫名字。”白鴉說。
認證后才能獲“美女卡”
既然名氣和東西都是大家給的,總要體現主人的好客精神。在眾網友的獻計獻策下,Beta Cafe推出了三檔打折卡:鐵卡、美女卡和VIP卡。
美女卡和VIP卡都打八五折,不過得到美女卡并不容易。原定是要眾股東一致通過才行,因為股東都在全國各地,所以有時候白鴉也放放水,見長得差不多就給了。有意思的是,卡上注明有效期是103年。
美女卡優惠不及鐵卡。鐵卡真的是亮晃晃的金屬做的,收賬的見此卡就給7折折扣,因此只有鐵哥們兒才能得到。但是,鐵卡的折扣是不定的,生意好時咖啡店會送吃送喝打折扣,生意不好時卻可能收更貴的錢——是鐵哥們兒總得兩肋插刀。
此外,互聯網人士只要出示名片,就可以打九折。白鴉理想中,咖啡店80%的客戶應該是互聯網及相關人士。至于怎么判斷,他說看看、嗅嗅就能知道哪些是同行了。
IT咖啡館沒想要賺錢
在距離Beta Cafe不遠的地方,還有一家游戲人開的咖啡店“UU咖啡”。投資人陳博畢業于浙江大學,幾年來做游戲攢了不少錢,于是想給浙大及周邊院校的創業者建立一個“創業者之家”。
對錢的態度,陳博和白鴉挺接近——靠咖啡店也賺不了多少,別虧就行。
—Beta Cafe每個月的成本大概是5萬多元。白鴉告訴記者:第二個月賺了1000多元,第三個月不到1000元。按這個速度,賺回100萬元是個“馬拉松”。
而陳博的“UU咖啡”,前期投資不算。每個月收入比支出略少一點點。他說:“我希望的是不要虧,老虧大家就沒勁了。”
不過他們都覺得擁有一家咖啡店很有意思。“我的咖啡店,每周三晚上都有創業聚會,我們請了很多人過來互動,每次都爆滿。”陳博說。
看到更多更年輕的面龐在為自己的創業理想而傾聽、討論、碰撞,陳博覺得很值很充實。
他們說,好的咖啡館,能讓那些不安的靈魂得到片刻溫暖。譬如羅琳寫《哈里波特》的“Nicolson”咖啡館,《愛在日落黃昏時》里Julie Delpy和Ethan Hawke碰面的Le pure eafe,19世紀金牌單身漢勃拉姆斯常常光顧的廣場小咖啡店等。而IT咖啡館,則是讓IT人取暖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