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璇堅 潘慕英
編游戲拿下”微軟”大獎
這些“強人”是如何擦出創業火花的?時間要回到幾年前。
2007年,華南理工大學計算機專業的大二學生陳第、李展鏗、郭小兵都是電腦游戲的狂熱分子,在學校的一次游戲軟件比賽中,他們不期而遇,并因對手機網絡共同的興趣成為了好友。
此后,他們抱著“搞科研”玩玩的心態合作開發了《藍牙三國殺》、《3G桌球》、《藍牙斗地主》等手機游戲,誰知在網絡上大受歡迎。2008年12月,他們組隊參加廣東省軟件設計大賽,獲得一等獎的好成績。
研發熱情越發高漲的他們越戰越勇,在2009年4月微軟全國精英挑戰賽中,他們“天馬行空”地開發了MyLife移動社交網絡服務平臺,輕觸手機就能知道好友身處何地,這款基于地理位置、個性十足的SNS手機軟件,為他們贏得了第二名的好成績。
投資商說太燒錢
大三那年,在陳第的提議下,三個人揣著一個個“奇思妙想”的創意四處聯絡網絡公司嘗試“談項目”,不過,他們的“事業”并未如比賽一樣順利。
有一次,他們帶著獲得微軟獎項的MyLife軟件滿懷信心地與一家中型網絡公司談投資時,對方卻搖頭直指那是個“燒錢”的項目,動輒要投入上千萬元,還需無限的時間等待成熟,項目才可能盈利。
“到底問題出在哪里?”四處碰壁回學校后,他們帶著想法四處向創業成功的師兄“取經”,也沒有理出什么頭緒。
招兵買馬聚學校“強人”
后來,陳第突然聯想起他們在1年多前開發的多個手機小游戲,下載量很大,但卻完全處于“不賺錢”狀態。而國外早就將商業廣告模式嵌人手機游戲的個性化推廣,實現游戲開發者、廣告商和手機廣告公司三方盈利的良性局面。于是,他們終于找到了“突破口”。
有了方向,這個三人技術團隊就開始招兵買馬,在校內和其他高校的各項技術比賽中物色人才,他們創業的“雄心”感染了不少精英分子,連本來找工作前途—片大好的學校手機網絡比賽狀元楊松鑫等多名技術猛人也加入了這個團隊。
19名畢業生埋頭潛進了生死未卜的“藍海”戰略——開一家最先搶占國內手機廣告市場的公司。
2010年4月,他們籌備了近半年的手機網絡廣告推廣公司終于上馬了。辦公室就開在大學城數字家庭孵化基地。別看公司人員數量不多,但個個都是“猛龍”。總經理、運營總監、銷售總監等大公司中應有的職位都一應俱全。至于開業之初的運營經贊,總經理陳第坦言,他們目前只能靠接其他公司的一些技術項目來維持自己公司的運營。但是,他相信,手機游戲廣告是一個還未開拓的市場,以后一定會越來越好。
團隊語錄
我們的偶像是阿里巴巴的創始人馬云,我們的目標是在中國開創一種令小游戲開發者、廣告商和我們團隊“三贏”的手機網絡推廣模式,憑實力搶占市場先機。
在大型IT公司,我們可能只是一顆小螺絲釘。但我們成了創業者,自主思考讓我們走向成熟,即使日后我們失敗了,我們收獲的將是寶貴的打拼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