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冬霖
廣西有關部門從1990年至今,先后邀請了92位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成員、外國專家,來為廣西建設添磚加瓦,齊藤忠泰、沖中高行、小林隆,須賀俊幸等農業、園林設計、企業管理領域的專家在廣西譜寫了一段段中日友好的佳話。
廣西別名叫“桂”,可能是因桂樹連片成林,文雅稱“八桂”。為加快社會經濟發展,廣西壯族自治區科技廳國際合作處、廣西壯族自治區人社廳外國專家局密切配合,從1990年至今,先后邀請了92位日本國際協力機構(JICA)成員、外國專家,來為廣西建設添磚加瓦,助一臂之力。而這些敬業的日本專家也以實際行動,作出了他們各自的貢獻。雙方每實施一個項目,都要影響一個區域,譜寫一段中日友好的佳話。
齊藤忠泰桂中治旱
南疆廣西,按理多雨,可有的地方卻干旱十分嚴重。為了治理干旱,廣西科技廳1991年請來了以“地下水開發”專業見長的日本專家齊藤忠泰,以加強廣西的重點工程“桂中治旱工程軟課題研究”工作。
齊藤忠泰的工作地點在來賓市小平陽地區。小平陽是廣西來賓市的一個鎮,人口約5萬。是來賓、賓陽、貴港三市(縣、區)的結合部,總面積215.77平方公里。全鎮4678公頃耕地中,旱地就占了2115公頃,是典型的“滴水貴如油”的桂中旱區。
他不辭辛勞,跋山涉水,深入田間地頭,認真工作,完成了十幾萬字的治旱調查報告。在調查中,齊藤還自掏腰包購買了1臺價值1.4萬元人民幣的水質分析儀,向JICA申請到了8臺價值10萬人民幣的物探找水儀器、深井泵等器材,基本滿足了科研儀器的使用需要。
經過雙方3年多的努力,中日技術合作項目得以按計劃順利實施,共建成3口地下水機井、7個地表水抽水站;硬化水利渠道4.5公里;建成300畝甘蔗噴灌、170畝示范果園;還建立了一個生態環境監測站;項目區進行了_農業、林業新品種新技術示范推廣,4000多畝水田由單季稻改種上了雙季稻,水稻增產180多萬公斤;解決了3000多百姓的飲水困難;項目區直接增加經濟收入200萬元人民幣。項目實施產生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為廣西乃至中國西南巖溶地區治旱提供了寶貴經驗。
小平陽石山地綜合治理項目實施前后,來此工作的協力隊員,除了完成本職工作外,還為發展中日友好事業牽線搭橋。在齊藤先生的熱心聯系下,日本名古屋市立大高北小學與來賓市小平陽鎮中心小學結為“中日友好學校”,為兩校開展跨文化交流創造了基礎條件。
齊藤忠泰因成績突出,被自治區人民政府授予廣西首屆“金繡球獎”。1995年元月,區政府又專門舉行儀式,為他頒發了“興桂友誼獎”。
沖中高行櫻花傳情
沖中高行,是桂林市園林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邀請的日本景觀設計造園施工設計師。沖中在日本綜合規劃研究所任董事長,從事大規模建筑設計及庭園、綠地設計工作已有30多年了,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算得上是一位有相當重量的專家。
2006年,桂林市園林規劃建筑設計研究院邀請到了沖中先生來到桂林。
桂林山水,充滿了厚重的歷史氛圍,又彌漫著濃郁的田園般浪漫。作為一座聞名的現代旅游城市,桂林以其獨特的山水魅力在各國享有盛譽。正是這樣,成為沖中充分展示其才華的空間。
在桂林工作的2年期間,沖中與中國同行們一道,經常舉行形式多樣的業務交流活動,他還以日本城市建筑、日本景觀設計、日本造園技術等一系列業務主題,舉辦學術講座和交流活動,以期相互借鑒和啟發。
沖中最感充實的,是由他對當地的日本園林設計給予的“真傳”。“我想為桂林建造最地道的日本園林,我要為這個園林負責。”沖中在工作中的認真仔細近乎挑剔。
在沖中的直接指導和幫助下,桂林擁有了目前除日本本國外,在亞洲最大的一個占地約2萬平方米的日本園林。正是這個園林項目的合作過程,讓桂林的設計人員對傳統的日本庭園造園技術及設計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和了解。
沖中還是桂林日本櫻花園的工程設計和指導者。
在位于桂林園林植物園的日本櫻花園里,工人們大都知道一位來自日本的設計師叫沖中,他在工地上拿著圖紙,一臉認真地一會兒走到這里,一會兒走到那里,比比畫畫地告訴施工人員要怎么修怎么建怎么改。
“就是為了幾塊石頭,沖中硬是到附近縣里去尋找,足足找了3個多月才滿意。”桂林市科技局國際合作科的吳林佳指著庭園里的兩塊山石,對前往采訪的記者介紹說,“沖中先生對工作要求很認真、很嚴謹,也很負責。這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
仔細看去,那兩塊山石還真是透出一種非常寧靜與質樸的禪意。或許,這就是日本人辦事認真的回報。
談起在桂林的工作和生活,沖中說:“這是我人生中一段非常難忘的經歷,也是我人生中非常有意義的經歷。”
沖中說,他對桂林有了很深很實的感情,交了一大堆朋友,也愛上了桂林米粉。結束任期后,跟桂林的交往一直也未間斷。這不,桂林植物園要舉辦開園儀式,邀請他從日本前來參加,沖中很得意地告訴記者說:“回桂林的這幾天,每天晚上都安排不過來,很多朋友都要來與我聚一聚啊。”
沖中到任期滿回到日本時,園林工程進入后續施工階段,為更好反映設計意圖和體現日本傳統造園技藝,中方又邀請到了在日本負責過許多風景旅游勝地公園建設的小林欣也,繼續協助日本園林和櫻花園的施工建設。
小林隆——企業診斷士
企業診斷士,是日本的技術工作職稱。這是個在中國人聽起來頗容易聯想到醫生的詞,其實這樣理解差得也不算太遠,準確地說應該是企業咨詢師吧。
2003年,小林隆作為專事“企業診斷士”的年長志愿者,被廣西生產力促進中心邀請前來,幫助全區各地市的40個生產力促進中心開展企業診斷方法的培訓活動。
所謂“企業診斷”,在中國主要是面對中小企業振興提供企業診斷咨詢服務。中國從20世紀末開始在市場經濟化道路上快速發展,伴隨著改革的陣痛,企業也從國營企業向民營企業快速過渡。占企業個數99%的中小企業振興,成為國家產業政策上亟待解決的課題。中國中小企業的資金不足、建立扶助中小企業的金融制度和信用保證制度、法律體系的完善、社會服務體系(進修、咨詢、技術信息的提供等)的建立、產品競爭力的加強等,都是中日技術合作的范疇之
小林隆在廣西的首次亮相,是在2004年1月“廣西科學技術活動周”上,他以“新創業和商業計劃”為題發表了有關企業診斷的演講,立即引起了廣泛關注。
隨后,小林隆與中心負責人和培訓進修的部門負責人達成一致,圍繞診斷方法的技術傳播,開始面向全區機構,推介“平衡計分卡”。
平衡計分卡出現于20世紀90年代,最初由哈佛商學院的羅伯特·卡普蘭和諾朗諾頓研究所所長、美國復興全球戰略集團創始人兼總裁戴維·諾頓提出。該體系自創立以來,在國際上,特別是在美國和歐洲,很快引起了理論界和客戶界的濃厚興趣,被譽為近75年來世界上最重要的管理工具和方法。
小林隆對平衡計分卡的理論與實踐十分熟悉,他與中心的中方同事們一起,以近年來流行歐美及日本得到廣泛運用的方法為主,通過生產力促進中心在廣西各地組織企業管理人員、大學等教育機構、科學研究所等專業人員,進行研修、討論、培訓等一系列活動。為了交流形象直觀,小林隆以企業模型的方式,與參加者一起思考問題,共商解決方法,大家邊開展熱烈討論,邊提出經營戰略方案,構建適當的業績評估體系。
為了把平衡計分卡理論與企業診斷方法案例相結合,讓中方的相關人員更加直觀地了解到平衡計分卡在實踐中的運用,小林隆先后走訪了7家候選企業,從中選擇1至2家,具體實施真正的企業診斷,并以此過程為教案,讓中國方面的同事,了解日本40年來形成的中小企業診斷方法,并掌握具體操作技巧。
“作為一名志愿者,能夠在處于巨大變化中的中國,在廣西南寧市,通過企業診斷活動,參與日中兩國的經濟交流和國際交流,我感到非常欣慰。我希望在實施西部開發政策的其他省份,也多多開展一些有關企業診斷方面的年長志愿者活動,并發揮相輔相成的作用。”
這多少表達了小林隆真誠的心聲。
小林隆覺得,從很多方面看,廣西要比上海、北京、廣東等沿海地區落后。但是,廣西的發展潛力也是不容忽視的。在西部開發中,不遠的將來,廣西的各個城市一定會作為世界的一員,參與各種經濟活動。
小林隆任期結束回國后,廣西生產力促進中心又在2006年10月邀請到可以服務至2008年10月的企業診斷士須賀俊幸。須賀俊幸說:“我們從事的所有工作可以概括為兩個方面:一是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二是:計劃、執行、檢查、處理。
“在廣西開展活動期間,我從中國企業以及工作單位獲得了來自‘進攻型經營的能量和力量,由此,我重新認識到了這一工作真的很有意思!”
這,就是廣西壯族自治區生產力促進中心所邀請的日本年長志愿者、企業診斷士須賀俊幸在中國工作的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