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稻盛和夫
今年年初,稻盛和夫受日本政府之邀,以77歲高齡出面擔任破產的日本航空的會長,力圖拯救日本航空。實為火線熱門人物。他的工作法是什么?為何他相信超頻認真工作就是讓人生好轉的不二法門?
1工作是“治百病的良藥”
我們的人生建立在各種各樣的苦難中。當不幸被無情地捉弄時,往往我們會怨恨命運,或被它徹底擊倒。但是,其實“工作”本身潛藏著美好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把人生轉變成充滿光明。
我年輕時經歷過許多次挫折。首先,我考初中時慘遭滑鐵盧,然后,我得了肺結核,在生死邊緣走過一遭。屋漏偏逢連夜雨,戰禍把我的家也燒捧了,讓我沒了安身之所。
不管是念大學還是找工作,我都沒有如愿以償。畢業后,我到一家位于京都、專門生產絕緣器的小公司——松風企業上班,這是家朝不保夕、即將破產的赤字公司,發薪日當天,我沒拿到第一份薪水,因為公司告訴我:“再等一下吧!”
23歲的我,正值人生揚帆起航之際,卻滿懷黯然:“為什么苦難接二連三降臨在我身上?”
但就憑著一件事,我完全改寫原本已染上悲慘命運色彩的人生。那件事是:我改變了自己的想法。工作時專心一意、拼命做就對了。
于是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我人生中本來轉向挫折方向的齒輪,竟然開始逆轉向好的另一方。往后我的人生也180度地轉變,到處充滿美好與希望,好到連我自己都不可置信。
2再糟的工作都加油干
“松風”原本是日本代表性的絕緣器制造廠商之一,只是我進公司時,已經完全不見昔日豐采:遲發薪水是家常便飯,加上合伙人間內訌、勞資爭議不斷,哪天關門,大家也不會覺得奇怪。每次我上公司附近的商店買東西,店老板總是對我投以同情的眼光:“虧你敢到這個地方來!待在那種公司,恐怕討不到老婆!”
于是,進公司還不到一年,同事一個接著一個遞出了辭呈,只剩下我一個。我獨自苦思:就算順利辭去工作,也不保證在新的職場上一定成功。是走還是留?我想破了頭之后,下了一個決定,這個決定竟帶來我“人生的轉機”。
既然找不到確切的辭職理由,于是我打定主意,決定不再抱怨,集中精神于眼前的工作上,試著埋頭做做看。我勒緊褲帶、擺好架勢,第一次認真地嘗試與“工作”來個正面對決。
我的工作是研究先進陶瓷,于是我把鍋具器材搬進研究室,晚了索性就睡在里頭,一天24小時夜以繼日地拼命研究。此外,我還訂購了刊載先進陶瓷最新論文的美國專業期刊,邊查字典邊逐字研讀,也翻閱圖書館借來的專業書。反正不管是夜晚或假日,我都不斷學習鉆研。
就這樣,不可思議的事情開始發生了。我的人生中,第一次的偉大“成功”前來敲了門。
3感謝職涯中的逆境
那年我24歲,負責一種名為鎂橄欖石的新材料開發。鎂橄欖石是絕緣電阻高、性能極為優異的先進陶瓷材料,在電視開始爆炸性普及時。非常適合作為電視映像管的絕緣材料。
我以鎂橄欖石作為材料,致力開發的第一個產品是名為“U字型絕緣材料”的絕緣零件。開發這項材料時,最辛苦的是把鎂橄欖石粉末凝聚成形的步驟。松散的粉末無法塑形,需要加入有黏性的“接著劑”,以前都是使用黏土,可是如此會摻雜進不純物質,所以我每天睜開眼,都絞盡腦汁思索該如何解決接著劑的問題。
一天。我在實驗室里來回踱著方步,突然絆到東西險些跌個踉蹌。我往腳下一看,發現鞋子上黏糊糊地沾著實驗用的石蠟:“是誰!是誰把蠟放在這種地方!”當我幾乎咆哮出聲時,突然靈機一動:“就是這個!”我茅塞頓開。
于是我火速把原料鎂橄欖石和石蠟倒進鍋中,一邊加熱一邊攪拌,然后放進模型中試著使之成形,沒想到,居然塑形成功了!之后,我再把它放進高溫鍋爐里燒,接著劑的石蠟全部燒盡,所以成品的U字型絕緣材料中,沒有留下半點不純物質。
原先令人愁腸百結的難題,竟然一下子就解決了。松下電器聞訊送來大筆訂單,這個零件成為我們起死回生,拯救破產邊緣公司的商品。
4努力愛上工作
曾經有人問我,專心一致工作50年,是個什么概念?
那是因為我努力讓自己喜歡上工作。只要改變“心態”,圍繞自己的世界就會產生戲劇性變化。
剛進公司時,我被分配到總共不過5~6人的研究室,被任命從事新的陶瓷材料研究。這個領域當時是未知的范疇,一篇明確立論的文獻也沒有,再加上公司本身很窮,連研究設備都不齊全,更不可能有上司或前輩從旁指導。我努力告訴自己“用心投入這份工作!”就算不能馬上喜歡它,至少也要把“討厭”的負面情緒趕走。
我對先進陶瓷的基礎知識幾乎一竅不通,所以首先我到大學的圖書館去,從大量涉獵文獻開始做起。我以獲得的信息為基礎進行實驗,再把新知加入實驗結果中,重新再做實驗,不斷重復如此基本的作業。
而在這樣的過程中,我不知不覺被先進陶瓷的魅力吸引,并且慢慢地了解其中蘊藏非常優異的可能性。
與其追求自己喜歡的工作,倒不如從喜歡上人家交付的工作開始做起!只要喜歡工作,力量自然隨之涌現,必定可以開花結果,開始啟動正面循環。
5從細微小事中感受喜悅
雖然說要“喜歡工作”、“享受工作”,但如果過程全都是痛苦煎熬,是不可能持久的。我們必須學會在工作中找到喜悅。
剛踏進社會第二年時,我身邊有位研究助理,他的頭腦相當不錯,所以我請他每天幫我測量實驗數據。
每當實驗出現如我預期的數據,我就會喜不自勝,腳底像是裝了彈簧一樣跳個不停。有一天,當我又高興得連番跳起,對著正測量數據的他說:“喂!你也高興一下嘛!”他竟然老實不客氣地瞪我一眼說:“稻盛先生,容我說句失禮的話,值得男人高興地跳起來的事情,一輩子不可能有幾次,可是我常常看到你跳起來,你甚至要我也‘高興一下!這該說是輕浮,還是草率?”
我的助理確實非常理性,但我怎么也無法認同,于是我回了他下面這段話:“能夠從細微的小事感到喜悅,是多么美好的一件事!這份喜悅會帶給我全新的能源。就算你說我輕浮、草率,我仍舊打算對小小的成功感到喜悅,面對工作繼續邁進。”
令人遺憾的是,這番話我的助理并不買賬,結果,他在兩年后悄然離開了公司。
我們需要有一顆能從細微小事中感受喜悅的心,以源自這份感動產生的能源為力量工作,才是堅強活在漫長人生旅途中最好的方法。
6有傻勁比聰明更能成功
公司里有位初中畢業的作業員,只要我告訴他:“這個這樣做!”他馬上點頭說“好”,沒有半句抱怨或牢騷。
20年后,我又再見到他。讓我驚訝的是,那時勤勤懇懇重復著制式作業的他,竟然出人頭地當上了部門的部長。我驚訝的不光是他的職銜,還有他的成長,他成為一個人格和見識俱全的卓越領導者,讓我幾乎忍不住發出贊美:“太厲害了!”
身為一個經營者,我參與許多次晉用人才的過程。其中不少次,我遇到像“刮胡刀”般犀利的人,聰明才智不在話下,工作的領悟力也非常快。另一方面,也有剛好形成對比的“駑鈍的人”,不但不聰明伶俐,也不會察言觀色,唯一的長處就是“認真”。
想當然爾,經營者會寄予期待的人才絕非后者,但現實生活里發生的卻往往完全相反。“刮胡刀”的人或許因為“眼光獨到”,他會馬上對工作絕望、棄公司于不顧,拍拍屁股走人;會留在公司里的,都是那些打從一開始就少有期待的“駑鈍的人”。
憑著一股傻勁堅持做事,不但磨煉能力。也淬煉出他們的人格。如果現在有人怨嘆自己只有“認真工作”的份,我想對他說:這份“傻勁”,才是你要高興的!
堅持努力的力量,擁有足以讓人從平凡變成不凡的無比能量。
(編輯/王克峰)